舆情课丨圣诞节要来了

下周日就是西方节日—圣诞节。从近年来相关舆情总体情况判断,我认为随着相关话题逐步趋热,网上很可能会出现一批以“国人骨气”之名,集中借助社交新媒体强烈的“非黑即白”逻辑,通过将相关部门(主要为教育部门、民宗部门、各大高校)针对西方节日的“不提倡”“不支持”有意曲解成“不允许”“不可以”,在网上反向制造起各类“高级黑”“低端红”,并与一些灰黑大V(特别是死磕律师、人权人士)进行一些“反对性互动”,来试图带动民众的情感节奏,进而达到将舆论走向带偏带歪。

结合近端时间的分析观察,现将届时可能出现的负面舆情风险点个人预判如下。

一是文件通知可能发生外泄,成为话题引燃点。不主动提倡、不主动支持过西方节日的总体基调定下后,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往往会下发各类文件通知,来要求所属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贯彻落实。一旦这些文件通知被人拍照上网,很容易成为社会舆论的话题热点,如果再有人从中借题发挥,有意将其与当前国际形势、中西方价值博弈等话题进行关联讨论,势必会造成一些网民针对该话题的过度解读,令网上舆情讨论出现“泛化”倾向,给一些极端势力、灰黑团体、营销群体留下负面舆论的炒作空间。

二是话题讨论出现两级分化,带动争吵节奏。与前些年较为单一的炒作方式不同,近些年大量类似舆情实例已充分表明,随着话题讨论逐步趋热,这些人会一方面在网上极力宣扬所谓的“国人自信”,在赢得围观网民充分的情感支持后,再从中裹挟夹带入“一定要抵制洋节”“不抵制就是卖国”“过圣诞节就是汉奸”这类极端口号,将“不提倡”“不支持”彻底改头换面成“不允许”“不可以”,将网民带入情绪宣泄的“群体狂热”状态;另一方面,则会以强烈的批判姿态示人,制造起相关话题的争吵氛围,诱使一些围观网民加入批判行列,将舆论讨论带入其预设的“负面议题”陷阱,带动网民负面讨论节奏。

三是释放各类“高压”信号,制造紧张氛围。争吵氛围一旦形成,网上言论难免出现过激,舆论戾气难免不断聚集。为防止网上形势进一步出现偏离,相关平台接到投诉后,往往会采取相应管控方式以化解网上负面危机。这会给这些人留下二次负面炒作的良机,借助之前形成的舆论争吵氛围,以炒作“404”这类极易引发舆论负面联想的话题点,诱使公众产生负面心态,再次制造起所谓“高压管控”这类紧张气氛。

所以,我认为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提前采取针对性举措,以便届时负面苗头出现时,可以及时应对反制。

以上仅为下周日圣诞节网上可能出现的负面舆论形势的个人预判,仅供参考。文章有删节。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