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 | 龙胆泻肝汤出自李东垣之手

李东垣笔下的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常用方,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是治疗肝火和肝经湿热的代表方剂,是“苦寒直折”的代表方剂。倘问龙胆泻肝汤出自哪位医家之手,也许很多人不会想到李东垣。

龙胆泻肝汤出处不一,药物组成也有别。最早出自哪一本书,方书中说法不一。有标明为《医宗金鉴》,有标明为《医方集解》,而《医方集解》书中又标明为《局方》,但《和剂局方》中却找不到该方。《兰室秘藏》和《东垣试效方》两书中都载有龙胆泻肝汤,也许该方最早出自于李东垣之手。

李东垣是在一则医案中记录该方的。

《兰室秘藏》中载有该案:“一富者前阴臊臭,又因连日饮酒,腹中不和,求先师治之。曰:夫前阴者,足厥阴肝之脉络循阴器,出其挺末。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为五臭,入肝为臊,此其一也。当于肝经中泻行间,是治其本;后于心经中泻少冲,乃治其标。如恶针,当用药除之。酒者,气味俱阳,能生里之湿热,是风湿热合于下焦为邪。故《经》云:下焦如渎。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酒是湿热之水,亦宜决前阴以去之。龙胆泻肝汤,治阴部时复热痒及臊臭。柴胡梢、泽泻(以上各一钱),车前子、木通(以上各五分),生地黄、当归梢、草龙胆(以上各三分)。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粗,空心稍热服,便以美膳压之。此药柴胡入肝为引,用泽泻、车前子、木通淡渗之味利小便,亦除臊气,是名在下者引而竭之;生地黄、草龙胆之苦寒,泻酒湿热;更兼车前子之类以撤肝中邪气;肝主血,用当归以滋肝中血不足也。”

后学者多知李东垣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擅长“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从上案中可以看出,根据病症具体情况,李东垣同样也善于“在下者,引而竭之。”只是所用剂量仍然带有东垣特色,量极轻,一剂药不足四钱。服用方法也同样讲究,顿服,空心服,稍热服,服后以美膳压之。

与后世通行的龙胆泻肝汤方相比较,方中没有用黄芩、栀子、生甘草三味,苦寒清泻的力量相对小些,而相对而言清热利湿的力量要大些,这与患者病变部位在“前阴”有关。假如病变部位不在下焦而在上焦,如以目赤或耳痛、耳鸣为主症,也许李东垣会减少清热利湿药而加用苦寒泻火药,甚或加用升散药物。治“大头天行”的“普济消毒饮子”中用到了升麻、柴胡、桔梗之升、散,可以例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东垣方和后世方中都用到了当归、生地黄。对这两味药的解释,方书中几乎众口一词,认为属于清泻中用补药以顾护正气。《成方便读》中说:“古人治病,泻邪必兼顾正,否则邪去正伤,恐犯药过病所之弊,故以归、地养肝血,甘草缓中气……。”《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中说:“然皆泻肝之品,若使病尽去,恐肝亦伤矣,故又加当归、生地补血以养肝。”《时方歌括》中说:“然泻之过甚,恐伤肝血,故又以生地、当归补之。”

笔者始终对这类解释不能完全认同。“泻邪必先顾正”,但顾正并不一定要用补。“泻肝之品”用得适宜,只为泻邪之用,加补肝之药反为掣肘。“泻之过甚,恐伤肝血”,减其泻邪之力,不要过甚,不就不伤肝血了吗,何需用补?还有,方中诸泻药不仅可伤阴血,更可伤阳气,若要顾正,为什么只顾及肝中阴血而不顾及脾胃阳气呢?好用炙甘草的李东垣在方中连甘草也没有用。

细读李东垣笔下的当归、生地黄,可以发现后人的认识和李东垣是有一定差别的。李东垣用生地黄合龙胆草“泻酒湿热”,合泽泻、车前子、木通“撤肝中邪气”,为什么?生地黄可助湿、留邪,为什么反用其泻湿、撤邪?还有,“用当归以滋肝中血不足也”,为什么不用当归身而用当归梢?很明显,不取其纯补。有没有一种可能,患者原本就有肝阴、肝血不足呢,在泻邪的同时佐以补肝?回到上案,尽管案中没有提到“虚”,但提到患者为“一富者”,所患为前阴病,诱因为“连日饮酒”,有没有平素酒色内伤之嫌?如有酒色内伤,生地黄、当归即为治内伤而设。试想,如患者为一劳役过度、食不果腹的贫者,李东垣也许会在方中使用人参、黄芪、炙甘草,而不是生地黄与当归。这样说来,如果患者没有内伤,李东垣使用龙胆泻肝汤是会去掉方中的生地黄和当归两味药的。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本文摘自高建忠老师《临证传心与诊余静思--从张仲景到李东垣》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高建忠

编辑:釋慧祥

(0)

相关推荐

  • 李东垣效方集锦——通幽汤

    李东垣<脾胃论> [汤头歌诀方歌]通幽汤中二地俱 桃仁红花归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浊 噎塞便秘此方需 有加麻仁大黄者 当归润肠沁名殊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各五分(各1.5g),桃仁研.红花. ...

  • 龙胆泻肝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组成方解#

    [来源]<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清凉剂>. [配方组成]龙胆草一钱生山栀三钱鲜地黄五钱川柴胡五分青子芩二钱细木通八分生甘梢八分归须一钱车前子二钱炒泽泻-钱半 [用法]水煎服. [作用与 ...

  • 龙胆泻肝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配方、医案、经典案例

    [药物配方组成]龙胆草6g,栀子9g,黄芩9g,柴胡6g,生地黄9g,车前子9g,泽泻12g,当归3g,木通9g,生甘草6g,木香9g,桃仁9g [随症加减]寒盛者加麻黄.川乌头:热盛者加石膏.知母: ...

  • 高建忠 | 要学李东垣的制方之道,而不是记住方剂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东垣之方,从权而立 在李东垣的主要著作中,所载几十首方剂绝大部分是李东垣的自制方.从理法到方药,完整地.创造性地构建起了切合临床的脾胃内伤学说.由于理论体系的独到,相应治则治法的独 ...

  • 高建忠:李东垣对我临床的影响

    一.临床上需要先辨明是内伤还是外感吗? 有一个学生这么问我,她说伤寒体现于百病,伤寒统治百病,辨外感内伤究竟有没有临床意义? 这一点,我在读温病学家吴鞠通的著作的时候,发现他讲的非常到位,尽管后世有一 ...

  • 高建忠 | 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

    导读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 ...

  • 高建忠 | 李东垣笔下的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

    李东垣,创立"脾胃内伤学说".后世有对其推崇者,如王伦说:"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与张仲景相提并论.但也有对其不屑者,如陈修园说:"(四家中)最下 ...

  • 高建忠 | 研究李东垣临证经验得到的启示

    好的医书有两种,一种是集大成者,一种是一家之言.前者如<张氏医通>.<医宗金鉴>等,后者如<儒门事亲>.<脾胃论>等.集大成者占有资料较为丰富.全面,立 ...

  • 高建忠:读书要读李东垣

    中医书友会第2549期 I导读:你知道么,我们现在临床中常用的脏腑辨证.随症加减.升降沉浮气机变化以及针对正气的治疗体系,其实很多都源于易水学派的医家,尤其是李东垣的学说,在这其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十)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上一节谈了理中丸的第一功效,就是止吐泻的,那么这一节我们来谈理中丸方中何为君药?我们先来看看原方: 理中丸方: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 ...

  • 高建忠:搞懂这仨方,“气、湿、痰、郁”统统拿下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小白郎中推荐搜索 温胆汤 小柴胡汤 三仁汤 I导读:小柴胡汤治疗气滞兼热(可有兼虚),三仁汤治疗气滞兼湿,温胆汤治疗气滞兼痰,三方合治,统治三焦.   ...

  • 中风后遗症当首重治郁---高建忠

    一.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 治疗中风后遗症,很多书中多用补阳还五汤,但临床应用时经常会碰到疗效不好的情况.笔者在临床用逍遥散方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第一方,疗效会显著提高.道理很简单,就是中风后遗症患者多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