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大家庭的“至暗时刻”:部分门店缺货严重,陷资金紧张、破产边缘传闻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这是灵兽第478篇原创文章

曾创造了无数商业神话的区域零售龙头——兴隆大家庭,如今正麻烦缠身。

近日,有业内人士向《灵兽》透露,辽宁省建昌县的兴隆大家庭的超市缺货严重,不少柜台撤柜。而在沈阳市的兴隆大家庭中,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些现象在网络发酵,引发热议。

一位来自锦州市的网友抱怨称,锦州市的兴隆大家庭,不仅超市柜台货物大面积缺货,而且水果蔬菜柜台明确告知不可以使用兴隆卡和超市卡,只收现金,其他货物全面涨价。

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兴隆大家庭的争议事件颇多,超市货品短缺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

更大的争议来自于,消费者在兴隆大家庭使用购物卡付款时,在兴隆大家庭购买的兴隆卡、大院卡只能支付30%金额,70%必须使用现金、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其他方式结算。

因此,外界传言兴隆大家庭资金链紧张,甚至到了破产边缘。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5月30日,兴隆大奥莱召开的厂家大会上,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李维龙谈到了兴隆的困难,分析说明了近年来集团因发展带来的资金紧张,并表示将回归本质,稳健发展,把主要精力用在做强现有门店上。

有关媒体报道称,从6月1日开始,兴隆大奥莱内部品牌均可收取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所有企业发行和售卖的兴隆卡和大院卡。顾客持兴隆集团所有企业兴隆卡和大院卡,均可在沈阳兴隆大奥莱内部进行消费。不同品牌收取兴隆卡和大院卡比例不同,收取比例最高为100%。

综合种种迹象,目前兴隆大家庭可能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问题。兴隆大家庭的未来会怎样?

兴隆大家庭与李维龙

作为辽宁省最大的民营商业集团,国内零售业区域的龙头企业,兴隆大家庭却被频繁传出“资金链断裂”、“或将破产”等消息。

资料显示,目前,兴隆集团在辽宁、黑龙江两省22个城市拥有商场38家、生活超市6家、酒店5家,其他产业公司3家,商业经营面积275余万平方米;同时,还有在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40余家。

2016年度,兴隆集团销售158亿元,员工总数近6万人。在“中国零售企业(集团)”中,排名第19位,在“中国连锁百强”中,排名第37位,在2017中国民营500强中位列452位。

兴隆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与其创始人李维龙的胆略分不开。

和很多中国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一样,李维龙早年的经历颇为曲折。

李维龙出身于一个石油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困,家中兄弟姐妹众多,李维龙少年时期的生活十分艰难。这一经历也刺激了李维龙,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挣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1968年,辽河地区发现油田,李维龙的父母也加入到支援辽河油田建设的大军中,年幼的李维龙便跟随父母,一起来到盘锦生活。

大学毕业后,李维龙回到盘锦,担任一名中学历史教师。1986年底,全国兴起经商热潮,一直记得要挣大钱,改善家人生活的李维龙,便果断辞去了教师工作,下海经商。在随后六年里,李维龙辗转福建、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打拼,完成了早期资本的积累。

1993年,盘锦市的兴隆大厦公开招标。而就在此前一年,视察南方地区的邓小平,发表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展才是硬道理”一系列重要讲话。

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李维龙,立刻意识到,兴隆大厦的招标,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便联合另外三个朋友,一起参与竞标。1993年10月,李维龙他们击败了27家竞争对手,竞标成功,拿下了兴隆大厦,这也是后来兴隆集团的母体。在这一年,决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李维龙,便开始正式进军百货商场领域。

2001年,李维龙进军沈阳,成功收购濒临倒闭的东亚广场,这也是当时亚洲最大单体商场,并组建了兴隆大家庭。这一手笔被商界称为“蛇吞象” ,这也是李维龙的成名之作。

但还未来得及沉浸在收购的喜悦之中,成立初期,兴隆大家庭就陷入了经营困境之中,试营业期间,兴隆大家庭的日销额甚至都比不上每天的运营成本。

为了扭转经营困局,李维龙主动学习国外百货行业的经验,并引进摩尔的概念,一手将兴隆大家庭打造成国内首家集购、吃、穿、玩、乐及社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摩尔购物中心。

后来,兴隆大家庭以百货和购物中心业态为核心,逐渐在辽宁全省进行扩张布局,时至今日,兴隆大家庭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大到购物中心小到生活超市的综合商业集团。

在沈阳市,沈阳中街是国内最早的商业步行街之一。2002年,沈阳中街兴隆大家庭开业,凭借室内公园和美食广场的创新之举,中街兴隆大家庭成为了一代沈阳人的欢乐记忆。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商业连锁品牌涌向中街,兴隆大家庭似乎开始失去了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吸引力。如何吸引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者的注意,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抓住新兴的消费趋势,也成为兴隆大家庭的挑战。

还有分析人士称,兴隆大家庭在发展的过程中,错过了上市的最好时机。没有成功上市,使其后来备受资金困扰。此后,更是暴露出其战略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兴隆卡危机

近日爆出的兴隆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一张小小的卡片引发的。

据媒体报道,兴隆集团旗下的兴隆大奥莱超市5月中旬发出公告称,在超市结账支付时,兴隆卡、大院卡与其他支付方式的支付比例为3/7。而另有内部人士向《灵兽》爆料称,辽宁建昌县的兴隆大家庭超市里,缺货严重。

虽然兴隆大家庭超市遇到了一定困难,但在兴隆大家庭的资产盘子中,其实超市占的份额并不大。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背后反映的真正问题,还是由于兴隆大家庭资金链的紧张。

有知情人以网友的身份,在多个网络平台(知乎,百度贴吧)上撰写长文分析兴隆大家庭的问题。

文章称核心问题在于,多年来兴隆大家庭以各种名义发行了大量兴隆卡,这种兴隆卡具有电子货币的性质,可以看做是一种变相集资手段,利用的是买卡人与实际消费的时间差。

这种方式在兴隆的市场信用良好时没有问题,还能促进消费,但近年来,一些投机者的加入,加之兴隆自己在资金周转方面遇到了困难,危机在多方合力下爆发了。

这位网友指出:

“这里有一个隐形的小偷—卡贩子,在常年攫取企业的利益。他们以低于卡面值的价格回收兴隆卡,再用兴隆卡去购买黄金珠宝或毛利较低,能保值增值的商品从而赚取价差。尤其到今年,兴隆资金问题加剧,许多老百姓恐慌手中的卡花不出去,大量关于兴隆倒闭的传言在朋友圈,社交媒体流传,给卡贩子营造了舒适的收购环境,许多卡贩子以低于面值2到5折收购,再用来倒卖或购买商品,大量的兴隆卡短时间涌入兴隆商场,而兴隆卡对于兴隆本身来说就是一种信用凭证的回收,在社会上不具有任何流通价值,随着老百姓及供应商对兴隆的信心逐步下降,兴隆卡并不能作为货币属性成为一种凭证了。”

资金链的紧张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恶性循环,但事实上,资金周转不畅只是问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兴隆大家庭在战略方向的把控上出了问题。

在兴隆的发展历史中,营销起到了很大作用,李维龙本人也对于营销造势非常有研究。从这一点上说,发行兴隆卡促进消费,也是一种营销策略。

但是,这一策略不能解决一些根本问题,比如商品结构是否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求?购物中心环境的升级和同类商家相比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简单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兴隆需要用结构型的调整来改变兴隆的核心竞争力本质,而不是继续在旧有的模式基础上,继续追求外延的增量。

资料显示,直至危机爆发时,兴隆还在建的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40余家。这个数量已经和目前兴隆已有的项目数量相当,资金紧张程度可以想象。

兴隆大家庭的未来

客观地说,面对新形势的变化,兴隆大家庭在李维龙的带领下,也做了很多转型的努力。

2016年6月6日,兴隆电商——“兴隆大院”正式上线。“兴隆大院”立足辽宁,以家庭服务为切入点,建立全会员制电商平台,提供吃喝玩住游一体化解决方案,为辽沈人民打造了一种崭新生活方式。

从这一举动来看,兴隆大家庭也试图应和趋势,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发展道路。

2017年5月,李维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表示,要打造中国的商业迪士尼。2018年3月15日,兴隆大家庭商业集团与盒马·淘鲜达携手合作。这些举措都表明,兴隆大家庭在努力跟上时代潮流。

当兴隆大家庭遭遇危机的消息传出时,很多当地人都唏嘘不已,不少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还是希望这个辽宁本土的零售巨头能够挺过危机。

李维龙从白手起家,创建兴隆大家庭,时至今日,兴隆大家庭已是6万多名员工的企业集团。而从李维龙此前在兴隆大奥莱召开的厂家大会上的表态,“要做强现有门店”来看,他显然已经意识到,兴隆需要减缓或者停止饮鸩止渴般规模扩张,真正激活已有核心资产的能量,恢复门店的造血能力,重树外界对兴隆大家庭的信心。(灵兽传媒原创作品)

寻求报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