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不过英雄迟暮――辛弃疾晚年两首怀古词
1-古人登高出佳作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文章也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很多佳作都诞生于诗人情绪饱满波动之时,比如宴饮酬唱时,登高赏景时,登榜落第时等等。登高而赋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比如曹操的《观沧海》,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岳飞的《满江红》等等都成了千古名篇。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登高之时,美景助豪情,豪情衬美景,文人的才华借助豪情美景而徜徉肆恣,一发不收,有时候写一首不尽兴,会再写一首,比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还有本文要说的辛弃疾的两首词,一首《永遇乐》,一首《南乡子》,都是佳作,这两首词都是他登京口北固亭时所作。
古人登高出佳作
2-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
辛弃疾从二十一岁起力主抗金,但是不被采纳,四处贬谪,直到嘉泰三年(1203),64岁的辛弃疾被启用,调到抗金前线,虽然有机会建功立业,但是此时诗人已经老了。
京口(即镇江)北固亭的所在地镇江,是历史上有名的英雄建功立业之地,十九岁的孙权在京口将祖辈基业发扬光大,刘裕刘义隆在这里北伐,他们都有机会施展抱负,而诗人辛弃疾好不容易站上抗金战场,却已经年近古稀了。
京口北固亭是英雄的北固亭,辛弃疾是位英雄,但辛弃疾却不属于京口北固亭。
这就是两首词的创作背景,被虚耗掉大好青春年华的辛弃疾,站上无数前辈英雄曾创下丰功伟绩的战场,一边,是时日无多的人生,一边,是也许能实现抱负的未来。
辛弃疾是位英雄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也许辛弃疾从收到调令时,心情就按讷不住了吧?此刻,站在北固亭上,放眼望去,满眼风光,江山特别可爱,长江滚滚,后浪推前浪,而现在终于轮到辛弃疾站在这里。想当年,年少的孙权统领千军万马,保护祖辈基业安稳,全天下只有曹操和刘备配做他的对手,曹操还称赞他说:“养儿子就要养孙权这样的!”
在这首词里,辛弃疾把自己比喻成年少的孙权,他要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向后,保东南平安,向前,收复大好河山。在这心情激动时,辛弃疾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孙权“年少万兜鍪”,而自己呢?已经64岁了啊!人生七十古来稀,还有时间么?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京口北固亭怀古
悠悠的千古江山,英雄孙权和他的功业,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不留痕迹,不但孙权,连战功赫赫的刘裕,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也只存在人们的传说中了,北伐的刘义隆狼狈的失败了,失去的疆土仍然被敌人占有,虽然辛弃疾终于站上了抗金战场,可是还能建功立业吗?廉颇是大将,是名将,他虽然报国之心仍在,最后还是因为年龄问题和小人的掣肘而错失了机会,64岁的辛弃疾,面对满朝主和派的阻挠,他的未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这首词里,辛弃疾把自己比喻成廉颇,虽然世界上不存在不朽功业,虽然“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虽然自己已经两鬓斑白,虽然到处都是小人,可是为了国家,还是愿意试一试。只是相对于前一首的慷慨激扬,情绪低沉,变成了“尽人事,听天命”的勉力为之。
5-词是词人内心痛苦的产物
其实所有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内心痛苦的产物,结合辛弃疾一生来看,前一首风格明快,辛弃疾快乐的忘记了年龄,像回到了二十岁。可以想见,一直在抗战中被闲置的辛弃疾平时是多么郁闷压抑,而今终于有机会站出来,所有被压抑的情感喷薄而出,年龄又算什么呢?
可是年龄就是时间啊,是做一切的时间。第二首沉郁顿挫,被现实无情打击了的辛弃疾,无法开心,转而悲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方面问自己,这个年龄还能建功立业吗?另一方面勉励自己,大将就是大将,年龄又算什么?
但是据历史记载,辛弃疾的抱负并未能施展,两年之后,心灰意冷的辛弃疾被弹劾落职,归隐铅山,又两年之后,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了人世。此时,距他写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刚刚过去4年整。
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