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绝交流?「共情」这个沟通法宝,你一定要了解!

作者:匠匠老师

成长案例分析:

小月,12岁。最近小月在学校里可能碰到了一些问题,妈妈想和她谈谈心,但是聊着聊着,小月就不知为何生气了。妈妈觉得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沟通,是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亲子问题最难攻克的一环。很多家庭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心想走进孩子的世界,但孩子却十分抗拒。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比如,案例里的小月,为什么和妈妈聊着聊着,她就生气、拒绝沟通了呢?经过兰海老师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这几个原因:

❶ 孩子在青春期有很大的交往需求,他的交往动机特别旺盛,也特别渴望成功、并且期待自己的与众不同,而妈妈没有重视孩子青春期的需求、以及她在这一阶段敏感的心理

妈妈并没有做到与孩子共情,只是急切地对事情下了评价。这其实是我们常说的,不平等不尊重的爱。沟通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来看,就只是命令、管教,而不是沟通。

孩子的情感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自我封闭,更加不愿意跟父母说话,演变成“彻底放弃沟通”的状态。

目前,大部分中国父母的沟通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二点的原因上,也就是沟通的不平等性。我们将这个称为“无效沟通”、“暴力沟通”。也就是说,你以为自己在沟通,孩子却觉得你在教训他、责怪他,那双方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这种无效的沟通方式,从以下几句常见的话就能表现出来:

“你这么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父母通过威胁的方式,让孩子产生恐惧或愧疚,觉得是他自己的问题,导致爸爸妈妈伤心、导致他们不爱我,我应该对所有事情负责……

这种说法,一错在把沟通失败的原因全部推给孩子,父母回避掉了自己的责任;二错在把“沟通”与“听话”对等起来,沟通是双向的,不是孩子非要听你的话、按照你的想法去生活。

另外常见的一种,就是类似这样的对话——

“你今天学什么啦?”

“我今天学了画画,班上同学说…”

“好,给我看看你画的画吧。”

这段对话看似没有问题,但孩子在想说话的时候,总是被父母打断。很多父母带着一颗渴望沟通的心,去跟孩子聊天,但没说几句话就开始不耐烦,孩子可能会说一堆,家长只想听重点。那么请问,你是真的想走进孩子的世界吗?

要进行良好的亲子沟通,首先要摆正我们的观念。亲子沟通不是任务、也不是“你问我答”,只让孩子说你想听的话、只跟孩子说你想说的话题,这不是平等的沟通

所以,从改变观念开始,慢慢接触孩子、走进他的内心吧。你内心是不是真的想跟孩子沟通,就决定了你能否对他真正的尊重。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共情”是很重要的一环。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理解别人并赢得别人的理解,因此更能和自己、和别人愉快地相处。在亲子关系中,共情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连接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共情 ≠ 讲道理、说教

当孩子有情绪时,尽管家长很想和孩子的情绪连接,可心中总是记挂着要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一心两用的情况下,常常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说教、讲道理。

许多家长认为:讲道理,听上去比打骂好多了,可为什么还是难以和孩子建立连接呢

这首先是因为,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中时,大脑处于非整合状态,其负责思考的部分已经无法有效进行工作。这时,父母说道理,孩子往往很难听进去,即使听到了,也很难理解和消化,更别说心悦诚服地执行

其次,在讲道理时,家长和孩子的地位往往是不平等的。因此,一旦开启了说教模式,再有道理的言语也变得乏味,难以接受,更容易让孩子觉得“你根本不理解我”,激起孩子的反感和逆反。

因此,一旦觉察到家长开始说教,有些孩子会爆发更多的负面情绪,冲家长发火;有些则自动关闭了听觉通道,让自己好受一点;最糟糕的是,有些甚至需要隔离自己的感受,才能让自己有喘息的空间。

如果这样的情形重复发生,慢慢地就会变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应模式。

习惯于隔离自己感受的孩子,长大后会显得特别漠然,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情绪反应都失去觉察,而对讲道理有许多逆反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喜欢反驳别人。不管多么中肯的道理,他总能找出其中的漏洞和别人理论,已经不是为了真理而辩。

而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只是那个小时候在心底环绕了很久却没能发出的声音:“你不能制服我”。因此,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家长一开始讲道理,无意中就已切断了与孩子连接的桥梁。

共情 ≠ 放任行为

还有些人会认为,既然要共情,我需要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事出有因,因此我必须无条件地允许孩子的行为。这种想法,是把情绪和行为混为一谈了。

接纳情绪,不代表要允许所有的行为。如果孩子的行为伤害到自己、别人或环境,依然需要有适当的引导。家长需要多倾听孩子,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还需要和孩子一起去探索,除了这么做,是否还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共情

可以把共情的过程归纳为觉察、接纳、传递三部曲。

共情要求家长放下自己的评判和情绪,全然地和孩子在一起,进入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设身处地”。

在感受中,家长会对孩子的情绪反应有觉察,既去觉察孩子直接用言语表达的内容,更要觉察孩子非言语传递的信息,比如孩子的声调、语速、表情、动作、身姿等等。

此外,还需要觉察孩子产生情绪的导火索,以及孩子想说的潜台词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愿望。因此觉察是第一步。

带着这样的觉察,家长接着需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家长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稳定的容器,能够去抱持孩子情绪的涌动。在这样的抱持中,孩子明白自己是安全的,情绪是被接纳的,而不需要担心自己被否定或拒绝。通过接纳,孩子和家长的情绪就可以对接并流动起来。

当家长可以稳定地和孩子的情绪对接,接下来家长就可以向孩子传递理解,让孩子知道,你是被看见的。

可以通过语言的方式。

比如:

妈妈知道你现在觉得……(感觉词汇),

是因为……(情绪的导火索),

要是……(孩子的愿望)就好了。

有时,只是需要会心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或是一个牵手。

在这样的传递中,孩子得以充分体验自己的情绪,并确认自己被理解。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一旦知道自己已被看见,情绪就会慢慢地淌走了。

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还需要经常问自己:

● 我对孩子是否有不带评判的尊重?

● 我是否承认孩子是独立于我的个体?

● 我是否在心底承认我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 在共情之前,我是否已擦亮我心灵的镜子?

我们把共情比喻为照镜子,也就是,如其所是地去映照对方的情绪。当我们能在另一个人的眼中看到自己情绪和内在需要时,我们就能够更有力量来调整自己。

如果家长自己处在情绪当中,就不要急于和孩子共情,而需要先和自己的负面情绪做这三部曲,觉察、接纳、传递。也就是,让自己先暂停下来,允许自己和负面情绪对话,看看它是想告诉自己什么,自己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然后在情绪的流动中慢慢地去调整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