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原保卫战”,打了城墙战,打巷战,打到最后一滴血

两宋“5大保卫战”系列,太原保卫战(二)

昨天我们说了金宋战争的爆发,金军两路南下侵宋,北宋面临生死保卫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原、河间、中山3场保卫战。如图:

河间和中山在太行山以东,这一路是金国的东路军主攻的一路。主帅完颜宗望极其狂妄,他见两镇久攻不下,竟直接率领金军绕开两镇,不计后果的奔袭北宋都城汴梁。这要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斩首”行动。

而太原,则在太行山以西,这一路遭到了金国战斗力最强的完颜宗翰(粘罕)的西路军的攻击。仗还没开打,身为北宋河北最高主帅的童贯就弃城而逃,只留下了3000士兵和2万不到的居民。

缺乏整体防御的宋军,被金兵一路势如破竹地杀到太原城。北宋的地方援军折可求(折家将)部和刘光世(他不配“中兴四将”)部也随即赶往太原,可惜他们都被强悍的金兵击败,太原变成一座孤城。

更坏的消息还在后面,英勇守城的太原军民,没等来朝廷的援军,反而等来了一道割让太原给金国的诏书。

蕴藏在人体内的本能血性告诉太原军民:宁死不降!

恼羞成怒的粘罕留下大将完颜银术可继续围困太原并扫平周边残余势力,自己则回北方修整,为再次南侵做准备。

不久,从朝廷传来好消息:宋钦宗启用抗战派领袖李纲,准备轰轰烈烈地和金国干一场。而且,数路中央派出的救援大军,也向太原开来。这其中包括名将种师中(种家将)和西军望族姚古、太原知府张孝纯的儿子张灏

宋军的最大问题就是不团结,你看宋金无数次大战就是因为宋军互相拆台而导致大败。白沟之战,刘光世拆童贯的台,宋军大败于北辽;隆兴北伐,邵宏渊拆李显忠的台,导致“符离之溃”...

不过,这正是北宋统治者最喜欢看到的事情,因为,武人如果太团结,就会像他们的祖先(赵匡胤)那样,再来一个“黄袍加身”。哎!悲哀!

这次,是姚古拆了种师中的台,金军毫不费力的将各自为战的宋军各个击破,种师中战死,姚古、张灏被击退,太原再一次面临绝境。

这时候,李纲倾尽全力,组织了第三次救援太原的行动,也是最后一次。可是,李纲作为诸军主帅,却没有直接指挥他们的权力,因为诸军都分别听宋钦宗的命令。看来赵氏一族防军人是防到家了。

果然,指挥复杂、行动缓慢的宋军又一次遭受大败,纷纷溃散,太原城的最后一线生机从此彻底断绝。

粘罕于是对太原城采取了强攻,铁桶阵、锁城法,一切可以用于攻城的狠辣手段他都用上了,太原陷入一片黑暗。

然而,太原军民没有一个怂的,即使在绝望中,他们也坚守每一片城墙;即使粮食吃完了,他们也能皮革充饥;即使年轻人战死了,年幼的和年老的也能补上去;即使外城破了,他们还能巷战;即使没了右手,还可以用左手杀敌;即使没了一条腿,还可以用兵器支撑身体。但,没有一个投降的。

这,就是太原保卫战!

如果身在后方还在商量如何屈膝求和的那些懦夫们看到这一切,他们是不是该问自己:同样在一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儿女,为何差距会这么大呢?

让我们记住太原保卫战的英雄,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太原失陷后不久,金军长驱直入,北宋马上就灭亡了。当那些耻辱的灵魂也随着金兵的手起刀落而去见太原英魂的时候,他们将何言以对?

所幸的是,英雄的后代保存了下来,太原守将王禀的孙子王沆因不在太原,幸免于难,后被宋高宗优待,赐第盐官县安化坊,形成现在的安化王氏

国学大师,王国维,相信喜欢考古的朋友对他不陌生,就是英雄的后代。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