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位“美术老师”的告白书
付老师
美术老师一枚,喜欢清新脱俗文字,擅长山水田园画作,不拘小节,不恋红尘,诗酒年华,且行且吟。
(注:文章所选图片均为付老师所作)
我不叫“美术老师”
◎学生眼中
“美术老师你好!”“美术老师来啦!”“美术老师今天画什么呀?”……每每去上课,总会听到类似于这样的声音从学生群中传来。而我却只能尴尬一笑,然后从容地解释道:“我不姓美,我的名字不叫美术”。
是啊!在学生眼中,我们是没有自己名字的,甚至连一个姓氏也没有。她们称呼我们为“美术”“音乐”“体育”“英语”“计算机”“科学”“品德”老师。这种不配拥有姓名的感觉,的确令人感到些许无奈。然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校园里,除了自己年级的个别学生外,其他学生不会有人向你问好。在校外,他们明知你是学校老师却仍然在你面前肆无忌惮的互骂脏话。当你企图语言批评制止时换来的却是他们的一个白眼儿,因为你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杂科老师”…正是这一块块的冰,铸成了一座山,凉了我们的心。
想起同事W吐槽的一件小事。中午加餐执勤时,一学生不小心把饭菜弄洒后直接潇洒地走了。于是她叫了邻班的几个学生打扫一下,却无一人回应。无奈之下,只好自己硬着头皮去教室拿出工具清理了地上的残渣。
◎家长眼中
刚过去不久的教师节让大多数老师都欣慰地笑了。然而那一天,美术办公室却是异常的安静。校门口,一名疑似一年级学生的家长递过两束花给孩子并嘱咐道“别忘了送给语数老师啊!”孩子问“妈妈,音乐老师她们的花呢?”家长并没有正面回答“快进去吧,别的小朋友都去了!”。来到办公室,发现大家都很闲,居然在收拾桌子打扫卫生,这和旁边教室的热闹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此时办公室的气氛异常尴尬。
同事Z最先打开话匣:“今天我给孩子的语数老师一人送了一盒巧克力,不知道她们喜欢不?”W兴奋地接过话说:“我也给她们买的巧克力哦!”。我没头脑的问了一句:“今天你们都收到了什么礼物?”大家先是沉默一会儿,然后很有默契地笑了。笑声中,略带着些淡淡的凄凉和无奈的忧伤。我承认是有些失落,心里暗骂着这群“没良心的小白眼狼”,亏得我平常自掏腰包给他们奖励各种小礼物,如今到了“撑场面”的关键时刻却给我掉链子。今天,我们是“杂科老师”,我们也是“势利的家长”。
◎同事眼中
“你懂电脑,帮我做一下教案”“你画的好,给我随便舞两下”“你年轻点,多做些没什么”“你们是专业的,替我训练一下学生”…对综合组的老师来说,这些同事之间拜托的琐事已成为家常便饭。于是我们常常自嘲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们的确是教专业的有力气的年轻的杂科老师,但我们也从来不怕干活,不怕吃亏,不怕累,也不怕零回报,而我们却害怕不被认可,不被理解,不被尊重。
◎学校思考
都说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那么当我的这桶水被倒净以后,又拿什么去教学生呢?如今的艺术老师更不应该只有一桶水,而应该拥有一口井。这“井”从何而来?它除了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外,也靠外界的督促检验,更靠单位提供的各种专业拓展机会。
做“艺术”不能闭门造车,它得与时俱进。只有走出去多见识,多与人交流,多学习别人先进的表现手法才能给创作者带来更多的灵感,从而创造出独特新颖的作品。“素质教育要抓起来,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搞教育不能光喊口号,如要发展素质教育,请先重视素质教育者。
最后,我想再强调一下:我不叫“美术老师”,请叫我“付老师”。
90后青年诗人马济诗集《在大巴山以梦为马》
已经正式出版发行,需要者
可扫下面二维码加作者微信直接互动
| 编辑:葳蕤|审核:阿马|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