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热的荒凉

鲁尔福三部曲《金鸡》《燃烧的原野》《佩德罗.巴拉莫》里,我看得最入迷的是《燃烧的原野》。
《燃烧的原野》里有七个篇短篇小说和八篇小故事,这些故事都是鲁尔福在1946年至1952年间为公司推销产品,走访墨西哥各地,在乡村中听老人们讲述的最纯朴的故事。这些不受任何文艺法则束缚,充满奇幻的故事给他的创作带来不少灵感。那些在贫苦乡村里日日重演,为鲁尔福冷静地叙述出来的仇杀、通奸、垂死挣扎,破除了田园牧歌的优美神话,生存的现实被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鲁尔福被称为被翻译成最多种美洲土著语言的拉美作家之一,但是他的这些小说还是得到一个基金会和墨西哥作家中心的资助,才得以在1953年结集出版。
我从这些故事里面看到了很多人,陈忠实、贾平凹,还看到了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俄罗斯的伊萨克.巴别尔…….不知是谁致敬了谁,谁借鉴了谁,谁吸收了谁。马尔克斯说鲁尔福是影响他最深的前辈,他的《百年孤独》几乎是从《佩德罗.巴拉莫》里长出来的,我没太看出来。还有这样的句子“从村子的方向吹来的风在峡谷里回旋往复,于是整个峡谷里都荡起了狗叫声”是不是好眼熟?猛一看以为是张贤亮。
翻译《燃烧的原野》的张伟劼说这本书“最土的东西被诗意的表达出来,成了可以全世界读者接受和欣赏的东西,这是胡安.鲁尔福创造的奇迹”这本书好看,一半要归功于翻译张伟劼,翻译的特别棒。
米兰.昆德拉在分析卡夫卡时曾指出,卡夫卡之后,小说开始朝诗的方向改造自己。对于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来说,情节不再是最诱人的部位了。现代人要想看一个精彩故事,与其捧一本书,不如去影院,或打开电视看法制节目。小说家努力要做的,是通过故事展现生活的种种可能,探索人的生存困境。因此,很多高级的短篇小说的艺术造诣,其实玩的是氛围的营造,而非故事情节,要看情节的,还是移步法制节目吧。
翻译张伟劼在《燃烧的原野》序里说,这十七篇故事,是“黑色的田园诗”写的是墨西哥的“三农”问题,比如,对土地的依赖,在第三个故事《我们分到了地》里,农民们为了土地闹革命,最后土改分到了地,这块地的酷热反倒与荒凉靠的更近:“连秃鹫都不会停留,它们时不时地出现在那里,在高高的天上,飞得贼快,它们要飞离这块白花花的硬土地,恨不得越快越好,在这块地上,没有什么东西在移动,在这里前行,仿佛是在后退着脚步”“换了别的地方,兴许还能乐呵呵的讲两句,可在这里,讲话是费力气的,在这里,一旦开口,嘴里的话语就会给外面的热浪烘得滚烫,然后舌头变干,最后连气都喘不上来”
说到“灼热的荒凉”在我现在的公司楼上,写字楼的物业领导大发慈悲,开放了楼顶,每天中午有一大群干饭人在楼顶走圈消食,大家相互提醒上楼顶戴个墨镜,因为楼顶的白色水泥反光,刺的眼睛流泪,我第一次上去看,四周无边无际的高楼林立,没有一丝绿意,目力所及,没有一丁点自然之物,全部钢筋水泥的塔楼,这样的楼顶和鲁尔福笔下灼热的荒凉,有什么区别?好在每天上楼,总能看到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抽烟、说话,有点像志明与春娇,他们一看见人,就躲在唯一的水塔后面。不过,听说那个男的去年刚结婚。
在《都是我们穷》的故事里,有一个残酷的逻辑:发洪水冲走了穷人家的牛,这头牛是小女儿的陪嫁,没有了陪嫁,就没有人娶,女儿就会沦落风尘,一场自然灾害改变了一个穷丫头的命运。鲁尔福讲这个故事的时候,用的是弟弟的口吻,爹送了姐姐一头漂亮的小牛做礼物,因为前两个姐姐长大了“不学好”,跑到城里当了妓女,母亲很惭愧也很困惑,祖祖辈辈都没出过这样的“坏人”啊,全篇小说没有出现过女儿们颜值的描写,但是稍微动脑筋分析一下就知道,也许因为祖祖辈辈都没有这么漂亮的女儿,这些美女大了,除了有陪嫁的,可以给人当个生育机器,还有其它出路吗?小女儿眼看也大了,也像姐姐们一样美,她知道她的母牛被河水卷走了,就一个劲儿的哭“一行行脏泪淌过她的脸颊,好像大河钻进她身体里头去了”,与这样高级的描写相比,那些磨皮影视剧里的泪光莹莹,即便是演技派女演员秀演技的一滴悬挂在眼眶却没有掉下来的眼泪,相形之下好矫情好虚伪好假好丑。
在《塔尔葩》里,写一群绝望的穷人带着亲人们去城里找圣母看病“大家推推搡搡向前挪动,好似被尘土结成的绳索捆在了一起”“夹在一大群人中间赶路,我从没有感觉到生命流动得这样慢,人生是如此残酷,我们就像一大团层叠在烈日下的虫子,在这尘烟中扭动着身躯。这尘烟把我们所有人困在同一条道上,胁迫着我们前行。一双双眼睛注视着这尘烟,目光滞留在这尘土上,好像装上了某种不可逾越的东西。”
现代人何尝不是如此,倘若把“烈日”换成“资本”,这个逻辑也一样成立,在资本的挤压下,谁不是搬砖人?鲁尔福笔下残酷的自然环境,人至少还能苦中作乐一下。毛主席说与天斗其乐无穷,天,想斗,还是能斗一斗的,可是现代社会的机器化碾压,谁都斗不过。前天听某一线城市的同学说,他们的叮叮软件,已经精确到100米内定位,把他们钉在岗位上,除了上厕所,哪也别想去。在面对强大的、暴力的、无情的事物上那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绝望感,都是一样的。——无论面对的是猛兽还是自然,无论是机器还是机器样的没有人性的人……
在算法时代的底层,可能还不如鲁尔福笔下的墨西哥三农 ,三农还能休息一下“总有一天,黑夜会来临,我们就想的是这个,到时候我们就歇歇脚。现在的一切都是为了度过白天,无论如何要熬过去,逃离酷暑和烈日。然后我们就可以停下脚步了。然后,现在我们迫切要做的,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追在和我们一样的这些人后面,赶在另外好多人的前头,就得这样,等我们死掉了,就随我们怎么休息了”而现在的有着精美造型的电视剧背后的不被展现的生活的真实,其实是那些无休止奔跑的人啊,连晚上都绑在手机上电脑上,不得休息。昨天,我买的家具太沉,给快递小哥打电话,我说“我下楼去接你吧”就怕他找不见楼,耽误了人家时间,对于这些跑男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我既不忍心耽误他挣钱,又不得不请他帮我送上楼,可是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好像听不见,听见了也硬邦邦冷冰冰的怼回去,“需要接吗?”“你数数看你打了多少个电话?”我接到他以后,他拒绝上楼,我软磨硬泡,他把货推出电梯,多一步都拒绝再走。我也理解快递的冷漠和坏心情,他对我的拒绝和冷漠,也是因为受过太多的冷漠和拒绝吧。
【完】

www.architectrui.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