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驾车 去伦敦——第四十一章 圆梦伦敦

  车队到达伦敦,我们的自驾到此结束,第二天汽车就要交海运公司验车收车托运回国了。宁为召集大家商量,要有一个收车仪式,表示我们已经到达伦敦。也就是找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伦敦建筑,在这个建筑物前拍个集体照留念。最佳地点当然是伦敦奥运场馆伦敦碗,但那里汽车是肯定进不去的。最后确定到伦敦塔桥,伦敦塔桥是伦敦市标,在这里举行一个收车仪式是再合适不过了。但导游说,“现在是奥运会期间,伦敦交通管理特别严,伦敦塔桥汽车只能通过不能停留。”宁为说,“我们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明天早上我们4点就开车出发,那时人少也没人管,在伦敦塔桥上走几圈,欢呼一下搞个收车仪式。”记者表示明天没有时间。那就由亚伟负责拍摄。导游也有些为难。宁为说“导游能够和我们一起去,也是做贡献,我们每个人都出点钱算是给导游的加班费。”有人表示现在已夜12点多,明天4点太早了。宁为大手一挥“大家愿意去的就去,不愿意去的拉倒,不勉强。”

  清晨4点,多数人都来了,田总也来了,由梁导带路,驱车直奔伦敦塔桥。伦敦城已露出淡淡的清辉,一路上看着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都市从窗前掠过,平实的砖房与摩登建筑相映成辉,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伦敦。我们经历四十多天的长途自驾车旅行,行驶了近15000公里,终于一路平安到达伦敦,感慨拌着更多的是喜悦。半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伦敦塔桥,桥上那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在晨曦中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车队到来,主塔上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如同英女王和她的仪仗队。“梦想之旅,勇气人生”我们再一次呼喊,呼喊声里充满了对完成自驾伦敦的欣喜和自豪。

  古老而熟悉的曲调在耳边响起——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falling down.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My fair lady.

  唱的就是这座伦敦塔桥。据说伦敦塔桥还真的多次倒塌,不过每次都再建起,而且越建越牢固。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桥中间位置是两块活动桥面,当泰晤士河上有万吨船只通过时,由主塔内机器控制,活动桥面慢慢向上折起。一直以为这座桥就叫伦敦桥,这次才弄明白,伦敦桥是另有一座远不如它出名的桥。

  在伦敦塔桥边上有一座古老的城堡,那是英格兰最古老的要塞——伦敦塔,官方名称:“女王陛下的宫殿与城堡,伦敦塔”。土黄色的砖墙刻画着时间的年轮,那狭窄的象一个个十字的窗户,透着一股神秘,给伦敦塔桥增添了几分魔幻色彩。伦敦塔曾经是宫殿、堡垒,也做过军械库、国库、铸币厂、天文台、避难所,甚至监狱。198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每年接待二百多万游览参观者。

  伦敦市区游览,安排接送我们的是一部无障碍大巴车,开车的司机是个60多岁的老驾驶员,他并不熟悉无障碍升降机的操作,但却非常尽心尽责。每一次,他都一定要开启这个装置,有几次这个设施似乎操作不灵了,大家说算了,拄个拐也能上。他仍一丝不苟,不慌不忙操作着按钮,一定要用这个升降平台把我们的残疾朋友送上车。他主动帮助我们安放轮椅,停车时会把车停靠在最方便我们上下车的地方。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个认真负责的伦敦司机,当我们离开伦敦时,我们都对他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以表达我们对他的尊敬和感激。

  泰晤士河是伦敦的母亲河。我们来到泰晤士河畔伦敦最繁华的威斯敏斯特市,这里是英国的行政中心所在地,议会大厦也叫威斯敏斯特宫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一片错落有致的尖塔建筑和高耸的大本钟,就是议会大厦主体建筑。大本钟是英国伦敦著名古钟,建于1859年。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四个钟面的报时钟,它的高度在世界钟楼里排名第三。大本钟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声音深沉而又铿锵有力,经由英国广播公司(BBC)电台,它的钟声传遍世界各地。

  议会大厦的西侧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正式名称“圣彼得联合教堂”,是世界上最巍峨壮丽的教堂之一,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的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 年6月在这个教堂里举行的加冕典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又是一个国葬陵墓,在它的地下室,安葬着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牛顿、乔叟、狄更斯、达尔文、丘吉尔等英国著名人士也下葬在这里。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大门上方有十个人物雕像,门口的雕像说明写着,这是二十世纪殉道者,第五个是我熟悉的美国黑人民权领袖Martin Luther King马丁?路德?金,非常偶然地我在这里看到一个中国人的名字Wang Zhiming。我回家后查了一下资料,王志明,中国云南苗族牧师,文革期间遭逼迫而死,1980年政府为王志明公开平反,修建了坟墓并举办了隆重的追悼会。

  由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向北就是唐宁街,一路上,伦敦的招牌:红色双层巴士和红色电话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到唐宁街就是要看看有名的唐宁街十号首相官邸,一个朴实的黑色木门,门上白色的阿拉伯数字10。据说它的面积狭小,又长年缺乏维修,许多任首相都不愿意入住。倒是在唐宁街口大铁门站着的一个胖警察,很乐意做模特让我们与他一起拍照。

  从唐宁街再往西就是白金汉宫,导游为了取近道经过皇家园林圣詹姆士公园,但这样走却要上一个有十几级台阶的桥,人手不多,要抬上我们这么多张轮椅真是件不容易的事。白金汉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正门上悬挂着英国王室的徽章,大铁门紧闭,大家只是隔着铁栅栏拍照或观望,里边有士兵,还有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这里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宫殿前面的广场,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她张开金光闪闪的双翅,象要从天而降。

再往西就是海德公园。这里曾经是亨利八世的狩猎场,从19世纪末起,海德公园成为英国工人集会和示威游行的地方。海德公园有一处著名的“演讲者之角”,也称为“自由论坛”,列宁曾在这里站在装肥皂的木箱上发表演说。我和童泽、东娅、小刘租了一条脚踏船在湖中荡漾。脚踏船不适合下肢残疾,我都没法踩,辛苦了童泽和小刘。童泽的腿部刚动了手术,其实不宜过度用力,这一行程中他走的很多,上岸时我让他坐在轮椅上我来推,他只坐了一小段路,看快到大门口我们的集合点时,就坚决让我坐上轮椅他来推,这大概也是一种绅士风度。

(0)

相关推荐

  • 伦敦 英吉利海峡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对敦伦最初的印象是来自小时书本中读到的"雾都"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充满了迷雾和潮湿的雨水.特别是看了电影<雾都孤儿>除了心酸故事外,给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影 ...

  • 恋在伦敦

    恋在伦敦

  • 伦敦现状,带你看看真实的伦敦

    在伦敦的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诡计需要伪装,真理喜欢阳光! 伦敦,一个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城市.从我们小时候学英语开始,伦敦音就是一种血统纯正的代表,那么历史上的伦敦究竟是怎样的?是高贵典雅还是绅士有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一章 我的一个梦

    二十多年前我就做着退休后自驾旅行的梦,我还保留着一张当时的剪报,一对夫妻开着一部房车周游世界.我非常憧憬地对天明说,退休后我们也去旅行,开一部房车,以车为家浪迹天涯.那时我们还没有孩子,没有买房,两个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二章 妈妈的慷慨

    第一个告诉我正计划着自驾车去伦敦的是西安的王延,他是中国肢残人协会副主席.那还是出发前一年的事,王延是策划者之一,这项被称之为"梦想之旅,为残奥加油--2012北京-伦敦中国残疾人自驾行&q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三章 爸爸,别为我担心

    钱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浮上水面.此行伦敦45天,加上去北京往返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因私请假,单位领导会批准吗?中国残联的领导担心风险,省残联的领导会不会也有顾虑? 中午在单位午餐,几个同事聚在一起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四章 取我的脚趾纹

    此行伦敦,经十个国家,要办三个签证:俄罗斯.英国和申根国家.申根是卢森堡的一个小城,1985年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等五国在这里共同签署了<关于逐步取消边界检查的条约>,即<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五章 写下一份遗嘱

    "勇气人生"QQ群是我们行前的交流平台.健明.春荣.丽珠和晓凤是群里的积极分子.春荣负责报名工作,先期常在群上,报名工作结束后他就忙其他活去了.晓凤是群里的积极分子,几乎天天都上群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六章 需要恶补的功课

    自驾伦敦,对于我来说需要恶补的功课很多.要熟练驾车:要了解途中十国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以及交通规则:要了解长途旅行的注意事项及必须携带的物品. 没办法了,只能临时抱佛脚. 第一次练车:我没车,就去租车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七章 我们的行程

    根据旅行社安排的行程,7月19日(星期四)我们从北京出发,在境内要走三天.第一天从北京到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行程732公里,路况应当是不错的. 第二天从阿鲁科尔沁旗到阿尔山,行程557公里.阿尔山全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九章 上天为我们洗路

    提早两天到北京.出发前的诸多准备工作,包括与北奥的协议,出行车辆的车贴.奥托博克赠送的轮椅.赠送的衣服.宣传折页.徽章,还有便携坡道.座便器等,还要列队试车,所有这些都要在这两天内搞定. 单位司机到家 ...

  • 手驾车 去伦敦——第十一章 内蒙古大草原

    汽车行驶在内蒙古大草原,你会感觉天地开阔,尤其如我这样生活在南方多山地区里的人,城市的四周都是连绵的山.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驰骋,视线所及是蓝天.白云.绿草,令人心情畅快.于是开着车放声歌唱:&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