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姬昌父子怎样潜心谋划,赢得灭商关键战役,牧野之战
作为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决胜战役,这牧野之战所发挥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当初商纣王统治时期,由于长时间的斗争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难,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在这种背景之下,周武王顺应民心,举起武器对商纣王发起了全面的讨伐战争,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成功取代了商朝。
《诗经·大雅·大明》中对此有所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虽然说自从商汤夺得夏朝政权建立了商王朝之后,也励精图治的对国家进行治理,但是他的后代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等到600多年之后,这时的统治者商纣王更是颇有当初夏朝末代皇帝夏桀的风范,鱼肉百姓,可谓是无恶不作。
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富饶,商纣王还花费巨资修建了鹿台,并造了一个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而在军事方面,商纣王还沉迷于对东南那些少数民族用兵,虽然结果以商朝方面获胜告终,但也俘虏了大量的奴隶。也因为主力部队远在东方导致朝歌空虚,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军队力量。
这周本来是处于渭水流域的一个古老部落,依靠着渭水,周部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多个方面都远远超于其他的部落。等到了姬昌统治时期,此人更是优秀不已,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治理,取得了极大的成效。
比如他重用吕尚等贤臣,使得国力愈加旺盛。而在对外关系上,他则宣扬缓和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了诸侯王们的依附。趁此机会,姬昌决定建立一个反抗商朝的战线,而常年来饱受商纣王欺压的诸侯王们,不愿再忍受皇帝的残暴,因此便顺势向姬昌靠拢。
在姬昌意识到依附自己的力量愈发壮大,而商朝的主力部队也还在东方之时,便抓住这个机会向天下的人宣扬他才是天命之人。公元前1056年,姬昌正式的自立为王,历史上将其称为周文王。但周文王也清楚现今并不能与敌人硬碰硬,因此一方面小心翼翼的与商朝保持良好的关系,继续朝贡。但另一方面却在等待时机的到来,命令军队随时做好准备。
就在姬昌自立为王的第二年,他便带领军队对犬戎这个少数民族发动了攻击,之后又攻打屡次侵犯邻国的密须,顺利地解除了攻打商朝的后顾之忧。
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之后陆陆续续的姬昌也发动了一系列的对外征伐战争,他所针对的对象都是臣服于商王朝的附属国。等这一系列战争下来,周文王就已经切断了商朝与西方附属国之间的联系。
时机已经成熟,周文王便将都城迁徙到了陕西一带,让国家不再受到那些少数民族的侵扰,并更加有利于向东方扩张。但在周文王统治时期,他始终没有对商朝方面发起攻击,都是在做着准备,直到他的儿子姬发继承王位之后,立刻就对进攻商朝做出了全面的部署。
这个时期,商朝内部也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商纣王杀害了自己的叔父,囚禁了另外一位叔父,使得那些贵族阶级个个畏惧不已,唯恐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基于此,这些人就加入了周武王的队伍之中,使周武王得知了许多商的内部消息。
公元前1046年,在誓师之后,周武王亲自率领着战车三百辆,以及精锐的士兵三千余人,步兵数万人正是对商方面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快速行进之下,周朝军队很快就抵达孟津,与之前的一些部落联合起来,联军总数一共达到五万人。
在刚刚将联军部署安排妥当之后,天空就下起了大雨。联军继续冒雨向东方前进。在所有的军队抵达牧野之后,周武王便开始做着最后的准备,其中自然离不开激励士兵。他公开发表了一篇演讲,其中的大意就是商纣王大势已去且不得人心,若是全力以赴的发起战争,那必然能够获得胜利,给予商一次强烈的打击。士兵们表示认同,纷纷附和,在战斗时展现出极高的战斗力。
再来说说商方面,等到知道消息的时候,商方面再进行反应已经来不及了。刚刚才接到了前线告急的消息,却不料商纣王还没有来得及作出部署,联军后脚就已经抵达了朝歌城外了。
早在之前就已经说过,商朝这个时候的军队还在远在东边,城内根本就没有充足的军队可以抵御敌军,也没有能够使用的战车,只有勉强凭借着步兵与士气旺盛的周朝方面交战。商纣王无可奈何,只好连忙组织了大批的奴隶以及镇守在国度的军队继续迎战。
对此,周朝方面由吕尚带领着数百名精兵,首先就冲破了敌军阵营,极大地震慑了商朝士兵,使得其阵营混乱。而周武王带领亲兵冲上战场,给予商朝方面一个巨大的打击。
与多年来的部署离不开关系,牧野之战最终也周朝方面获得了胜利而告终,在这之后商朝根本就无法威胁周王朝的统治。
但在这种战争中并没有彻底的消灭商,原本的一部分土地仍旧掌握在商纣王儿子武庚手中,他建立了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力量。等到当周武王去世之后,武庚又联合那些旧臣发动了判叛乱,还是在周公旦以及周成王的联手之下,这才让商朝的残余力量全军覆没。
但不管怎样,牧野之战在当时来说地位无疑是重大的,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这场战争结束了商王朝在中原地区600多年的统治,也确立了西周王朝的建立,为西修时期繁盛局面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而在牧野之战中,其中所蕴含的军事谋略思想以及作战手法也对后世的战斗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意义。
参考资料
《诗经·大雅·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