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巅峰期时国土有多大?看完后才明白:怪不得赵国敢和秦国抗衡
梁启超曾评价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雍是“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生前听了纵横家苏秦的建议,以合纵的攻势对魏国进行打击,从而为赵国向中原发展扫清了劲敌。
赵武灵王即位后,大力发展军事,力排众议推行“胡服骑射”,继而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把赵国推向了鼎盛,在战国中后期,也只有赵国能与秦国抗衡,因此异人被送到了赵国邯郸做质子。
赵国巅峰时期,其国土北达内蒙古地区,西至山西一带,东抵山东,南到河南。与秦国争霸时,赵武灵王甚至乔装打扮,伪装成使者去到秦国考察地形,打算绕过函谷关攻灭秦国。
不过赵武灵王的儿子不靠谱,赵武灵王禅让给赵惠文王赵何,是为了让儿子主内,他则带着大军在前线打仗。然而一山难容二虎,更何况赵武灵王对赵何和公子章都有感情,偏偏赵武灵王又让齐国的失势贵族田不礼担任了公子章的相后。
公子章原本是赵国的太子,后来因为赵武灵王偏宠赵何的母亲吴娃,子凭母贵,赵何成了继承人,公子章退居“二线”,起先没有多大怨言,但田不礼天天在耳旁煽风点火,这不,公子章就生出了不满的情绪,认为自己本该是赵国君主。
而赵武灵王禅位给赵何后,经常和公子章待在一块,以弥补心中的内疚,衣食住行均让人准备两份,并且公子章的仪仗用度与已是君主的赵何几乎一样,这些情况则让赵何生出了不满。
虽然不满,但赵何清楚赵武灵王之所以这么做是出于愧疚,也就没有往深处计较,可是朝中大臣不是这么想的,部分臣子担忧情况有变,从而在暗中与公子章有往来,这也使得赵武灵王、赵何、公子章父子三人的和睦被打破了。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后他还想成为中原的霸主,因此他要重登赵国君主之位,所以这个时候的赵国,分赵何、赵武灵王、公子章三波势力,一旦针锋相对,赵国不就此亡国才怪,一帮不愿意亡国的大臣则支持了现任国君赵何。
赵豹将邯郸守得死死的,赵何也格外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因此公子章和田不礼没能找到机会下手,此外赵何对赵武灵王的调兵也控制得很严。
同年,赵武灵王以在沙丘选看墓地为由,把两个儿子都带上了,但在公子章和田不礼看来,这也是他们的机会,不过公子章最终兵败身亡,赵武灵王则被困在了沙丘,后来被饿死了。
但沙丘之变,赵何也不是最后的赢家,公子成成了国相,李兑为司寇,使得赵何的权势受到了牵制,赵国国势从而逐渐走向衰亡。
发展到229年,赵国的国君赵幽缪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从而杀害赵国所依仗的大将李牧和司马尚,李牧死后不久,邯郸就被秦军攻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