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演讲让3000小学生当场痛哭,你会给孩子听吗?
这两天,一段“朔州市实验小学学生,听感恩教育课程,集体痛哭”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的母亲是最伟大的,就是我们中国的孩子的母亲……”伴随着一个男子带着哭腔的演讲,一排排身穿蓝色校服的小学生们,坐在操场上集体痛哭,或仰头或掩面,或互相擦干眼泪后继续哭。
演讲的男子叫欧阳维建,是一家培训机构的创始人。他在演讲中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忍受母亲发脾气,只有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感恩的人,“情绪如果不发泄出来,我们的妈妈就会得精神病”。
“母亲的情绪如果发泄到老公身上,老公不吃这一套;如果发泄到爷爷奶奶身上,爷爷奶奶说她不孝;如果发泄到领导身上,领导说她找死,所以只能发泄到儿女身上。”
作为家长,你看了这样的视频有何感受?你会让孩子接受这样的感恩教育吗?
我宁愿我的女儿不懂得感恩父母,也不愿意她接受这样的洗脑式、表演式感恩教育。我宁愿她没心没肺地轻装上阵,大胆前行;也不愿意她背负沉重的情感包袱,畏缩不前。
虽然我经常教育女儿要对世界心怀感激,然而像这样没有逻辑的鸡汤演讲,根本起不到感恩教育的作用。场面虽然感人,却是“三分钟热血”,不能深层次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相反,它还会绑架孩子的情感,让孩子“情感过载”,心理负担过重。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拼死拼活,还不是为了你"……有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情感枷锁之下纠结、压抑、窒息。
包括集体给父母洗脚、向父母跪拜之类的表演式感恩教育,虽然屡遭批评,却四处蔓延。为什么?
因为它迎合了家长的诉求。太多家长抱怨孩子没良心、不懂事,不理解他们的辛苦。
我的朋友、佛山大学教授龙建刚曾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如此疼爱儿女,他们爱我们吗?》,说的是去年十一,广州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夫妇,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
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塔、酸奶什么的,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
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说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
爸爸说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说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
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乘高铁返回广州……
很多家长对这篇文章感同身受。这就是今天父母和孩子的现状!只不过很多家长怕坏了孩子名声,让孩子落下不孝的罪名,不愿意说出来而已。
我们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吗?家长们既苦涩,又迷惑。
龙建刚教授说: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恩、不懂爱人,是因为是独生子女。在我看来,不仅如此。
孩子对父母并不感冒,古已有之,向来如此。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了一首《好了歌》,把这一切都说透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能够揭示普遍的人性,让我们感到清醒和惊恐。清醒是突然被说中现实的彻悟,惊恐是秘密被揭露的尴尬:
爱,不是拿来交换,而是拿来接力。孩子不一定爱父母,但一定爱他们的孩子。人类诞生以来,就是如此传承、如此延续。
过去我们总认为,父母给了孩子生命,孩子就是我们的,就得听我们的话,否则就是大不孝。
然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父子间没有什么恩,只是性欲,只是生命的延续而已。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
父母孩子之间没有浅薄的施恩和报恩的关系,只是生命正常的延续。认识到这一点,非常残忍,却是真实的现实。
有个段子,说养孩子就像发射卫星,花费十几年的心血,为了确保每个细节和数据的正确,时刻警醒不让卫星有任何偏离轨道的可能,最后一朝发射成功,然后卫星就消失在茫茫的外太空,只剩下定期不定期的发回来一些微弱的信号……生活费……生活费……生活费……
把生活费发给了卫星,叮嘱卫星吃好穿暖……卫星又发回来微弱的信号……别叨叨…别叨叨…别叨叨…
很好笑,也很真实。
父母和孩子的渐行渐远是必然的。父母常思既往,孩子常思将来。孩子走向广阔的世界,留给我们的只能是背影。而且他用背影告诉我们,不必追。同时还用事实告诉我们,追不到。
父母在乎孩子,但对孩子而言,爱不是如你所愿,而是如我所是。渴望孩子报恩,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渴望获得报答的父母之爱,会成为一种隐性的负担,令父母和孩子都痛苦不堪,结果就是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正如手心里的沙,你握得越紧,它流的越快,以致荡然无存。
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孩子现在不感恩父母,并不代表孩子不理解父母,以后不孝敬父母。更何况,孩子对父母最大的孝顺,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是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因为那是父母最希望看到的。
所以无需心灰意冷,大度一点。我们常常说孩子是用来还债的,就是如此。
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只要远远地看着儿女们健康成长的背影就行啦!你说呢?
当然,我说不要孩子报恩,不是鼓励孩子六亲不认,不尽赡养义务,甚至打爹骂娘。而是说孩子不为父母的情感所羁绊,成为对父母愚孝的妈宝和巨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纪伯伦(黎巴嫩)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