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急于寻找的,其实并不重要
高中同学梅很喜欢写作,她的文笔很优美,常和我们说她最大兴趣就是写作,以后的梦想就是当作家,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境。她的文章在各种报纸上发表过,还得过新概念作文竞赛二等奖。
可是由于父母的反对,她大学没有报自己喜欢的中文系而是上了好找工作的会计专业,她的作家梦随之搁浅了。
记得一次同学聚会,她和我谈起她不喜欢会计专业,看见那些数据就头晕。我说,你的文采那么好,业余时间可以继续写文章,只要多写、多练,一直坚持下去,在写作的路上一定可以成功的。
大学毕业后,你完全可以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她说本来每天上那些枯燥的专业课就很烦了,下课了只想上网看看娱乐新闻,韩剧之类的消遣时间,哪有心思写文章啊。
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大型企业,做了她一直不怎么喜欢的会计工作。但是她生性好强,什么事只要做了,就想做的比别人好。在她不懈努力下,她专业越来越精通,工作做的也很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获得了加薪升职机会。工作给了她成就感,这让她渐渐的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原本不喜欢的工作,由于胜任而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使她充满了激情和干劲。
如果只是有兴趣,不能将兴趣坚持下去,就不可能使兴趣开花结果。即使你对一件事情兴趣再高,只是想做了做一做,不想做了就不做,那它也永远只能停留在兴趣上,不可能有长远的发展。相反,即使你对某一件事不感兴趣,但是你付出了最大的努力,长久坚持努力,也一定可以有收获。
所以,在某一方面想要做出成绩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坚持才是王道。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中曾说过“正确地工作”胜过“找到正确的工作”。对一件事感兴趣,不一定能成功,因为将有兴趣的事做到精通是需要长时间付出努力的。不要急于寻找兴趣,兴趣只是成功的副产品。
从黑色7月迈进大学校园,大家都对自己放松了要求,都恨不得把高中时候为高考复习所占据的玩耍时间都补回来。而且面对新城市,新环境、新同学,大家都很好奇,除了上课时间,其余时间都尽情的玩,生怕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只有同学T不仅上课认真,下课后也留在自习室里继续看书。我们都很好奇,他在学什么,原来来自农村的他听说现在这个专业不好就业,即使找到对口的工作,待遇也不好。
他听说计算机专业就业很好,最重要的是工资高,尽管他更喜欢中文系,不怎么喜欢计算机代码,但他还是选择了自学。
他经常去旁听计算机专业的课,还购买了计算机专业的课本,有空就看。付出就有回报,大二的时候他就通过了计算机C语言的国家二级考试,大三又过了国家三级考试。
大四的时候报考的一个计算机专业在全国的数一数二的学校的研究生,大家都觉得他有点不自量力,跨专业考研本来就很难,他还报了那么好的一个学校,肯定没戏。
可他用了最大的努力坚持复习,准备考试,结果很满意。他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理想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硕士毕业后,他进入了一家IT公司,做他喜欢的软件开发工作。
去年到深圳出差,见到了他,现在已经是某大型IT企业的项目经理,职业前途一片光明。
同学T是典型的将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兴趣发展成了事业的榜样,即使他对计算机并不感兴趣,为了内心的渴望,在加上他那四年如一日的坚持,他也在计算机领域混的如此如鱼得水。
一件事情当你入门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是很有意思的,我们内心的求知欲,渴望成功的意念都会引领我们找到家。
美国有一个获奖的教育学研究——一位教育学专家的研究小组调查了很多企业高管,发现他们最关键的成功秘诀——既不是高智商,也不是高情商,更不是兴趣,而是“毅力”,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
兴趣对一个人在某一领域是否能成功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可是光有兴趣就够了吗?当然不是,兴趣只能领你入门,想把兴趣顺利发展下去,成为该行业的佼佼者,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所谓,老师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兴趣固然有用,但是比兴趣更重要的是“坚持”。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一旦做好了,做精了,你渐渐的会喜欢上它的,因为,它可以给你带来荣誉,带来成就感,甚至带来财富。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
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如果你在一个行业里坚持努力五年(约1万小时),多多少少总会取得一些成绩。
毕因士腓特说过: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的。
所以,兴趣和爱好都不是你最好的老师,坚持才是!
因此,我们急于寻找的兴趣,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力做好当下的事,并把它坚持下去。
end
爱读书、爱写字的我,期待与你相遇,共同分享成长中的故事,一起追求梦想。
更多文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