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按删除,回车到底就对了(这篇有干货)
不点蓝字,我们哪来故事?
排版 | 侑来了
01
▼
这篇主要内容讲“人设”,所以在开始前,和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
嗨,我侑来了,一位胸怀大志的小众作家,旅行家、宠物达人、VLOG主、茶叶上瘾者、咖啡爱好者、品酒客、吃货、生活分享者、育儿学习者、生命工作者…
旁边的人看不下去了,哈~ 楼主:你这是要霸榜全网吗?
我饱含真情的眼神看着他并无奈地说道:我真的就是这样的人啊!
人设,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下,无比重要的一个代名词,尤其是现在的自媒体时代,大家去看看,能够成为著名博主、UP主、大V、专家、达人、没有一个是不专精于自己领域的(极少数大咖例外),就连内容从业者,想要通过互联网获取收入,也必须选择一个领域做出自己的垂直度才能获得系统的曝光和推送。
所以,对于我这样博爱的人,要透过平台赚钱,似乎是有点异想天开?不得不承认,也许就是这样,在时代的浪潮下,我要做出我自己的特色并取得成功,在没有背景、机缘或雄厚的财力下,无异于难上加难。
有人会说了:你才刚起步,为什么不改?你首先得先有基本收入保障,你才能够有实现理想的可能啊,财务自由的人生,你说要干啥就干啥,这样难道不好吗?
"你如此地表里如一,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时,我抬头看了看我的标题,再看了看你,说道: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由来。
02
▼
如上所述,文中我其实并没有说我在破坏平台的规则,相反地,我很守规矩,怎么说呢?
第一, 我通篇所有文章皆为原创,零抄袭,而且我热衷于反逻辑写作,比如你每个人的话都听,最后成为了什么?就有点类似于,你励志,我就反励志,但反励志不代表不励志,相反地,它让更多普通的老百姓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温度。
第二, 但凡文章类,皆为情感、故事、成长为主轴,但凡视频类,皆以情感、宠物、生活为主轴,所以整合下来,情感依旧是我的主要内容,那既然是我的主要内容,垂直度是不是就出来了,现在平台要求创作者的垂直度要达到60%以上,我现在一天1-2个内容,就算1个,100天就有100个,我难道会去写41篇与我不相干的文章吗?就算给我素材,我也写不出来。
第三, 回到人设,我之所以介绍那么多我喜欢的东西,无非就是呈现一个生活化、日常化、并且真实存在的一个生命,我不因为我的目的,而去放弃我的喜好,也就是所谓的“删除“,我哪怕有一天突然去旅行了,然后那几天,我发的都是跟旅行有关的文章和视频,我事后也不会吓的一拍脑袋说:”哎呦,我的垂直度没了,我要删了它们!“
大家要知道,辨认你垂直度并给你推送的是系统,不是“人“,在你第一天注册账号的时候,你的底细,系统早就摸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所以当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偷偷打开你的号,然后点击删除的那一刻,强大的智脑系统正带着鄙夷的目光看着你并说道:原来你是这样的人,它并不会因为你删除而对你的评判有所改变。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说明:三年前,我加入了现今最火的短视频平台某音,当时我随便发一些让人看到就会随手划过的视频上去,随便就获得了几百上千的播放量(真的那个时候要是用心拍,现在已经是网红了),后来我卸载了,很长时间没用,再后来,我又下载了,然而又发了一些经过处理后的视频上去,却发现只有不到一百的推送量了,然后我就犯了我标题所说的错,把所有视频删掉,然后再发,变成100+,但是依旧不够,在当时,一般视频类都起码会有500+的播放量,那没上去是为什么?
“因为我的底细被强大的智脑系统看的清清楚楚”
它知道我曾经做过些什么,发些什么,也知道我有两年没更新,然后看到我发的视频,虽然美化过,但跟现今庞大的自媒体玩家相比,还是上不了台面,再看看内容,依旧没有目标、没有主题,感觉我没有进步,所以把我给OUT了。
所以,与其如此,还不如真真实实,做一个“表里如一“的汉子,敢作敢当,敢想敢写敢按回车!
干嘛要去担心那么多未知的结果,我们就是这样,就接受我们是这样的。
“为了外在因素而委屈、改变、包装自己的手段,最终都将无所遁形”
03
▼
如同我前面也写了,虽然我的人设领域庞大,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主轴的发展,因为本身我的人设就有侧重比,从情感、故事、成长来看,这类型的事件每天基本已经占用我日常生活的一半,宠物是固定的20%,剩下的20%才是我所谓其它的爱好。
这么看下来,我不管怎么输出和写作,我的主轴都不会偏离我的垂直度太多,那我何必因此而去舍弃我本身所呈现的日常呢?更何况,真实本来就是现今社会最需要拥有的一种态度,不然干嘛叫你原创,原创就是真实,不然干嘛实名认证,那就叫真实。
“真实不怕光,是一个可以让它照进来的地方”
写这一篇文章,也是因为当下的状态,我一直在跟进每个平台对我的一些要求,除非我的文章违规了,否则我不会删除,我的一切呈现,就是这么的坦坦荡荡,当然,不会获得推送的后果,我也必须承担,毕竟,我的个人IP不是我说要就能有的,还得看系统、审核人员的心情以及群众们的青睐。
这篇文章,表面上看和情感无关,可对于我的初衷而言,这篇文章,恰恰要说明的观点就是情感联结,如康永哥所说:
“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最后祝福大家都能收回即将按下的“删除”键,并学会按下“回车”键,谱写一段属于自己的人生,当然如果可以,别忘了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