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宣夜说。本来是最先进的。但,离奇地失传了
在东汉时期蔡邕的《天文志》中有记载“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脾(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
这其中的盖天就是“天圆地方”学说。共工怒触不周山,这个神话传说就是在盖天说的基础上流传开来的。
浑天指的是天地都圆的学说。著名的浑天仪就是根据这个理论构建的。浑天说也是中国近2000年历史中最具权威的学说。
我们中国人对浑天、盖天都非常熟悉,尤其是盖天说,更是熟悉的不得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盖天说是中国唯一的天文学说。相对而言,知道宣夜说的人非常少。
然而,就是这个大家不怎么熟悉的宣夜说,却是中国古代最先进的天文学说。
为什么说宣夜说先进?
不论是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还是西方古代的地心说,乃至哥白尼的日心说,都是把天当做一个球壳,日月星辰都固定在这个球壳上,随球壳一起运行。
而宣夜说则认为,这个坚硬的天壳不应存在。
摆脱了天球的宣夜说,具备了两个特征。
宇宙是无限的。
各个天体的运行规律,由它们各自决定。
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
牛顿的万有引力也好,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也罢,都是对这两个特性的注解。区别仅在于,注解的详略程度不同。仅此而已。
至于今后,对这两个特性,人类还会有怎样详细的解释,我们拭目以待吧。
奇怪的失传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先进的宣夜说——失传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关于它失传的记载,也有2000年了。
东汉时期蔡邕的《天文志》中记载,“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而此前的历史文献中,虽然也有与宣夜说近似的说法,比如:
《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列子·天瑞篇》所说:“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但这些都是只鳞片爪,不成体系,说不上是完整的传承。相对完整的资料是唐代的天文学家李淳风所作的《晋书·天文志》的一段记载:
“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mào,音冒)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幽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yào,音耀,七曜指日、月及金、木、水、火、土五星)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同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
分析从这段记载,可以获得以下重点:
- 宣夜说失传了。(宣夜之书亡,惟汉秘书郎郄萌记先师相传云)
- 宣夜说认为,天无限无形。(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
- 宣夜说认为,天体漂浮在空中,其运行依赖于气。(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
- 宣夜说认为,天体自主运行。(迟疾任情)
对比这些记载,就会发现,宣夜说从来没有流传过。
这就是说:宣夜说,从来没有流传过,但失传了。
深入思考宣夜说的失传问题
1998年,科学出版社《天文学名词(第二版)》给出“宣夜说”的定义如下: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认为天没有一层固体的壳,而是高远无极的虚空,日月众星自然浮生在这个虚空中,由气控制着它们的运动。
这个定义清晰完整,宣夜说的核心内容被概括得一清二楚。从这个定义看,宣夜说的内核,从古至今一直都得到了完整的传承。
如此看来,各类记载中的所谓失传,指的是具体的方法和手段。盖天、浑天都有着专用工具,特定的计算方法。宣夜说却没有这些工具和方法的传承。这大概就是到处记载宣夜说失传的原因吧。
那么问题来了。没有工具,也没有方法,宣夜说是怎么传承了几千年的?而且在几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主体内容竟然没有变动,变动的仅仅是记录者的文风。这可真是咄咄怪事。
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我终于发现了宣夜说总是失传却从没断过传承的原因。
对比各个版本的宣夜说,就会发现,除了宇宙无限,天体自主这两个特征之外,还有一个必有要素“气”。而气这个传承,自伏羲时代起,就没有断过传承。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一切就豁然开朗了。
原来宣夜说只不过是“气”文化(或者说“道”文化)在解释宇宙方面的一个应用。“气”、“道”这两个概念,在中华文明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传承没有断过,而且越传承越丰满。正是因为“气”、“道”的传承一直绵延繁盛,所以,宣夜说也就一直传承到如今。
想清楚这些环节后,就可以这样说了。宣夜说从来没有失传过。
如今,“气”、“道”、“阴阳”早已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流传。这就注定了,宣夜说也会传遍世界的。倘若世界能从宣夜说中受益,那会是宣夜说的造化,也是世界人民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