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26301期】
南进序曲
——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迁建(征地拆迁第一村)第一人张月学
作者:张贤信
国人可能都看过华纯导演、苏凡编剧、李炎主演的电影《东进序曲》,剧情讲述的是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依照毛泽东同志制定的战略方针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我这里的《南进序曲》讲的是北京城南大兴国际机场新航城建设中的一个序曲。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是以北京城南中轴为主线,辐射范围包括北京城南礼贤镇、榆垡镇、安定镇、魏善庄镇以及庞各庄镇五个主要地区。2025年北京新航城建成后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空港,成为展现中国国家新形象的新国门!长城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中国,兵马俑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新航城也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礼贤镇大马坊村42天内整建制安全无事故大搬迁,也可以告诉你一个什么样的党支部书记——张月学!
要建北京城南世界第一大空港,首先第一步就要“征地搬迁”,这正是我要写的《南进序曲》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征地搬迁第一人张月学的事迹。张月学男48岁经管大专毕业,本文作者是在大兴区黄村火车站旁边的“肯德基店”采访的他。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面,采访时才发现,张月学其实很魁实也很漂亮,可以说是非常漂亮,就是很男人的那种。他的眼睛不大不小,但眼白却大而淡,每当他斜视的时候,象蔚蓝的天空,黑眼珠后面总有汪汪的湖面在那里闪动。他的脸是标准的国字型脸。猛眼望去,第一给人印象是坚毅,那种胸怀全球的坚毅,再看一眼是随和,随和得像一泓清水随风而逐。张月学是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大马坊村党支部书记。说起大马坊村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新机场新航城的第一条跑道就是建在大马坊村的村址上,所以大马坊村的乡亲们说,等到9月30号新机场启动以后,他们立马要去看看机场,走走跑道,找一找那些过往和曾经……带着新家的喜悦,就从这里进入北京新机场新航城的新国门!这是后话。
大马坊村在北京中轴线最南端,与河北廊坊接壤,大马坊村自然就在首迁之列。2014年11月3日礼贤镇党委任命张月学为大马坊村党支部书记。张月学走马上任的第一大战役就是新机场新航城建设的《南进序曲》——大马坊征地村整村整建制“征地搬迁”。大马坊村共有271户住宅,3678亩耕地,966口人,别看这村子不大,耕地不多,人口不足千人,但要按照政府要求仅限工程工期内,零事故零上访,公公正正利利索索和谐无震荡拆迁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机场的建设是国家意志和决策,一句话政府行为,但它落脚在商业运作。对于承建商来说不可否认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承建商根据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以资金赎买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及土地之上的建筑物,从而使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土话讲就是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利润……商人赚取利润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里面包含商者的风险、辛劳和智慧。农民出让土地使用权及土地上的建筑物也是最完备的商业行为,既然双方都进入了商品流通领域……为什么我们不能换一种思维模式,国家、开发商、个体在国家政府法规政策框架内相互体谅和解与宽容……答案是肯定的,但它需要一个缓慢的有限的曲线运动,这个曲线运动的操作者领引者——就是被拆迁村的当家人——村支部书记张月学。
2015年5月拆迁工作开始了,刚刚传达完政府文件后全村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兴高采烈,最低的户也是百多万现金,四五套房……一时间春风荡漾人人都咧着嘴笑,那真是夜里黑,白天明,一夜间全村进入了小康社会。有一则笑话在村子里传播开来,说农村一家母子二人,儿子在城里打工有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恋爱了二三年,就是拍不定。一次过年儿子邀女朋友跟自己一起回家过年,想跟母亲见面把婚事定下来,女朋友不允。儿子电话中哭着把事情告诉了老妈。老妈说,这事不难办,我只要画个圈这事就算成了。儿子听了摸不着头脑,心里说你又不是中央领导,你画圈圈管用吗?听了男友的话,女朋友跟着男友回到了农村老家,还没进院大门,就看到院门旁边土墙上白灰画的一个大大的圆圈圈,圈圈里一个大大的“拆”字。一家人在喜气洋洋中吃了年饭,临晚妈妈说儿子在我这屋睡,姑娘自己可到东屋睡。那女朋友连连说:“阿姨,我还是去适应下我们未来的新房吧!”故事归故事,征地搬迁这颗金蛋还真就实实凿凿地砸在了大马坊村村民头顶上。
那一阵子镇里小酒馆天天爆满,人们嬉笑着相互劝着酒,那笑声全天个能震出二里地……妇女们在家里把孩子掬在手心里举得高高……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可你要知道那块肉是装在个人口袋里的,私欲之心潜潜而出……有不少谣言就从小酒馆酒香气里飘了出来:“告诉你们吧,咱村就要征地搬迁了……搬迁这事我懂……政策肯定不是一套两套,三套四套都许会有……也不是一把尺子,而是几把尺子……先签合同的吃大亏,抗不过的吃小亏。”、“……坚持到最后的,肯定有赚头”、“咱们齐心抱团……扛……扛到最后……就是胜利!”那些想签协议的人一时间纠结起来,有那么一阵子阴云一直笼罩在大马坊村上空,电闪雷鸣在那些人心头掠过,有的人一边纠结一边哀叹着整夜无眠……怎么办,光靠大会传达文件不行,磨破嘴走断腿收效甚微……怎么办,支部会表态,干部会动员,挨家挨户走邻居串亲戚院里谈心、床头宣讲……一两个谣言的蛊惑,十几个人十几天的工作也拗不过弯来,有些人只信小道,不信任政府的文件法规,他们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小算盘越拨拉越响。“拆迁令”已到,怎么才能打开人们的心结,打开大的局面呢?对,“从我做起”四个沉甸甸的大字,一下子涌上心头!
2015年7月10日新机场征地拆迁在礼贤镇大马坊村正式启动,支部书记张月学第一个进了拆迁办公室大门,第一个在拆迁协议上签下大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征地拆迁第一人张月学”历史瞬间就永远定格在了那里!那一天张月学家大门口就像是娶亲陪送新娘子出嫁,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了,他们站在张月学家周围,张家虽然没有张灯结彩,但在政府,施工单位,现场公安人员组织下,早已拉好警戒线,随着一声号令,几辆工程车同时启动,伴随隆隆轰鸣声——顿时“砖瓦飞落”!远远张月学七十多岁老母亲一屁股坐地上竟掉线了眼泪,她老人家在用泪水告别一段过往历史的同时,也是在用哭声告别一个旧时代,从而走进了一段全新的里程,以及从未领略的全新的生活。
镇里小饭店里飘出酒香也飘出了谣言第二版,“书记为什么第一个签字……告诉你们吧……肯定是给他好处啦。”,“他是做个样子给我们看哩。”这又怎么办……能怎么办呢……对,征兵入伍时拿什么来证明男儿报国之心,只有在“有志青年报名入伍,热血男儿保家卫国”的旗帜下,身着军装胸戴大红花昂首挺胸踏上军列……只有踏上军列才能真正证明你的报国之心!就这么办,先来个明明白白亮家底!有了这个思想垫底,动迁签字的第二天张月学把全体党员、全村的群众代表集中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咱们都是乡里乡亲,几世几代同住一个村,谁家有几颗钉有几颗卯人人门清,今个我就当着大家的面把我张月学家的宅基地面积、回迁楼房、补偿金额都给大家亮个底。”底下的群众嘁嘁喳喳议论起来……“如果有谁还不相信可以到拆迁办公室把我个人的拆迁资料复印……传阅”当天张月学就把自己宅基地面积、回迁楼房、补偿金额全部上墙,贴在村部宣传公开栏内,供全体村民监督!
这次从镇反店里飘出了的酒香气中可是走出了几个人,这几个人裹挟着那些社会闲杂人员“房虫”、“地虫”、“树虫”,在这些“虫子”的鼓动下,村里有些人家开始了和时间赛跑,他们一窝蜂似的“抢种、抢栽、抢建”。何谓“抢种、抢栽、抢建”,就是在自家的耕地抢种各种经济作物,什么作物经济价值高就抢种什么,什么值钱就抢种什么。“抢栽”倒是品种单一,就是栽树,什么树值钱就栽什么树。“抢建”就是在自家二层楼房周围加盖其他设施,增加房屋面积。为了抢在动迁之前,那一阵子那些“虫们”倾巢出动。我们支部就组织党员支部成员、安保人员组成巡逻队伍,“房虫”、“地虫”、“树虫”一般都是夜间行动,我们就在夜间加紧巡逻,见着“地虫”我们就拔苗,我们还真就拔过几袋子的“人参”。见着“树虫”我们就拔树,各种叫不上名的树我们都拔过。见着“房虫”我们不扒房,我们告诉“房虫”加盖部分自己清理房渣,而且两倍罚款!支部再次召开村民大会义正辞严地讲明:“多建不多得,不建不少得,绝不会叫老实人吃亏!”,就这样在党支部一班人领导下,及时地刹住了“房虫”、“地虫”、“树虫”这股歪风。
大致说起来征地动迁分两部分,一部分“阳宅”,另一部分“阴宅”。“阴宅”动迁也是有着严格的政策和法规的,除了按坟头各补偿5000元人民币之外,还雇请殡仪馆工作人员免费清理接送“阴人”火化直至安置,最后按当地风俗又拉来两车红皮大萝卜,一个墓穴发一个萝卜,这叫“一个萝卜一个坑”。张月学父亲2002年因病去世,他在世时也是大马坊村党支部书记,现如今新一代党支部书记送老一代党支部书记,动迁他到新的墓地,又是张月学第一个签字要求把父亲骸骨火化,又亲自送老人一程……两代党支部书记服务一村人一时传为佳话。张月学把“阴人”的动迁”当作“阳人”一样对待,他把十几个常年做红白喜事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根据老人的记忆把村里的坟地“网格化”,一个格一个格登记坟头,严格把握别写错别字,对重音字要特别慎重,一笔一划要加倍清晰,这一点分明是对过世前辈的尊重。在张月学第一个签字的情况下,大马坊村所有“阴人”迁坟工作只用了13天就圆满结束了。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插曲,村里有一位88岁的老人,他的父亲辈儿有六个大爷,外加老爸共哥七人。“阴人”迁坟时,政策规定按坟头各给了他5000元,老人深致谢意,并表示自己年纪大,就不动迁了,自愿放弃。不日老人看到乡亲们各家“阴人”都由殡仪馆工作人员免费迁坟,老人好像一下子醒过味儿来,又找村委会……老人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也到村委会来哭诉……处理问题要讲究原则,但也要讲究灵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了灵活性,反倒失去了原则性。经过支部研究,同意了老人家的要求,我们不去计较前嫌,再麻烦个二遍事也就可以了,这叫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您说是吧!“迁坟”工作终于在村支书张月学的组织带领下动迁完毕。他们共用了42天的时间,完成了271户住宅的整建制搬迁,零事故零上访,实现了和谐无震荡搬迁,届时完成北京南中轴线上国际新机场建设的《南进序曲》!
作者简介:张贤信,1950年1月27日生,68年10月10日以前为北京兴凯湖农场小学、中学学生。68年10月10日黑龙江省生产建设43团工业三连战士,班长。77年3月14日43团二营十连教师。79年7月7日云山农场二中(教师,教务主任,校长)。85年6月20日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86年7月17日牡丹江教育学院管理系大专毕业。86年8月14日云山职业高中,中专副校长,校长,书记。93年10月25日牡管局直属水利大队(湖北闸)党委副书记。93年12月16日进驻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工程。98年8月28日返归北京(全家返归北京)至今。本人爱好文学,从年年轻时起,一直尝试创作笔耕不辍,犹爱散文、小说、剧本创作。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赏,是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