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安:采茶扑蝶②

上一篇请戳这里

刘福安:采茶扑蝶①

演奏者:江天

  • 文 | 莫沄

采茶部分的主题,上一篇中说到,最直接的分句方式,就是按照歌词的划分来分句,也就是这样:

另外也可以按照乐谱所标示的,每一小句,前面两小节的音都采用断奏,后面一小节连奏:

或者我们自由发挥一下,采取这样的演奏方式:

  • 这样都是可以的,毕竟不是贝多芬的奏鸣曲,不至于有非常严格严谨的分句方式。

《采茶扑蝶》的旋律尽管是羽调式(略等于西洋的小调式),却没有什么忧伤,反而带着一股傻呵傻呵的欢乐兴奋感。

  • 所以作曲家雷雨声60年代为高胡、筝、扬琴三重奏创作的《春天来了》,也用了这个旋律作为主题,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在文章最后听听,我附录了这个音频的。

之所以羽调式却有这种喜庆的效果,完全是因为采茶灯里面的舞蹈特质

我跳!我跳!我跳跳跳!

所以,关于左手的伴奏音型:

如果希望有更大的舞蹈效果,我个人建议不一定要把切分音里中间的4分音符都弹满,可以稍微短促一些,这样可以更加突显出其中的切分节奏性。

换句话说,这样弹不会那么粘糊,可以更high!

主题第一次陈述最后的左手伴奏(下图圈红处):

这里个人建议不妨可以轻踩一下踏板,但目的并不是为了音的延续,而是改变一下音色,增加一些弹性处理,显得有些乐队的效果。

随即是主题的反复,这次陈述左手仍旧延续了前面的切分伴奏型,但右手有变奏,也就是民间音乐中所谓的加花

这里加花所用的,完全是中国的宫商角徵羽,也就是do-re-mi-sol-la的五声音阶(用首调唱唱,没有fa与si的),充满了民族的味道。

左手的伴奏,如果您喜欢,可以延续着前面的方式。

关键是右手加花的演奏,上面谱例每一个小乐汇,也就是每个连线的最后一个音,我圈红的地方,它们有些是跳音,有些平常的断奏。

但是很多人会忽略了当中的标记,把它们全部弹成跳音。

  • 从旋律的性质上看,其实这里有点在模仿民乐中笛子加花吹奏。那些跳音的地方,都是笛子技巧里的剁音,必须要演奏得断顿、结实,干脆利落。

过门的小句子:

其实就是来自第17-18小节:

不过在这里加花了,而且反复了一遍;同时左手的伴奏型改变了,织体也有所加厚,由开始的原位和弦,增加了8度音。

这样一来技巧就难了很多,那个Em和弦转Bm和弦,有些好不对付,需要抽出来多练。

这里的处理,可以按照乐谱标示的弹成f,又或者处理得有些对比,第一次f,反复时弹成p,一个强一个弱,有回音、对答的效果!

亲,有对比效果更好喔!

接下去想说说右手颤音的那两小节(乐谱没有小节数真的好麻烦哎…):

这里左手是在模仿的音色,5度之间的交替。

所以这里不妨踩一下踏板,甚至两小节不换踏板也可以,让声音延续着去表现出笙的演奏。

不过请注意踏板不能一踩到底,轻踩,轻踩,亲爱的请温柔点…

真的…请轻轻地踩啊…

另外右手tr的最后两个小倚音,请与左手对准咯。很多人都会在这里把节奏混过去,节奏很重要!

还有的就是,两个小倚音,建议应该连着后面的D音,与前面的tr分开,而不是相反:

继续往下,主题第三次呈现,又是一个变奏:

套路了,刚才那个变奏是模仿笛子,那这里是模仿什么呢?

唢呐+

头3小节的右手8度在模仿唢呐,左手是笙的伴奏;后3小节继续是笛子的模仿,与唢呐形成对比。

这种对比有钢琴模仿民族乐器的对比,也有力度上的对比。

前面是ff,后面则是pp,要好好注意,体现出这种强烈的力度对比。

我觉得唢呐是件让人很无语的乐器,什么鬼场合都有的身影:

结婚它跑来凑热闹,死人葬礼它也不放过…

唢呐就仿佛是市场卖菜的大嗓门,它一出现别的乐器基本就闭嘴,不闭嘴你也听不到,因为唢呐的音量实在太大了。

所以这里才标了个ff的力度。

这种8度强奏的句子,在西方钢琴音乐里很多时候是在模仿铜管乐,比如莫扎特《土耳其回旋曲》里的主题;而在中国作品里,很多时候也是在仿佛唢呐或者别的吹管乐器。

  • 当然,不能什么事都一概而论,别一看到8度加个f力度的就说唢呐!

    别听到《黄河钢琴协奏曲》末乐章《保卫黄河》就唢呐!人家用8度强奏那是要表现打小日本的八路军好伐,要有力量感所以才f的!

看到这里,不知道您会不会觉得这个曲子其实很有意思的,里面有舞蹈,有各种中国乐器,有民族加花方式…

也许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希望大家演奏或者教学时,可以更多地体会一下。

  • 最后发一个前文说的高胡、筝与扬琴的三重奏《春天来了》,不过我觉得这个作品写得并不算好,更多只是民族室内乐形式作出的探索而已。

PS:有朋友问我这几篇为什么总是深夜更新,我只能说:

- 未完待续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