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格缪勒,5-天真烂漫
(图片与音频均来自网络)
演奏者:Valery Lloyd-Watts
布格缪勒这25首练习曲都属于浪漫时期的标题音乐,题目对于音乐形象、内容揭示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25个标题大概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是19世纪当时的流行体裁,比如阿拉伯风、安慰曲、叙事曲、塔兰泰拉、船歌……等等;
第二种是场面或者事物的描绘性标题,如儿童联欢会、美姿、娇嫩的花、鹡鸰、燕子……
还有的就是比较抽象画的情感类的标题,比如坦诉、天真烂漫、忧伤、烦恼。这也是在情感上会比较难把握的曲子。
《天真烂漫》是曲集的第5首,技巧上属于比较简单的,和第1首《坦诉》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包括音乐的形象、触键的感觉和音型的连贯性方面。
布格缪勒会逐渐介绍新的表情术语,在这里是格拉西噢馊grazioso(优美的、雅致的)。这些表情术语和标题一样,都是为了表现作品的情绪。
PS:grazioso,ra请弹舌!
乐曲用单二部创作,前后有着鲜明的节奏对比。A段(1-9小节)的音乐形象比较温文尔雅、天真无邪。
一开始左手主和弦接II2和弦,那种一下子黯淡下来的和声色彩变化,是否让你觉得带有一点小委屈的感觉?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第1小节的分句问题,国内的大多数版本(包括人音的红皮本)都是一条大连线,从开始跨越到第2小节第一拍:
但是在乐谱的首版(Mainz: Schott, 1852)和国内引进的维也纳净版里,这里都是把第1小节划为3个“四音组”:
明明白白,第2个谱例3个小分句的划分,更符合布格缪勒音乐的原意,第1个谱例把3个“四音组”划为长连线是不对的:第1小节是曲首冠音的叹息型乐句,第2小节是先抑后扬的迂回型乐句,两个句子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不能划成等同的长句。
另外指法问题:第4小节最后一拍到第5小节的连线,基本所有版本都是用了135的指法,为了表现出连线的效果,黑键♯C音的1指可以直接滑下来弹D音,不要抬起来再重新弹键。在今后的演奏里,这种指法还会在许多作品中都会用到的。
但是手足够大的学生也可以试试第一个和弦用235的指法,♯C音用2指弹,那么最后的D音就可以很方便地用1指了。
B段(第10小节开始)的节奏有点像进行曲,更多表现了小孩子活泼可爱、跺脚跳舞的形象。右手旋律的音区以相同的音型不断高攀,然后再高8度反复,刻画的是孩子越来越happy、越来越high的高涨情绪。
在弹奏高8度旋律时,钢琴的音色变得越来越尖亮,这是由于高音区泛音稀薄造成的效果。
很多学生总会把这里的左手弹的像变形金刚那样,太过机械化,破坏音乐形象,所以最好进行单手训练,把节奏律动表现好。
第3、16小节首次出现了在上行音阶中右手大拇指的穿指动作。第16小节:
而第14小节,在下行音阶中右手的跨指动作则首次出现,这一段在键盘的高音区,双手距离分开较远,所以并不容易,需要多加练习。
最后,关于乐曲的形象,法语的Innocence(天真烂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心理概念,其实在情绪上真的不好把握。
什么才是天真烂漫?喏,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