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金:自给自足---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9803期

自给自足---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六十年代前,农村仍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种粮自己吃,秸秆当柴烧,缫丝织稠,纺线织布,榨油炒菜,几乎达到"百物不用买,万事不求人"的状态。农家的厨具、农具、用具,大都可以自己制作。如手工钉盖垫、钉篦子,扎笤帚、扎炊帚,编筐子、编篮子。由于规模太小,虽不花钱,但也换不来钱。自己动手,自给自足,好处是绿色环保,无碳排放。
盖垫可以盖锅、放食物,是既普通又实用的厨房用具。从单根的挺杆到近百根的聚拢成密实的盖垫,每一杆每一线都凝结着劳动人们的智慧和辛劳。
钉盖垫、缚笤帚用的高粱叫秸秆高粱,秸可以勒房笆,杆可以钉盖垫,穗可以缚笤帚、炊帚。
盖垫制作,要先把高粱的挺秆去掉叶鞘,按粗细分类,放在桶里。用四根大号针穿上粗线绳,先选两根最长的高粱秆,先用线串在中点,后交叉成十字。这样两面一根一根钉下去,钉完以中心划圆,圆外部分削掉,一个盖垫就做好了,还可以裁成八角形的带沿的船盘,用它盛刚出锅的水饺最实用。
大笤帚扫地,小炊帚刷锅。秋天高粱收割后,挑个头均匀的穗子搓去籽粒,捋好闯齐,就可以做缚笤帚和炊帚的材料。缚笤帚要用蹬子。由脚蹬子、老弦(为勒紧笤帚把的粗绳)、腰围构成。
缚笤帚,先将一把高粱穗子在老弦上缠一圈,再用力蹬"脚蹬子",把老弦勒进高粱穗子里。把叼在嘴里的麻绳,塞到老弦底下,拧着高粱穗转一圈,麻绳就卷在笤帚把上了,打结系紧,再松开老弦,一道麻绳就捆好了。这样一道一道绑下去,最后割齐笤帚把,一把笤帚就扎好了。
编筐是平常手艺,很容易掌握,小时候我曾割条子给父亲编筐用。
编筐最好的条子是蜡条,其次是棉槐,也有用杨、柳、果树等当年生的柠条,此"柠条"和沙漠中的黄花"柠条"根本不搭噶。
晾后的鲜条有韧性,易折(zhé)不易折(shé),最适合编筐用,干条子则需要浸泡柔软。
编筐的关键在打底用的米字交叉的经线条,要粗、壮、韧、长,是整个筐子的主筋骨,关系到筐的承重。编筐要领:编条密实、器形周正,收口美观。
那时是没有塑料周转箱,种桃的桃条编桃筐,种果的果条编果筐,种梨的梨条编梨筐…
编簸箕、编笸箩、编yuan子、编衣箱。是用一种灌木柳(杞柳)当年生条,脱皮后,横线用柳条,竖线用麻绳,按照织布的经纬线编织成,这种柳编美观密实,不漏面不漏水。
有一种现代"编",因绿色、环保,零排放、无污染,成了富裕阶层和国际市场的时尚用品——那就是花篮等工艺柳编。
白柳条还能换来绿美元,这真是:细柳条编就大市场,小工艺美遍全世界。
2019.02.14
作者简介
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东北乡村棚匠

    东北乡村棚匠 过去的年代,东北乡村老百姓住的都是平房.山墙是用土坯垒成的,或者使用黑土一榔头.一榔头锤击做成的.而房顶是用高粱秸秆铺在檩子上,上面抹的是碱土,四周抹的是黄泥土. 房子盖好之后,坐在炕上 ...

  • 烟台招远:高粱中的“高个子”,用来扎炊帚用的“长亭子”,美!

    烟台招远:高粱中的“高个子”,用来扎炊帚用的“长亭子”,美!

  • 胶东乡村记忆:老辈过年之前要“糊墙”,这算是个技术活

    "二十四,扫房子."正如这句民谚所说,年关将至,不少人家也开始打扫卫生,准备辞旧迎新.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城市还是农村,家里都有了装修,所谓"扫房子" ...

  • 快乐的童年时光

    喜欢我就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每当我读到世纪老人冰心的这首小诗,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在乡村度过的快乐的童年时光,沉浸在幸福的回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系列十九 记忆中的红头鸟

    [总第126302期] 东北的记忆系列十九 记忆中的红头鸟 作者:魏瑞金  摄影:雪梅香 1978年初春,场部乌苏里江边的气温,还是零下20℃多度.下了一冬的积雪,凝结成了冰晶,变得又硬又脆,踩在上边 ...

  • 魏瑞金:坊茨小镇上的火车---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91601期] 坊茨小镇上的火车---家乡的记忆系列二十五 作者:魏瑞金 坊子火车站,建成于1902年,位于潍坊市坊子区.计划经济时代,坊子站原为胶济铁路的二等区段站.1984年胶济复线建成后 ...

  • 魏瑞金: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9801期] 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儿时过年,在自家饭厨上贴上:"百菜白菜好,诸肉猪肉香"的对联. 清朝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寒畦摘 ...

  • 魏瑞金:种麦子---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8802期]  种麦子---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大集体时代,种小麦的技术落后.工序复杂:有耕地.耙地.打畦梗 .送粪.耩地.镇压 .蒙头水.冻水 .划氨水.返青水 .拔节水 .灌浆 ...

  • 魏瑞金:记忆中的棉花---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6401期] 记忆中的棉花---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按照时令,再有一个月,棉花就需要播种了.自六十年代开始,家乡就是产棉区,棉花和黄烟是村集体的两大经济作物.种植小麦.玉米.和地瓜 ...

  • 魏瑞金:启蒙老师---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4601期] 启蒙老师---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72年秋的开学季,我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小学堂. 招我并教我的王老师,初中毕业,当时还不到30岁,就是一女二子的父亲了.王老师1 ...

  • 魏瑞金: 学大寨、平祖坟---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4003期] 学大寨.平祖坟---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六.七十年代,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每到冬闲时节,家乡就进行农田基本建设.那真是:男女老少齐动员,高 ...

  • 魏瑞金:"号角"录音机---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2002期] "号角"录音机---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第一次见到录音机,是在1978年秋的初二英语课堂上,老师使用的--松下盒式磁带录音机,能录能放,能进能退能 ...

  • 魏瑞金:捉虫记---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1002期] 捉虫记---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人作为万物的主宰,能自觉趋利避害.如:种庄稼灭杂草:养家畜防野兽:护益鸟灭害鸟:养益虫除害虫-- 利.害又是相对的,漫天飞舞的蝗虫,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