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痞证
痞证
热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而复恶寒发热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寒热错杂 胃热脾寒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喊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若满而不痛着,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半夏泻心汤主之。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气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不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用于顽固性口腔溃疡
同体别名
痞证类似证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