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学琼林》释译(外戚)

【原文】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故有驸马之职。

【注释】公侯:公爵与侯爵。

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

驸马:副车之马;驾辕之外的马。三国魏何晏始以公主丈夫拜驸马都尉,后代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因以指皇帝的女婿。

【译文】皇帝的女儿出嫁是由公侯主婚,所以皇帝的女儿称“公主”;皇帝的女婿不能在中央驾车,所以称为“驸马”。

【原文】论婚姻固推尹姞,言懿戚更属潘杨。

【注释】潘杨:代指姻亲交好关系。

【译文】如论婚姻,固然要推周朝的尹姞;若言懿戚,更当属晋代的潘杨。

【原文】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仪宾国宾,皆宗婿之称。

【注释】郡主:唐宋太子诸王之女称郡主。明清亲王之女称郡主。

县君:古代妇女封号。唐五品官妻子封县君,明清只有宗室女仍称县君。

仪宾、国宾:指与天子同姓诸侯的女婿,取其作王府宾客的意思。

【译文】“郡主”和“县君”是皇帝同宗女儿的称谓;“仪宾”、“国宾”是对同宗女婿的称谓。

【原文】旧好曰通家,好亲曰懿戚。

【注释】通家:世代交好。

懿戚:懿,美好。指皇室的宗亲和外戚。

【译文】世代交好叫“通家”;皇室宗亲称“懿戚”。

【原文】冰清玉润,丈人女婿同荣;泰水泰山,岳母岳父两号。

【注释】冰清玉润:晋代乐广和他的女婿卫玠都很有名声,被人们分别称赞为冰清、玉润。

泰山泰水:因泰山上有丈人峰,而泰水又依山而流,所以称岳父、岳母为泰山、泰水。

另一联略异:冰清玉润,同时翁婿皆贤,泰水泰山,外氏舅姑并重。

【译文】“冰清玉润”是说丈人和女婿同享殊荣;“泰山”、“泰水”是称呼岳父、岳母。

【原文】新婿曰娇客,贵婿曰乘龙;赘婿曰馆甥,贤婿曰快婿。

【注释】娇客:对女婿的爱称。

乘龙:东汉时,孙儁与李膺都娶了太尉桓焉的女儿为妻,因孙与李是当时英伟出众的人物,人们羡慕地说桓家二女都嫁得佳婿,有如乘龙。后用“乘龙佳婿”赞美女婿,也用做誉称别人的女婿。

赘婿:就婚于女家的男子。

馆甥:《孟子》:“舜尚见帝,帝馆于贰室。”赵岐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尧以女妻舜,故谓舜甥。”后以“馆甥”指赘婿的住处或女婿家。

快婿:称心如意的女婿。

【译文】新婚的女婿称作“娇客”;称心的佳婿叫“乘龙”。入赘的女婿叫做“馆甥”;有贤德的女婿叫“快婿”。

【原文】坦腹东床,执半子之礼;乘龙华阀,夸百两之将。

【注释】东床:晋代郗鉴让门生到王导家去求亲,王导让他到东厢遍观王家子弟,门生回去报告说:“王家的子弟都不错,只是有一个人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胡饼,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郗鉴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女婿。”去一问,原来东边床上的那个人就是王羲之。后用东床代指女婿。

半子:指女婿。

另一联略异:凡属东床,俱称半子。

【译文】王羲之在东床上坦腹食胡饼,被选为佳婿,应当执半子的礼节。后汉黄宪和李膺同为桓叔女婿,华阀是大人家门第,之子于归,有两百辆的车子相送,形容排场非常的大。

【原文】凡属东床,俱称半子

【注释】东床:晋代郗鉴让门生到王导家去求亲,王导让他到东厢遍观王家子弟,门生回去报告说:“王家的子弟都不错,只是有一个人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胡饼,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郗鉴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女婿。”去一问,原来东边床上的那个人就是王羲之。后用东床代指女婿。

半子:指女婿。

【译文】凡是女婿,又都可以称作半个儿子。

【原文】女子号门楣,唐贵妃有光于父母;外甥称宅相,晋魏舒期报于母家。

【注释】门楣:门框上的横木,门面的意思。

宅相:住宅有好风水。晋代魏舒被外公宁氏抚养,人们称宁家住宅要出宝贵的外甥。

另一联略异:女子号门楣,贵妃荣施于父族;外甥称宅相,魏舒期报于母家。

【译文】女子被称为“门楣”,杨贵妃使父母得到了荣耀;外甥称为“宅相”,晋代魏舒期望以显贵来报答母家。

【原文】共叙旧姻,曰原有瓜葛之亲;自谦劣戚,曰忝在葭莩之末。

【注释】瓜葛:瓜藤。比喻辗转相连的亲戚关系。

忝:荣幸,自谦之词。

葭莩:芦苇秆内的薄膜。比喻关系极其疏远淡薄;亲戚的代称。葭音假。

另一联略异:叙旧曰原有瓜葛之亲,自谦曰忝在葭莩之末。

【译文】共叙旧时姻亲,便说原有瓜葛之亲;自谦是无所作为的亲戚,说处在葭莩之末。

【原文】大乔小乔,皆姨夫之号;连襟连袂,亦姨夫之称。

【注释】大乔小乔:三国时乔公的两个女儿,嫁孙策者称大乔,嫁周瑜者称小乔。

连襟连袂:姊妹丈夫的互称或合称。

另一联略异:大乔小乔,有双美之誉;连襟连袂,皆僚婿之称。

【译文】“大乔”、“小乔”指代姐妹的丈夫;“连襟”、“连袂”是对姐妹丈夫的称呼。

【原文】称姑子为外家之宝,尊舅氏为渭阳之情。

【注释】姑子:丈夫的妹妹。

渭阳之情:指甥舅间的情谊。渭阳:渭水的北边。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直到渭水之北。《诗经》:“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译文】称丈夫的姐姐和妹妹为姑子,是外戚中的宝贝,尊重舅舅,可用渭阳之情来形容甥舅之间和情意。

【原文】蒹葭依玉树,自谦借戚属之光;茑萝施乔松,自幸得依附之所。

【注释】蒹葭依玉树:三国时期,黄门侍郎夏侯玄一表人才,有玉人之称。他自视甚高,很有傲气。驸马都尉毛曾相貌丑陋,令人生厌,魏明帝叫他们坐在一起,夏侯玄感到耻辱,毛曾则喜形于色。时人称之为蒹葭依玉树。后以“蒹葭依玉树”喻高攀,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蒹葭,音兼家。

茑萝施乔松:茑草与女萝依附于松树上,茑、萝,寄生草。茑音鸟。

另一联略异:蒹葭依玉,敢分戚属之光;茑萝附松,全仗懿亲之庇。茑音鸟。

【译文】蒹葭傍依玉树,是自谦借了亲戚的荣光;茑萝依附在松树上,是比喻自己有了依托。

【原文】卢李之亲,苏程之戚。

【注释】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

李益: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程德孺:苏轼之表弟。

【译文】卢纶是李益的内兄弟,苏轼和程德孺是表兄弟的关系。

【原文】王茂弘呼何充以麈尾,杨沙哥引崔嫂以油幢。

【注释】王茂弘:王导,字茂弘。东晋王朝主要奠基人,政治家。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标记着一个家族不可避免的攀上极顶放散出流盖当世的辉煌,这辉煌与东晋的命运相契合标记着一个王朝一个世纪的延续。在家天下的君主社会,一个王朝由一个臣子重建,可见其人和家族的影响力之大。而乌衣巷也成了贵族的代名词。

何充: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晋朝重臣。官至中书监、骠骑将军、录尚书事,封都乡侯。音音主。

麈尾:是魏晋清谈家经常用来拂秽清暑,显示身份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麈尾,形如树叶,下部靠柄处则常为平直状。它有点像现代的羽扇,可又不是扇。麈尾也绝不像拂尘,拂尘的形制、用途与麈尾大不相同。麈音主。

杨沙哥:杨汝士,唐代人,字慕巢,虢州弘农人。元和四年,登进士第。牛僧孺、李宗闵待之善,引为中书舍人。开成元年,由兵部侍郎出镇东川。入为吏部侍郎。终刑部尚书。汝士善诗。史书载,杨侍郎检校尚书镇东川,白乐天即尚书妹婿。时乐天以太子少傅分洛,戏代内子贺兄嫂曰:“刘纲与妇共升仙,弄玉随夫亦上天。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又曰:“金花银碗饮兄用,罨画罗裙尽嫂裁;觅得黔娄为妹婿,可能空寄蜀茶来”。

油幢:张挂于舟车上的油布帷幕。也指有油布帷幕的车子。还指油布帐幕。多指将帅幕府。幢音床。

【译文】王茂弘早年做了显赫的大官,他的妻侄何充去看望他,王茂弘用拂尘指床,招呼何充共坐,说“此乃君座也”;杨汝士去就任东川地方官时,他的妹夫白乐天,代妻子做诗称贺兄嫂,曾有两句:“何似沙哥领崔嫂,碧油幢引向东川”。

【原文】林宗贷钱,宁以贫穷为病;彦达分秩,不将富贵自私。

【注释】林宗:郭泰,东汉末学者。泰或作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身长八尺,相貌魁伟,绣衣博带,周游列国。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事起,被士子誉为“八顾”之一,言能以德行导人。官府召辟,皆不就。他虽褒贬人物,不危言骇论,故不在禁锢之列。后闭门教授,弟子千人。

彥达:庾彦达。《宋书》载新野庾彦达为益州刺史,携姊之官,资给中分禄秩。西土称之。

【译文】郭林宗家里十分贫穷,无力求学,曾向他的妹夫借钱五千,从师学业,难道能以贫穷为缺点、错误吗?庾彥达做益州刺史,带姐同住,并且分一半俸禄给她作日常生活费用,这是不把富贵占为己有。

【原文】直卿果重亲情,相邀会食;潘岳能敦戚谊,每令弹琴。

【注释】直卿:黄弼,字直卿。湖南宁远人。宋大中祥符四年进士。历官朝奉郎、尚书度支员外郎等。后出知郴州,兼管劝农营田事轻骑都尉。

潘岳:即西晋文学家潘安。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岳字安仁,今河南中牟人,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岳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岳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岳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岳在任上有政绩,太傅杨骏引岳为太傅主簿。骏被诛,岳除名。岳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岳为其首。

【译文】黄直卿将亲戚情谊看得很重,曾招他内弟郑子恭,并约叶氏外家兄弟数人,备办酒食,聚在一起宴饮联欢。阮瞻读书不甚研究,唯善弹琴,内兄潘岳忠实于亲戚之间的友谊,每和阮瞻相见,总要请他弹琴,认真倾听,毫无倦意。

【原文】中子执内弟之丧,行冲称外家之宝。

【注释】王通:字仲淹,谥号文中子,外号王孔子,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人,隋朝大儒。

行冲:元行冲,唐河南人,名谵,以字行。北魏皇族的后裔。博学多通,尤善音律及训诂。举进士,累迁通事舍人。睿宗时,授太常少卿。玄宗时,为散骑常侍、大理卿、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

【译文】文中子是隋朝的王通,他操持内弟的丧务,不饮酒食肉。元行冲看见他表弟韦述能读书作文,便称赞韦述是外家的宝贝。

【原文】骑驴以追姑婢,仲容不顾居丧;披扇而笑老奴,温峤自为媒妁。

【注释】仲容:阮仲容:阮咸,字仲容。阮籍侄,“竹林七贤”之一。

温峤:字泰真,一作太真,东晋名将,太原祁县人,司徒温羡之侄。温峤17岁出仕,由司隶都官从事累迁至潞县县令。后任刘琨的参军,积功至司空府左长史。317年,温峤作为刘琨的信使南下劝进,从此历任显职,并与晋明帝结为布衣之交。曾任江州太守,参与平定王敦、苏峻的叛乱。苏峻之乱平定后,温峤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封始安郡公。死后赠侍中、大将军,谥号忠武。

【译文】阮仲容先前同他姑母的婢女情意缠绵,后来他姑母要远行,带走了婢女,阮仲容便不顾母丧,穿着孝服,借驴去追回婢女;温峤的姑母有个女儿,嘱温峤为女儿作媒,温峤有自婚之意,便对姑母假说有个门当户对的人,并以玉镜台一枚做聘礼,到成婚的时候,新妇手披纱扇,半遮娇羞的面孔,笑道:“我早就怀疑到新郞官就是你这老奴”。

【原文】介妇冢妇,不敢并行;先生后生,原为同出。

【注释】介妇冢妇:古代宗法制度称嫡长子之妻为冢妇,诸子之妻为介妇。《礼记》:“舅没则姑老,冢妇所祭祀宾客,每事必请于姑,介妇请于冢妇”。

【译文】介妇是次媳,冢妇是长媳,介妇遇到冢妇,自然要分出伦理次序,所以内则说:“不敢并行”;古代妾媵相称,先生为姒,后生为娣,因为同事一夫,所以叫做同出。

【原文】智能散宝,为侄弃军;兆卜张弧,因姬遣嫁。

【注释】《左传》记载:晋献公要将自己的女儿伯姬嫁给秦国君主秦穆公。史苏为此占了一卦。遇“归妹”之“睽”“先张之孤”。史苏占之,曰:不吉。伯姬嫁出几年后,晋献公死,伯姫三弟夷吾返国继位,是为晋惠公。过了十多年,秦国发生大饥荒。秦穆公向舅子晋惠公要粮,竟然一粒米都要不到。秦穆公气炸了心肺。再想起晋惠公行赂秦国的五座城没有兑现,更是忍无可忍,秦穆公于是发兵攻打晋国。两国军队就在“宗丘”这个地方会战。秦国最终打败晋国,并生擒了晋惠公。在伯姬的威逼哀求下,晋惠公被放返,但晋国太子须留在秦国作人质。这就是史苏所说的“侄从其姑”。

【译文】汉朝的吕禄要弃军出逃,他的姑母是樊哙的妻子,取出所有的珠宝玉器抛散在堂上,说道:“你不要为他人镇守军营了。”这是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散尽珠宝,激侄守军;兆卜张弧,伯姬遣嫁,是说当初晋献公嫁女儿伯姬到秦国,遇归妹之睽。史苏占之曰:“不吉,归林睽孤,冠张之弧,侄从其姑”。后果然应验。

【原文】聂政非无贤姊,屈平亦有女嬃。

【注释】聂政:战国时侠客,韩国轵人,以任侠著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屈平:屈原,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

女媭:是先秦时楚国人物名,一般被认为是屈原之姐,《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水经注》引用袁山松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但朱熹在《楚辞辨证》认为媭为女之贱者,“女媭”乃是屈原之妾。媭也是女子的通称,有美好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媭,女字也。”媭音须。

【译文】聂政替严仲子刺死了韩相侠累,自己毁容剖腹自杀了,韩国取政尸暴于市,言“有能认出杀侠累的人,当赏千金。”聂政的姐姐聂婺伏尸痛哭,说“我怎能怕杀身之祸而埋没弟弟的英名!”悲怆之极,死在聂政尸旁。屈原的《离骚》上说过“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也是感念他姐姐谆谆教诲的恩德。

【原文】莫嫌萧氏之姻,宜学郝家之法。

【注释】姻:男女嫁娶。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属。

【译文】唐高宗的皇后武则天因为薛顗的妻子萧氏,不是贵族人家,要赶出皇宫,有人说萧氏是萧瑀的侄孙女,也算是皇家的姻亲,不要嫌弃她;晋朝王浑的妻子是钟氏,王湛的妻子是郝氏,妯娌二人都有贤德,时人称说钟夫人的礼,郝夫人的法,都是应当学习的。

(0)

相关推荐

  • 冯道《天道》原文、译文注释

    [唐代] 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 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展开全文 #冯道幕客#唐代诗词 目录 / 原文 / 注释译文 / 作者简介收藏/ ...

  •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国学』《劝学》原文、译文、注释

  • 《幼学琼林》卷二·外戚

    <幼学琼林>明·程允升 [原文] 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乃是驸马之职①. 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仪宾国宾,皆宗婿之称②. 旧好曰通家,好亲曰懿戚③. 冰清玉润,丈人 ...

  • [转载]《幼学琼林》释译(妇女)

    原文地址:<幼学琼林>释译(妇女) 原文作者:山竹 <幼学琼林>释译(妇女) 周道云考辑 [原文]男子秉乾之刚,女子配坤之顺. [注释]<易经>:"乾,天 ...

  • 幼学琼林 卷四·释道鬼神

    幼学琼林  卷四·释道鬼神 卷四·释道鬼神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 ...

  • 幼学琼林 卷二·外戚

    卷二·外戚 [原文] 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乃是附马之职. 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仪宾国宾,皆宗婿之称. 旧好曰通家,好亲日懿戚. 冰清玉润,丈人女婿同荣:泰水泰山,岳母岳父两 ...

  • 《幼学琼林》外戚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 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乃是驸马之职①. 郡主县君,皆宗女之谓:仪宾国宾,皆宗婿之称②. 旧好曰通家,好亲曰懿戚③. 冰清玉润,丈人女婿同荣:泰山泰水,岳父岳母两号④. ...

  •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幼学琼林>明·程允升 [原文]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为道教之宗①. 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②. 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③:中国有佛, ...

  • 国学经典启蒙教育读物《幼学琼林》(卷二·祖孙父子)原文及译文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卷二·祖孙父子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何谓九族?高 ...

  • 国学启蒙教育读物《幼学琼林》(卷二·兄弟)原文·注释及译文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卷二·兄弟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须贻同气之光,无伤手 ...

  • 国学启蒙教育读物《幼学琼林》(卷二·夫妇)原文·注释及译文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卷二·夫妇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男以女为室,女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