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的前世今生……

今日静听:北极《北极》

关于“北极”的故事,还要从“太极”说起。和大部分“华语摇滚”专辑一样,这又是一张故事多于内容的专辑,只不过故事的地点不是在京圈儿,而是港圈儿。故事的角色,同样是一批“老炮儿”。“太极”在2000年左右,开始了他们成军以来第二次分开发展,由此诞生了两队由“太极”成员参与的Band:“南极”和“北极”。“南极”是太极两个主唱雷有曜和雷有辉组成,“北极”则是两个吉他手邓建明刘贤德组成。他们都属于环球旗下的厂牌“正东唱片”,我也很佩服环球高层当年能有这样的创意,把一支传奇的BAND一分为二。只是“南极”最终也没等到他们的专辑,我们听到“南极”的作品,也是后来环球出的一套合辑当中收录的几首。幸运的是,“北极”留下了一张可以被我们津津乐道的唱片……
不愧是两个资深吉他手出的专辑,打开歌词本,上面“挂”满了各种各样的吉他。Fender Stratocaster、Gibson Les Paul这样的经典款式自不必说,还有太极两位吉他手偏爱的PRS;原声吉他方面,有Takemine的古典吉他和Taylor的民谣吉他(我相信弹古典出身的Ernest有更好的古典吉他,只是用在流行音乐上,还是更“标准化”的声音合适一些)。虽然在Credits的后面列出了全碟录音所用乐器的具体型号,但却没有详细列出哪首歌用了哪款琴……对于我来说,Classic和Acoustic的使用情况好判断,电琴只能留待有机会请教两位老师,或是慢慢靠经验判断了。不过这张专辑倒是给了我扩充装备的指南,慢慢板砖挣钱买琴吧。
专辑的第一首《前世今生》,竟然国语歌。旋律也是大家熟悉的“一脸红霞”,在标题下写了“致敬Chyna”。太极成军三十多年只有一首国语歌,“北极”和“南极”虽是玩儿票性质的乐坛过客,但都各自出过国语单曲。给这首经典旋律填词、并在间奏“朗诵”的,是当时正东旗下的新人高雪岚。既然提到她,那故事又可以牵出另外一条“支线”。
众所周知,“正东”最早是宝丽金的厂牌,那么1998年宝丽金被环球收购之后,也就顺利成章成为了环球大家庭的一员。曾经负责正东旗下小众音乐厂牌“非池中”的陈少宝,此时已荣升香港环球的董事长。虽然工作重心转推主流艺人,但仍然没有忘记自己在“非池中”的初心,依然延续了这个做小众音乐的品牌。而高雪岚,正是当年环球力推的新人之一。关于高雪岚,你还需要记住两首歌,一首是黄伟文为她填词的《绝》、一首是她为同事张柏芝填词的《星语心愿》。那时候高雪岚和张柏芝都是环球培养的新人,怎奈高并不适应娱乐圈的生存法则,甚至没能等到自己的专辑,就离开了环球。直到多年以后,她又以本名傅嘉珮重出江湖,重圆了自己的歌手梦。同样因为不适应商业化运作,而被环球“冷处理”的,还有恭硕良。阿Jun也出现在了“北极”这张专辑中,作为临时客串的鼓手。
相对于专辑中“北极”自己的原创作品,我更喜欢包括《一脸红霞》在内的几首Band Sound翻唱。如果说“北极”翻唱Band坛鼻祖温拿、港乐之光Chyna是致敬,那么翻唱Beyond和佚名一派,就是对他们80年代的青春时代的怀念。“太极”在2005年重组带来的串烧歌《我们的八十年代》,也是在致敬香港那个风起云涌的乐队年代。那些年一起玩儿乐队的朋友,有些成了台前艺人、有些成了幕后圈中流砥柱,像“太极”这样还在以乐队名字发展的,少之又少。

在“太极”的时候,Joey的出镜率明显多过Hi-fi德,一个是主唱兼吉他手、一个是主音吉他手。Joey有许多Solo作品,而Ernest连独立作曲的次数都很少。到了“北极”这里,Joey和Ernest在创作和演唱上,戏份非常平均,我甚至不敢想象Ernest还会唱歌。全碟唯一一首Joey单独唱的歌,是翻唱佚名一派的《迷惘夜车》。值得一提的是,“梦遗大师”参与了这一版的编曲,或许是Joey的声线更能够代表“太极”,所以这首“太极+佚名一派”的歌,才让Joey自己唱。一年后,“梦遗大师”在正东旗下的作品集《水底乐园》,又一次和Joey合作,献上了Joey和叶世荣合唱的《虎口》,香港三大乐队最硬核的交集。如果放眼正东那两年出品的专辑,“北极“这张同名专辑、刘以达的《水底乐园》、还有黄贯中的《Yellow》,可以看作当年从宝记走出的“香港三大乐队”,时隔多年,又以另外一种形式回到了环球的旗下。

既然是乐队音乐,那么只有两把吉他肯定是玩儿不转的。专辑当中负责其他乐器的乐手,也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Donald Ashley、单立文、恭硕良、黄仲贤,以及“北极的老朋友”雷有辉。基本可见“摇滚大侠奏”的雏形了。“北极”有致敬的一面,也有创新的一面。Hi-fi德作曲的《火花》、Joey与黄仲贤共同作曲的《我和寂寞的战争》,都是Rock味儿十足的好歌,没想到在王菲或陈奕迅演唱会上弹电琴的阿贤和Joey,会写出这么一首以木吉他为动机的作品。Joey充满张力的嗓音,和Ernest对音效细腻的把控,相得益彰。使得原本“粗糙”的摇滚之声,也可以做到细致入微。这,就叫职业。

现在想想,北极能够留下一张属于他们的专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建明曾是正东旗下的艺人(Artist,而非Session Player)。1995年太极第一次分开活动之后,邓建明率先签约正东,推出了单曲《一千个吻》。由幕后走到了台前。当时给Joey录吉他的,还是David Bowie的吉他手Kevin Armstrong,对于一个吉他手出身的歌手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用多说了吧?从太极的成员,到个人歌手,再到演唱会乐队总监,最终Joey还是依托当艺人时积累的人脉和经验,做回了幕后。对比太极七子各自的发展,Joey是综合发展最好的,不断横向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在为流行歌手伴奏、编曲、监制的同时,吉他水平也比早期娴熟了许多。

Ernest的发展就和Joey不同。尽管都是在幕后,为香港乐坛出力,但Ernest很少作为乐手身份出现。业内也送了他一个贴切的外号:Hi-fi德,音响才是刘贤德的老本行。即使是太极活跃的时候,刘贤德都不是全职艺人,一直有自己的音响事业。也正因为如此,很少能够见到刘贤德为其他歌手伴奏,更多的还是作为调音师、Hi-fi监听、录音、混音以及监制的身份出现在各种歌手的专辑里。“北极”的这一张同名专辑,也是Hi-fi德负责靓声监听的第一张唱片,当中又包含了他创作、演奏、演唱的部分。所以对于Ernest来说,“北极”的这张专辑,更具非凡意义。

刚刚还在说Ernest几乎不给别人弹伴奏,但是我还真找到了他作为伴奏乐手活动的踪迹,并且还不是弹吉他,而是印度的弹拨乐器西塔琴。所以说,太极真的是香港乐坛的宝藏乐队!能请动Hi-fi德上阵亲自演奏的不是别人,正是陈少宝挖掘的“北京妹”王靖雯,她现在在热搜上的名字叫王菲。王靖雯1992年的专辑《Coming Home》,其中一首《Miss You Day&Night》,是由Ernest演奏的西塔琴,Gary编曲。比后来姚策给郑钧弹奏的《第三只眼》还早了四年。从王靖雯、到郑钧,再到“北极”,都是陈少宝的杰作。他们无缝串联起了京圈和港圈的故事……然而在流行音乐中加入西塔琴元素,这一奇妙的创意,Ernest也在太极的专辑中有过尝试。在《Crystal》专辑的最后一曲,Ernest作曲的纯音乐作品《5:22pm》。这样一首轻快的小曲,非常搭全碟的流行氛围。原来Ernest不仅可以写出孤独的《So Lonely》、光怪陆离的《妖兽都市》,更可以写出轻松惬意的音乐。

今天也是“Hi-fi德”大师60岁的生日,祝他生日快乐、身体健康!期待下半年太极35(6)周年演唱会能够如期举行。

℗&©愚人音乐坊 2021
undefine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