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抵抗日常“压迫”的“利器”
写小说,就是对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我们很多人对作家的生活是存有很大好奇心的,想要通过各种方式一探究竟,看看他们到底哪里不一样。
其实,作家生活与常人并无不同,在成为专业作家之前,他们大都从事其他职业,没有谁是天生的职业作家。
是因为热爱写作,他们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创作出一篇篇作品,慢慢写出了名堂。
但最难的也就是在于坚持,在我的创意写作工坊课程中,很多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完整作品,在省级文学期刊以及澎湃这样的大平台发表,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不过,在多期写作课程中,我也发现一个问题:很多朋友课程开始阶段都壮志满满,积极完成课上练习、课下阅读与写作任务,但是慢慢地就掉队了。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几位助教老师们对部分朋友进行了回访,所得到的回复,总结起来大致是:日常工作繁忙,生活琐事繁多,慢慢就把写作落下了。
作为一个业余写作者,一个“社会的人”,我们承担着多重社会角色,这些角色的“任务”会压迫通向理想的那个我,把写作遗忘在身后。
但是,我想说的是,写作,或说更宽阔的意义上的文学,她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个消遣,而是可以作为抵抗日常“压迫”的反抗性“利器”。
具体来说,就是过上一种文学的生活,以写作与阅读超脱于日常,通往个人的“新世界”。
什么是文学的生活呢?不是倡导大家去过小资的文艺生活,喝喝咖啡,听听古典音乐,读读“大众”或“小众”作品以自娱;
也不是让大家去做矫情的文艺青年,在生活中情感过剩,伤春悲秋,学黛玉葬花;更不是去做愤青,与世界为敌。不是这样的。
文学的生活,是一种重新认识、理解并打开生活的方式,是将生活与文学完美融合在一起。
从第一个层面来讲,是文学对生活的重新打开。
学会了真正的阅读与写作之后,我们会从写作者的角度去看待个人生活这部第一人称限知叙事的“超长篇小说”。
这篇小说里的“我”和他者,都是故事中的人物,作为作者的“我”,会从上帝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自我,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他人,上帝是公平的。
如此,写作者“我”便会跳出“小我”,成为“新我”,以更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生活中的诸多欢欣、喜乐,诸多坎坷、磨难、不如意……
不光是对个人生活这样宏大的内容,哪怕是在看电视剧时,学习过写作的朋友也会不一样。
比如,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三十而已》,里面有个女孩叫林有有,是个第三者。我看大家都在骂她,这些都是常人。
作为一个普通男性观众,我一开始看到的第一感觉也是,这女的真可怕。但这是第一感觉,感性认知,
随后呢,我会想,真人物真不错,作者给她设计的很好,把这个人物叙事功能发挥到极致了,并且,这个人物动机、行动以及结果都很合理。
大家看,我从感性的观众角度,跟大多数男性的感触类似,但是,从写作者的角度,我会看到这个人物设计的好。
从第二个层面来讲,是生活对文学的重新打开。
大家都知道那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没错,一切的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脱胎于现实生活中人的故事,不管它是现实主义作品,还是科幻、玄幻、奇幻……
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的“猎人”,把生活中“猎取”的内容,转换成文学作品的内容。除了向外的猎取,对自我过往生活的梳理也是极佳的写作方式。
在我的写作课上,有位朋友说过一句话:
“学习写作让自己从生活的亲历者又变成观察者,又从观察者再成为叙述者”。
这句话说得真好!别人经历生活,只是清浅地活了这一段,而我们仔仔细细把生活过了三遍:
亲历一遍,跳脱出自我观察一遍,再作为叙述者重述一遍。天下哪一项工作能有写作这般神奇效果呢?
总之,文学的生活就是将文学与生活合为一体,不可分割。
我总结了一句话,与大家分享:生活即文学,日常即素材,写作即思考。这句话反过来说一样讲得通。
第九期中短篇小说创作工坊:
本期课程中,我们将:
向畅销作品学习故事设计,向优秀小说学习叙述技巧
手把手带领大家从故事设计走到小说定稿
这一期课程,我们将用
十周时间,进行三十六次课,完成三大创作环节
创意写作博士信世杰老师将带领大家——
ü 解析经典故事
ü 解读优秀小说
ü 进行写作练习
ü 设计精彩故事
ü 完成短篇小说
ü 修改作品初稿
ü 投出定稿作品
每次课上,都将有:
写作实用知识、技能 + 作品透彻解析 + 延伸讲解 + 当堂练习 + 练习讲评
在这里,你还会得到:
课下作业互评建议,实现创意激发
最新文学作品评析,打开阅读视野
前沿文艺话题讨论,提升文学素养
不论你是出版过多部作品的成熟写作者
还是至今还未写出一篇完整作品的小白
不管你已读遍创意写作指南类著作
还是一知半解地刚刚跨入写作门槛
信老师都将以自己丰富的创作、教学经验,
结合写作理论知识
为大家深入浅出讲解小说写作中的种种问题
打通从阅读、解析到创作的精准技术环节
最终带领大家完成精彩中短篇小说
课程大纲
环节一:解析经典故事的设计方法
Day 1
专题一 故事公式:好故事的根基何在?
第1课:好故事从哪里来,由什么构成
第2课:利用故事公式搭建故事雏形
解读作品:(待解密*_*)
Day 2
第3课:交流与答疑(1)
Day 3
专题二 叙事弧线:好故事如何牢牢吸引我们?
第4课:如何利用叙事弧线细化故事设计
第5课:什么是故事大纲?有什么用处?
解读作品:(待解密*_*)
Day 4
第6课:交流与答疑(2)
Day 5
专题三 人物设计:好故事中的人物至关重要!
第7课:人物类别与人物关系
第8课:人物维度与人物变化
解读作品:(待解密*_*)
Day 6
第9课:交流与答疑(3)
环节二:解析优秀小说的叙述技巧
Day 7
专题四 谁来讲故事?从哪个角度讲故事?——优秀小说中的人称与视角
第10课:视角的类型与特点
第11课:找到最优叙述视角
解读文本:芥川龙之介《竹林中》、郑执《森中有林》
Day 8
第12课:交流与答疑(4)
Day 9
专题五 为什么说小说是时间的艺术?——优秀小说中的时序与时限
第13课:故事的叙述顺序
第14课:故事的叙述节奏
解读文本:笛安《圆寂》、鲁敏《离歌》
Day 10
第15课:交流与答疑(5)
Day 11
专题六 找到与你气质相投的作品——优秀小说的语言风格与质地
第16课:如何欣赏千人前面的叙述风格
第17课:学会语言仿写,形成个人风格
解读文本:莫言《透明的红萝卜》、迟子建《雾月牛栏》
Day 12
第18课:交流与答疑(6)
环节三:期末作品创作
Day 13
专题七 如何设计出引人入胜的好故事?——故事设计原理讲解
第19课:双核驱动:故事核与思想核
第20课:故事中的人物配置方法
第21课:从故事设计到故事叙述
Day 14
专题八 充分打开故事的内部空间——故事设计讲评(上)
第22课:故事设计“推-拉”法
第23课:先做加法,再做减法
Day 15
专题九 整合人物关系,理顺故事逻辑——故事设计讲评(下)
第24课:尝试增减、合并人物
第25课:故事真的讲完了么?
Day 16
专题十 写小说就是把好故事讲好——小说写作要点讲解
第26课:突破写作障碍
第27课:用好仿写文本
第28课:无处不在的象征
——两周作业假,完成小说初稿——
Day 17
专题十一 关键的开头与结尾——小说初稿讲评(上)
第29课:小说开头奠定风格基调
第30课:小说结尾的故事与意义双重负载
Day 18
专题十二 细节决定作品的成色——小说初稿讲评(下)
第31课:什么是有意味的细节
第32课:破除陈词滥调,形成个人风格
Day 19
第33课:交流与答疑(7)
Day 20
专题十三 期末总评:小说的修改、投稿与发表
第34课:好作品需要不断修改
第35课:向谁投稿?如何中稿?
第36课:如何保证持续写作
课堂地址:微信群、来听写作课APP
开营日期:2021.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