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够爽够真实

国产都市剧的通病,她姐快说倦了。

月入5000,住月租一万多的两居室。

体现女老板的霸气,拿30万叫体验生活。

有钱的男主,不是和女主阴差阳错同居,就是成了人家房东。

......

开挂的人生,戳不断的金手指,国产剧里没“穷人”。

可最近,总算有一部好好说话的都市剧了。

晚高峰拉着货孤立无援,来解围的是闺蜜,不是刚认识几天的“霸总”。

《我在他乡挺好的》

被中介骗了房租,也不会不小心住到霸总对门。

“霸总”去医院,也得排队挂号,不认识专家更安排不了床位。

《我在他乡挺好的》

存款几百万的策划公司女老板,听见3680一瓶酒也会心疼。

这就是昨晚刚刚结局的《我在他乡挺好的》,都市百态,尽收眼底,无一不真。

而,人至中年,更能理解剧中人的隐形崩溃,停不下来的恐慌,以及对物质的痴迷。

由此,我们从剧里照见了自己,自我激励,自我启发。

20岁的不服

这部剧还原了“你”“我”的年轻,更还原了初来的心态。

想当年,20多岁时......

一个人拎着箱子,一张火车票,便敢只身前来。

《我在他乡挺好的》

“来”的决定,比“走”的决定,容易得多。

当初,没有乡愁,没有思念,看到的只有无限的可能和机会。

仿佛,明天的一切唾手可得。

可是后来发现,房子难找,租客难处。

剧里乔希辰的合租室友,把男友领回家,公共区域毫不避人。

男的光膀子,上厕所不关门,客厅乱到下不去脚......

任凭再怎么理论,想想已经不能再贵的房租,只能一忍再忍。

《我在他乡挺好的》

更惨的是,半年的房租又被中介骗了。

房东带人来收房子,她哭着哀求再多给几天时间。

手挡在门口,无助又焦灼。

这边刚从派出所报案出来,那边公司的电话就打过来催工。

《我在他乡挺好的》

20多岁时,我们发现。

世界上各式各样的麻烦都会抛过来,不给时间,不给反应的机会,任我们承受、跨越,再来一番。

异乡的独立生活,让人练就了一身自我保护的铠甲。

乔夕辰独居,为了安全,挂带人影的窗帘,安假摄像头,包里装防狼喷雾......

夜晚听见有贼潜入家里,抱紧被子,屏住呼吸装睡,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我在他乡挺好的》

即便以上种种,还是会跟电话那头的爸妈说:放心吧,我挺好的。

渐渐地,我们熟悉了人生的各种hard模式。

小到早上跑断气赶7:53分的地铁,差一秒都是不同的结果。

《我在他乡挺好的》

大到各式各样的亲戚朋友没有分寸的投奔,管吃管喝,还得帮忙买票挂号。

......

可是这部剧,没有让人陷入焦虑,每一个人物也不会令人觉得矫情压抑。

这不仅是因为她们的经历共情了观众,更重要的是那每一次的不服输。

乔夕辰被同事诬陷弄丢报价单,大醉之后自己想办法查监控自证。

纪南嘉面临客户临时的诉求,能在最后时刻给出解决方案,说服对方。

《我在他乡挺好的》

他们嘴上说着好难,好烦,但事情来了,不认怂,更不认命。

40岁的坚持

当然,生活还是有点辛苦的。

年轻时,我们用尽力气,学会了打点生活,跟它对抗,与它共处。

在我们以为足够成熟时,才发现,中年艰难。

35岁,是都市职场人的转折年,有人水涨船高,有人破釜沉舟。

一不小心,丢了工作,放下自尊,也得厚着脸皮去求一求熟人。

跑去面试,一推门,连面试官都是95后。

《小欢喜》

而,孩子,似乎变成了一切矛盾的核心和触发点。

夫妻两人,大都市打拼十几年,甚至不惜变卖房产,就为了给孩子换一张大城市的“入场券”。

这似乎是托举下一代最简便的方法,值得一试。

于是。

自己想买件贵点的衣服,犹犹豫豫。

想换个好用的电脑,拖拖拉拉。

父母想出去旅个游,做儿女的却不敢搭话,实在掏不出多余的钱来孝敬老人。

一切的资源,都要让渡给孩子。

姑且这些都可以克服,但恶性循环也由此而来。

因为投入太多,期待就越大,管教就变得死板和粗暴。

中年人,除了工作,最支付不起的是用在孩子身上的时间。

夫妻两人,一个加班,一个开会,学校通知家长会。

“你去吧,我这走不开。”

“你就不能为孩子请一次假。”

“竞争这么大,丢了工作怎么办?”

《平凡的荣耀》

各自都有理由,为此争执发火,分不出谁对谁错。

两人都觉得,“我辛辛苦苦挣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吗?我不能丢了工作。”

丢掉工作,断了收入,是中年人根基松动的开始,不能也不敢。

暑假孩子放假,留在身边,没时间照顾。

送回老家,更怕孩子没有自控力撒了欢。

能按时完成作业吗?

回来心是不是就散了?

开学跟不上可咋办?

没办法,把父母接来帮帮忙。

结果一家五六口,挤在40平的房子里。

挤压了空间,摩擦出了矛盾。

还记得《安家》中,因为家里人多,房子小,宫蓓蓓晚上回家只能躲在卫生间坐在马桶上改ppt。

《安家》

这样的场景,现实生活里都有迹可循。

站在中年线上,或许才发现。

中年人真正的体面,不是你开多少钱的车,戴多贵的表,背多大牌的包。

是你在接起电话时,能和父母云淡风轻地闲话两句。

是你在工作时,不必为了孩子的学习时时刻刻分心。

《小舍得》

在你回家后,当我们为人父母且年龄不断增长时,仍能保持曾经的视角,不会手持“遥控器”,变成我们曾经抵触的那种父母。

而是,面对生活,遥望未来,觉得有底气,有把握,有希望。

不做遥控孩子的父母

看过这座城市很多中年人的崩溃。

从应试教育里成长的这一代,见证过教育带来的阶级跨越。

也曾遭遇过别人家孩子的坑,深受过填鸭式教育的苦,却也深谙教育的重要性。

但当我们为人父母,角色转换却也免不了要让孩子背负起我们的很多期盼。

在这些不得已和不经意间,我们就成为了这条视频中描述的那种“遥控器爸妈”。

要么催促。

要么强行拉回注意力。

真难,怎么就教不会?

真烦,这知识点怎么和我小时候学的不一样?

可你发现没?你越盯着孩子,他越紧张。

你越指挥孩子,他也可能正在悄悄萌芽逆反。

在我们把自己的希冀无条件地附加在孩子身上时,学习就变成了孩子的压力。

而且这种希冀常常让我们关注失焦,无法意识到孩子真正的诉求。

一味地去用“快进”和“倒退”键主导孩子学习的节奏和状态,只会让我们离真正的问题越来越远。

比起用我们认为好的方式“面面俱到地”盲目鸡娃。

家长应该认识到,对孩子而言,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受益终身。

(0)

相关推荐

  • 都挺好

    跟老公一起追过的第N部剧

  • 中年人,最想和最怕的两个字

    这两个字就是"清醒". 人到中年,回望来时路,曲曲折折,悲喜交错,展望前程,一眼到头,已无悬念. 在人生的所有阶段,此时,最容易做到清醒.近知身边人,善恶心中自有数,远晓天下事,对 ...

  • 中年夫妻,一碰就碎?

    现在的中年夫妻,太难了. 都说中年,是一碰即碎的年龄. 在卷为常态的职场里,在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生活消耗里. 可是,中年夫妻真的不堪一击,像玻璃一碰就碎吗?   01   中年夫妻有永远不敢发出去的辞 ...

  • 过完大年说过年

    对于中年人来说,年唯一的意义,是我们一年的辛勤终于换来了家中老少们脸上的欢喜! 家乡的年味淡散得比城市稍晚一些,但迄年初八,也散得差不多了,随着四散到东西南北各城市的车流,淡散得无影无踪.剩下的,又是 ...

  • 中年人“固守自封”?你不能停止“学习”!

    中年人"固守自封"?你不能停止"学习"! 01 步入中年,人的生理功能开始由盛转衰,社会角色也基本停止转换. 往回看一点似乎还正值壮年,往后看一点又快进入老年. ...

  • 人在旅途:再大也是孩子(作者 对酒当歌)

    朋友出事进了医院,我照顾他三天. 病房里住着三个人,朋友左边的是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右边是位三十来岁的中年人. 照顾小伙子的是他的父母,夫妻俩端水.削水果.喂饭等每一项都无微不至. 照顾中年人的是位大 ...

  • 姚晨《都挺好》: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自己找回来

    与你相遇,好幸运 置顶关注,别错过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自己找回来 01 最近我在追正午阳光的新剧<都挺好>,越看越气. <都挺好>讲述的是苏家一家人的故事,他们一家人除了苏明 ...

  • 在“节”难逃

    对于一个年近不惑的伪文艺女中年来说,写六一儿童节实在是太矫情了.但那又怎样?谁骨子里还不是个孩(bao)子(bao)!长大太辛苦,当大人太无趣,今天我只想做一天小孩子,哪怕是挑战一下自己的想象力也好. ...

  • 一个中年人非要劝年轻人快乐

    [一个中年人非要劝年轻人快乐]45岁的中年人徐世海混进了成员平均年龄十四五岁的QQ群.在群里,他努力伪装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听年轻人吐槽学校,聊明星的歌,但是只有一类发言 ...

  • 人到中年有四怕,最怕的是自己倒下

    有一天,我看到一个中年人,头发凌乱,胡子拉渣,一脸疲惫和憔悴,我对他说,你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但他不回答我,只是幽幽叹了口气,因为那是镜子中的自己. 时间很快,指缝太宽,四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沿着时光 ...

  • 子女的起义:《都挺好》背后的伦理逻辑(5)

    这个世界许多故事,都不如同教科书所言. 苏明成,名牌大学,留美精英, 按照父母的"规划",应当高官厚禄.衣锦还乡. 事实在美国,只是勉强中产.紧张度日. 苏明成知道自己的斤两, 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