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医保目录调整核心期!最终入围的关键是什么?

近日,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以下简称《医保药品入围名单》)完成公示,不出意外,10月或将公布通过专家审评《医保药品入围名单》。

公示期间,媒体声音此起彼伏,例如老药进入医保名单,重点监控品种也入围等,利益相关人关注点均将在近期尘埃落定。入围评选名单不等于进入医保目录,进入医保目录还道路漫长,但为时不多。

太紧张了,医保进入核心期,专家评审阶段

医保评审大致进程:

01

超级医保局发力,药企时间不够用

医保竞争犹如百米冲刺,刚起步就到终点。今年医保评审非常紧凑,按照现有时间计算,除去10月假期,不到20工作日即将开始竞价和谈判。

10月药企还需要完成重点工作,医保策略落地,首先是将医保策略准确、清晰与专家沟通,其次多轮次拜访医保专家,完善医保材料并按时提交,工作量巨大,非一人或一部之力能完成。

时间已不多,唯有奔跑中取胜。

02

流程改变,药企难度增加

去年,医保准入分为常规和谈判准入两种方式,评估体系相对独立,界限比较分明。5-6月地区临床专家海选品种,核心专家评估,完成常规目录准入,8月常规目录发布。而9月开始谈判产品准备,主要为药学、药物经济学和相关谈判专家的工作。

今年,所有品种均需过“价格”一关,首先,10月中旬临床专家组成员初步确定,11月完成四类药物评估,确定新增调入,调出,可调出和调整支付范围四大类,11月完成临床评估, 所有品种依据类别进入谈判和议价两个流程。

难度一:

临床专家“盲”评,所谓“盲”区别于谈判流程中,依据企业提交材料进行评估。这时,药品数量较多,第一轮评估时间有限,而企业尚未提交任何临床证据相关材料,专家对产品的认定基于既往的印象。而外企产品在疗效、安全性方面基本问题不大,主要看经济性;国产非创新药就需要下点功夫了。

难度二:

突出“比较”,不仅需要比类别,还要比品牌。

2019年,独家药品准入,需要关注自身价值以及全球价格即可,参照同类有意义,但是毕竟不属于同一成分。

今年,除了独家谈判外,对于非独家产品还需要议价,同品牌之间比较要点有限,因此,价格就为核心,理解为“温和的带量采购即可”。

以比较为核心,选择对标产品很重要!

寻觅很久,对标产品找错了!

选择对标产品体现的是企业的医保策略与品牌定位,企业希望都能进去,专家反馈有进去,就得有出来。用专家话原讲:“可以替换目录内哪个品种,可以节约多少医保基金。”

对于独家产品和非独家产品的评估重点略有不同:

独家产品侧重于:

基于药物价值评估,疗效、安全性作为考量因素,权重较大,由于证据相对充足,基于药物经济学研究证据下,降价空间有科学参考,便于专家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

非独家产品侧重于:

非独家产品,有几种可能:上市时间较久,亦可能入围厂家多,竞争相对充分,对于同一成分药物,工艺品质的临床证据匮乏,做权衡之选,价格考虑因素会更多。

如何选择对标产品呢?

首先,同质。

同质范畴较广,厂家实力相当,产品治疗范围相近或相同,使用人群差异不大等,均属于同质范畴。例如2019年12月,武田上市一款全新机制抑酸药物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进入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如果选择对标产品可参考阿斯利康艾司奥美拉唑,首先企业实力相当,在中国都属于一线制药企业,另外产品治疗人群相近,艾司奥美拉唑治疗范围更广,使用经验更多。

其次,差异大。

临床对照研究证实,富马酸伏诺拉生在疗效方面优势突出,PPI服用3-5天才可产生最大酸抑制作用,而富马酸伏诺拉生从第一天给药开始就表现出最大的抑酸作用,由于半衰期较长,抑酸较PPI更持久。富马酸伏诺拉生不是前体药物,不需要食物激活,也不受饮食影响。

优势明确,重点看价格或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同时预算影响分析结果不增加医保基金额外支出。

对于非独家产品差异,笔者认为主要为价格差异,同品牌之间国内药厂工艺水准相当,难以提供充足证据证实其疗效和安全性优势。例如《医保药品初审入围名单》中的氯诺昔康或氯诺昔康分散片,原研药品来自武田制药,除此之外还有4家国内制药企业生产,同类药物不同品牌间差异难分,价格低是最有利的保证。

据药智数据库查询氯诺昔康生产厂家:

(数据来源:药智数据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