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很多人读不懂,因为司马光采用了大量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的特点就是把巨大信息量简化了,每一个字都值得推敲,许多文章其实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田忌赛马》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大体讲述的内容就是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国公子赛马,分别对比上中下三等马。而田忌的马匹质量不及对方,为了取得胜利,而采用孙膑的策略,以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方式,最终获胜。

大图模式孙膑所采用的方法,被视为“策对论”的最早运用。而这个故事中也被作为智慧策略,被收录到学生课本中,被当做教育故事,启迪孩子们要灵活运用。不过,《资治通鉴》中却记录了一件非常耐人寻味的故事,仔细读来你会发现——田忌的这次获胜,其实是一个非常愚蠢的行为!这件事需要牵扯出另外一个人物——邹忌。对于这位,我们也不陌生,他同样出现在课本中。《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说的就是他,一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这句话你绝对记得。

大图模式田忌与邹忌都是历史名人,也都是齐国的重量级人物,但是两人却是死对头,见面就掐的这种。说实话,古人的行为有很多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读史也是非常有发人深省的作用的。就比如廉颇与蔺相如,这哥俩的情况就与他俩完全相反。“将相不和”,早晚会出乱子。《资治通鉴》记载:二十八年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话说,邹忌命人拿着钱,大摇大摆的去集市上占卜,说:我是田忌的手下,打仗很厉害,打谁赢谁,现在想要造反,你觉得可行吗?

大图模式“大白天的要造反?”这肯定给占卜的人吓坏了,赶紧去报告。然后齐王很生气,让人去抓田忌,田忌居然证明不了自己的清白,于是就带人攻打都城,要求把邹忌给我交出来。结果打不过就跑去了楚国。这段记载非常令人疑惑。齐王傻么?一个市井小人物随便说一句他就信?然后就去抓人?而且还是手握重兵的大将。田忌傻么?自己没做错也不解释,就起兵攻打邹忌,然后再出逃楚国?其实,世间万物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有前因就会有后果。“不符合逻辑”的事件背后只要修改“参考值”,往往都会“通顺”。其实这件事中间,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齐王。倘若是齐王想除掉田忌呢?

大图模式那么一个小人物说田忌造反,这就正中齐王下怀,于是不问真相直接下令抓捕田忌。也正因此,田忌如何解释都没用,只好出逃。这些事是不是就能说通了?那么,齐王为何要除掉田忌呢?这就要回到《田忌赛马》了。各位可知道田忌与孙膑“合谋”胜过的这位公子是谁么?就是后来的齐威王。下属与领导比赛,堂堂正正的赢了领导,领导都会不高兴,更别说你用“阴谋诡计”了,这换谁心里能舒服?再者,《田忌赛马》中还有一句话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忽略:于是孙子(孙膑)谓田忌曰:“君弟重射(只管下千金的赌注赌驾马车比赛的输赢),臣能令君胜。”很明显,孙膑对自己的计策胸有成竹,料定自己会赢,于是俩人还压下千金赌输赢。这显然是逮住一次机会“往死里”坑齐王啊。作为领导,心里会是啥滋味?

大图模式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有个毛病——锱铢必报。你对我有恩,我一定会报答你,你对我有仇,那么不好意思,我就跟你杠上了。这绝对不是空穴来风。郑庄公攻打许国时,手下两位大将公孙阏与颍考叔争旗,光明正大的比试下,颍考叔取胜。可却遭到公孙阏的记恨,最终被公孙阏偷偷射杀;当年晋景公派遣使者郤克(腿有些跛)出使齐国,结果被齐顷公的妻妾嘲笑,因此被郤克记恨,最终差点造成灭国惨祸。在如此风气下,蔺相如能忍住廉颇的百般刁难而对他以礼相待,才会被人歌颂,这简直就是淤泥中的一抹白啊,这也从侧方面证明,“不计前嫌,心怀宽广”的品性在当时多么难得。

大图模式很显然,齐威王做不到这一点,齐威王作为一个国君,这口气怎么能忍下?自然逮住机会就让他卷铺盖滚蛋。《田忌赛马》确实是一件非常典型的智慧事件,但是凡事都要考虑后果。田忌后来有如此遭遇,再对比一下他在赛马时的胜利,其实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罢了。这也是为何人们常说,做事眼光要放长远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失去了更多东西。田忌在楚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齐威王去世了,齐宣王即位。而齐宣王即位后就立刻将田忌召集回来。《资治通鉴》记载:会威王卒,宣王立,知成侯卖田忌,乃复召田忌以为将。司马光为何专门点出这句话?笔者认为意义深刻。因为这句话表达了很多个意思:宣王即位后,得知田忌是被陷害的。那么齐威王这么多年就不知道么?这再次佐证了笔者先前的猜想,齐威王并不是不知道,而是借机逼走田忌。

大图模式齐宣王将田忌召回,也正好卖一个人情,让田忌对他心生感激,这种行为在古代帝王权术中极为常见。另一点就是他刚刚即位,地位不稳固,尤其是老臣邹忌。现如今召回来一个与邹忌有仇的人,使其互相牵扯达到平衡,这也是一种帝王权术。《史记》与《资治通鉴》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是记录历史,后者是解读历史。为何《资治通鉴》被誉为“帝王之书”?就是因为司马光会对历史事件进行解读,方便读者“以史为鉴”,将读史使人明智这一点发挥到最大。《资治通鉴》很多人读不懂,因为司马光采用了大量的春秋笔法。春秋笔法的特点就是把巨大信息量简化了,每一个字都值得推敲,许多文章其实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者朋友必须用质疑想象逻辑来还原场景才能读懂,而一旦读懂则瞬间疑虑消失,会懂得很多做人做事为人处世的道理,在生活中工作中更能游刃有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