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听和说,和孩子真正心贴心--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二)

音频请使用下面的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7qzUFLuITF1yPrHtutVquQ

各位怀众官方微信群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苏苏,一个四岁半男孩的妈妈,同时也是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很高兴,今天下午,在这里继续和大家分享有关亲子沟通的话题。

周二下午第一场分享,我和大家一起认识了行为和标签的区别,着重梳理了长期使用标签对孩子以及亲子关系的影响。在我看来,放下评判、还原事实,是亲子沟通里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石,有了这块基石,我们和孩子之间沟通的列车,才能朝一个好的方向前进。

在周二的分享过后,我收到了不少小伙伴的反馈,大家纷纷觉察到自己曾经被贴过的那些标签,以及正在不知不觉给孩子贴的标签。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有了这个开始,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看一看,在观察和描述事实的基础之上,我们还能做一些什么,来促进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所谓沟通,无非就是两个部分:听和说。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准确地倾听孩子话里的意思,同时又能清晰地向孩子表达我们内在的声音,那么,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就会是顺畅和正向的。而关系大于教育,只要关系好了,任何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今天,我会立足P.E.T.父母效能训练这门沟通哲学,和大家分享有关听和说的重要心态和技巧。

在分享具体的技巧之前,我想先跟大家澄清父母对倾听和表达可能存在的两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在错误的时机听或说。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总是说我们要倾听孩子,理解孩子,但是,大家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时机,是倾听孩子的时机吗?

有的妈妈会误以为,倾听那么重要,那么任何时候,我都要保持对孩子一种倾听的姿态,哪怕那时候我自己根本没有状态,也做不到倾听,也要拼命压抑自己,去支持孩子。

所以,在这里,我想首先跟大家澄清这个误区——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听孩子说的。倾听孩子的最佳时机,可以参考这个标准——此时,孩子有情绪,或者有一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作为父母,我没有情绪,我对孩子的这个行为是能够接纳的,我没有想要改变孩子。这两个条件,需要同时满足,缺一不可。

举一个例子,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哭着告诉你今天在幼儿园丢了玩具,这时候,你感受到孩子有情绪,需要得到你的支持,而你心情平和,很愿意去支持孩子,那么,我们说,这时候就是倾听孩子的好时机。相反,如果这时候,你很快也被孩子勾起了情绪,对孩子哭诉的行为无法接纳,那么,这时候就并不是一个好的倾听时机,你需要做的,是先去面对自己的这份不接纳和烦乱的情绪。

同样的,父母什么时候适合“说”,也就是表达自己,也是需要讲究时机的。一是作为父母的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我有情绪,或者有一个需求受到阻碍,我对孩子当下的行为不接纳;二是孩子当下没有情绪,他有听我们说、理解我们说话内容的足够的思考空间。

澄清了第一个误区,我还想再来澄清很多父母可能会进入的第二个误区——在听的过程中,给孩子很多说教、建议和分析,以为这样才是为孩子好,帮助孩子。

说一个我们家常常会发生的一个场景,就是当我儿子拼搭乐高不成功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情绪,大声哭闹,一边很懊恼地跳脚说:“哎呀,怎么都拼不进去。”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很紧张地过来,试图给他建议:“宝贝,你要这样拼,这样拼就好了。”或者帮他分析:“宝贝,这块乐高太大了,它只能放在下面,不能搭在上面的。”或者开始说教:“遇到困难要好好想办法,不要动不动就哭。”然后,我就听到我儿子的哭声越来越大,情绪越来越高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这时候,这些我们以为是在帮助孩子的方式,其实反而是在升高孩子的情绪温度,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同样的,在表达我们自己的部分,也就是说的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用一种伤害的方式,表达我们对孩子的不接纳。

举一个例子,出门玩的时候,我儿子经常都会向我和爸爸索抱,要求我们抱着他走。通常这时候,爸爸就会首先试图用讲道理、说教的方式说服孩子自己走,比如说:“你已经长大了,你需要自己走哦。”发现讲道理没用,往往就会改成命令和威胁:“自己走,要不然就不出去玩了,那就回家去。”甚至演变成肢体冲突,硬生生把他放地上,或者直接爆发怒气:“你这孩子怎么这样,我真是烦死了。”

结果呢,相信大家能够想象,孩子非但不会听取这些说教,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相反还会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当然,有时候用威胁或者责骂的方式,孩子也会屈从,但也是哭哭啼啼地无奈地屈从。在使用这些方式带来的结果里,无一例外,孩子都对父母产生不好的感受,亲子关系也会受到伤害。

总结以上例子,在听和说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习惯性地用到说教、建议、分析、命令、威胁甚至指责。这些可能阻断沟通顺畅进行的方式,在P.E.T.里,我们把它们称为“沟通绊脚石”,总共有12种,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在这里因为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展开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发出来的这张图,认识一下,并且记住,在倾听情绪中的孩子或者表达对孩子的不接纳时,千万不要给孩子扔这些石头了。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在有情绪的时候,孩子的思考空间是很有限的,而这些说教、建议和分析,都需要孩子动用思考能力来消化,情绪中的孩子很难听进去。

而当我们自己有情绪,对孩子的行为不接纳时,用沟通绊脚石的方式,给孩子命令、对他们责备时,我们都是在传递一种不信任感给到他们,潜台词就是,我们不相信孩子能够发自内心来体谅和照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所以,必须由我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我们剥夺了孩子自发配合我们需求的机会,这样的表达,几乎不可避免地,都会引起孩子的防御和反弹。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如果这些所谓的“绊脚石”都不能用,那我到底该怎么倾听和回应孩子?怎么向孩子表达我的不接纳呢?

关于这部分,我分享三点。

 .无论听还是说,在事实的基石之上,都需要加入感受的体会。我们可以用事实+感受这两条轨道,帮助沟通的列车开往更深的层次。

首先来看看听的部分,除了还原客观的事实,我们还需要加入对孩子当下感受的解码

还是以一开始我们说的那个场景为例,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哭着对你说,玩具在幼儿园丢了。这时候,如果我们是用一种评判和标签来回应孩子,我们可能会这样说:“你总是这样,粗心鬼,自己的玩具都管不好。”或者更温柔一点:“哎呀,玩具怎么又丢了呀?下次可要注意啦。”那么,这时候孩子会感受到什么呢?是的,孩子会感受到被指责,孩子原本的情绪没有得到疏解,反而可能还会再添上其他更多情绪,比如委屈啊、愤怒啊等等。

如果我们是用事实+感受这样的方式去反馈,那又会是什么情形呢。这时候,我们可能会这样对孩子说:“嗯,玩具在幼儿园丢了,你很难过。”孩子可能会继续哭,还可能继续跟你说他难过背后的其他事情和情绪,而只要我们做到真正的允许,哭着哭着,难过的情绪就哭没了,孩子就没事了。

所以,把握对事情的客观描述是第一步,捕捉和反馈孩子当下的感受,是第二步。感受就像是通往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钥匙,只有在感受层面上和孩子取得连结,我们才能和孩子同频。

分享一个实例,有关孩子拼搭乐高不成功进入情绪的。有一次,我儿子在拼一个很小的摩托车模型,车头和车身之间的卡点很小,他努力尝试了很多次都拼不起来,在那里小声哭了起来。我没有给他分析、建议和指导,而是倾听他:“你试了好多次,都拼不起来,你都很着急了。”“是啊,车头老是没办法连上车身,动了这里,又掉了那里。真是好生气。”孩子的哭声慢慢变小,后来终于找到了诀窍,拼好了车子,这时,我再给他一个肯定:“你找到了拼接的办法,你做到了。”脸上还带着泪的孩子笑了起来,我能感受到那一刻,他内在的满足感。

再来看看说的部分,当我们向孩子表达不接纳时,除了描述孩子不能让我们接受的行为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说出这件事对我带来了什么具体明确的影响,以及我当下的感受。在P.E.T.里,称之为-信息

在周二的分享中,我提到了,当孩子没有和大家一起按时吃午饭时,奶奶用了很多标签,试图说服或者诱惑孩子,但没有效果,而我的表达是:“宝贝,现在是中午12点半,我们都在吃饭,你还在这里玩玩具。这样妈妈有些心烦,因为一会饭菜凉了,我还要花时间给你热。”这样的表达里,就完整包含了事实、影响和感受三个部分。

当孩子听到我这样表达时,往往就会比较容易体会到我的为难之处。一般情况下,他会提出他的解决方案,比如,他还想再玩一会,等他把手头的乐高造型拼好了再过来吃饭。我对这样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就会和他一起设定时间,时间到了,他再过来吃饭。

发出一条“我-信息”,让孩子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对父母带来的困扰,从而主动改变他的行为,这样的例子有不少。

比如,送我儿子上学路上,我困扰于抱着他没法打伞,于是对他说:“你要妈妈抱,妈妈没办法打伞,这样我会被晒黑,我不开心。”我儿子就接受了有太阳的路段自己走的约定。

又比如,我们工作坊里的一个母乳妈妈,苦恼于喂3岁多的孩子吃奶时,孩子总喜欢玩她的乳房,于是对孩子说:“宝贝,你这样弄妈妈的nienie,妈妈会非常不舒服。”孩子问:“那你以前会不舒服吗?”妈妈回答:“会不舒服,但以前妈妈都没有说出来。”孩子听到后,主动说那我隔着衣服摸可以吗?

对大一点的孩子也一样。我儿子的干姐姐今年14岁了,有一段时间,我观察到她因为做手工需要,常把剪刀放在床头柜上,于是,就对她说:“小静,我看到床头柜有一把锋利的剪刀,我收起来之后,又被拿了出来。这样我会很担心弟弟拿起来玩时,会弄伤他。我都不敢单独让他在房间玩了,只好一直看着他。”干姐姐听到了,马上说:“哦,好的,我把它收起来。”

.关于倾听,态度比技巧重要,倾听最难的部分是放下评判、清空自己。

通过上面的分享,相信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在P.E.T.里,无论是听,还是说,从技巧层面而言,其实都很简单,如果用公式表达,那就是:=事实+感受,说=事实+影响+感受

但是,看起来简单,在生活中,要想顺畅地用出这些技巧,却并不容易。

就倾听而言,最难的部分在于连结和反馈孩子的感受。而为什么反馈感受特别难呢?一是因为我们很难放下评判和期待,二是我们自己很不习惯去体会自己的感受,我们自己和感受是隔绝的,更别说去体会和允许孩子的感受了。

说说孩子不上幼儿园的事。我儿子去年开始上幼儿园,入园之后,经历了几波分离焦虑。一开始,出现不想上幼儿园的情况时,爸爸很快就会冒出很多评判,“那怎么行呢,小朋友就是需要上幼儿园的”“没有特别理由,就不应该请假”,甚至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矫情呢”等等。

在我这里,虽然没有评判,但却深受自己内在情绪波动的影响。有几次,送儿子到幼儿园门口时,他都崩溃大哭,扒着我的腿要我带他离开,我发现,那时候,当我内在产生了一些微妙的情绪,比如内疚,比如担心,我的内心是满的,我就没办法稳稳地承接孩子的情绪,那个当下只想赶紧逃开。而当我一次又一次看到这个部分,并且去面对属于我自己的部分,去经历那个我内心深处的无力感之后,我才能越来越放空,在孩子说不想上幼儿园时,仅仅去看到和接纳他不想上幼儿园的那个情绪。

所以,现在,每当孩子早晨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时,我基本上都能平静地进入倾听频道去支持他。往往,当我只是停留在那一刻,去看到孩子的情绪,不做评判,不掺杂自己的投射时,我发现,孩子往往就会自己走出情绪。

我记得去年8月的一天,我儿子说不上幼儿园,希望我不要去上班,留在家里工作,我倾听和允许他有想和我多待在一起的想法,只是简单重复他的感受和需要:“嗯,你想要跟妈妈在一起,想着要是能跟妈妈在一起就好了。”“嗯,你想和妈妈在一起,妈妈知道了。”然后,抱住他,默默地,没有更多的话。几分钟后,奇迹发生了,我正在厨房准备早餐时,我儿子突然来到我身后,对我说:“妈妈,今天我去上幼儿园,我一定会想你的。”我马上转身蹲下,回应他:“嗯,妈妈一定也会想你的。”那一天,不上幼儿园的这个梗,就这样过去了。

而就在今天上午,我儿子又一次在出门前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上幼儿园我不开心。”要是以往,当他说不开心时,我会有很多想象,是不是他在幼儿园遇到什么事情啦,是不是他的人际交往有障碍啦,等等,其实都是我的投射。而这一次,当他说不开心时,我并没有卷入这些担心的情绪,而是带着好奇,邀请他继续表达:“你说你在幼儿园不开心,妈妈很好奇你为什么不开心,你愿意和我说说看吗?”我儿子告诉我,在幼儿园里有同学打他。但我观察到,他这样说的时候,是没有情绪的,甚至是面带微笑的,所以,我判断这里他所说的“打”估计和我们成人所理解的“打”并不是同一个意思,又或者,他只是想以此为由,赢得不去幼儿园的机会。我向他核对了这部分,他也说出了真实的原因,就是想呆在爷爷奶奶家里,可以一直看他喜欢的动画片。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仅仅是接纳和允许他的感受和需要,“嗯,你真的不想上幼儿园,你想待在家里,这样你就可以看动画片了”“幼儿园有一些规则,让你觉得不自由,你喜欢待在家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只是这样的回应而已。我能感觉他的情绪越来越平稳。最后,他问我:“妈妈,那我能不能请假不去幼儿园呢?”我平静地回答他:“我要很抱歉地告诉你,妈妈不同意哦。”神奇的是,我这样说的时候,他既没有继续问为什么不同意,也没有继续说不去幼儿园,而是平静地换鞋和我一起出门了。

总结以上,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倾听是需要不断练习的,这个练习就是练习放下评判、清空自己,以一种空杯的心态去接纳和同理孩子,这样,才能真正看见和支持到孩子。而我们在生活中尝试倾听时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往往是心态比技巧重要,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做到好的心态,真正的同理,即使我们没办法用出很标准的倾听技巧,也能起到倾听的效果。

.关于表达,请注意,我们所表达的影响,是对父母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响,而不是对孩子的影响。

生活中,我们表达对孩子不接纳时,往往会这么说:“你再不出门,就要迟到啦。”“你吃这么少,晚上会饿的。”“你作业没完成,会被老师批评的。”等等,这些,都是对孩子的影响,而不是对父母的影响,孩子很容易就会反驳回来:“不会的,不会迟到的,我不会饿的,我也不怕老师批评”等等。这时,我们就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如果我们尝试说出对我们的影响,可能,我们的表达会是这样的:“你再不出门,妈妈送完你再去上班,就要迟到了。我迟到了会被单位罚款。”“你吃这么少,像昨天晚上一样,到了睡觉前又说饿,妈妈还要起来给你弄吃的,妈妈觉得很累。”“你作业没完成,老师会通知我去学校谈话,妈妈觉得压力很大。”大家感受一下,这些对我们的影响,是不是更真实,也更有说服力呢?

所以,记住,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不接纳的感受时,一定要说出孩子的行为对我们带来了哪些实际而明确的影响,因为孩子需要知道,他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只有这样,他才会心服口服,做出改变。

如果找不出对我们具体而明确的影响,那么,我们就要去觉察一下,这时候,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很可能不是一个需求冲突,而是一个价值观冲突,那么,这时候,靠发送一条-信息很可能就会失效,我们需要用其他方式来化解这个价值观冲突。

举个例子,这个例子也是我之前在做讲座时真实遇到的情况,一个妈妈告诉我,他儿子7岁了,还坚持要理小小孩才理的那种发型,额头上留一圈头发,后脑勺再留一小撮长的,这个行为,她觉得特别不能接纳,但是,想来想去,又真的找不到一个对她的具体影响,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妈妈和孩子在审美上存在的一个价值观冲突了——孩子喜欢这样的发型,妈妈却认为这样的发型不适合他的年龄,认为孩子应该理一个和年龄相适应的发型。大家注意到没有,这里,妈妈有一个很强烈的应该的想法,我们说,当我们有一个“应该”或者“不应该”如何的念头时,这时候往往就是一个价值观冲突了。至于价值观冲突,要用什么方式来面对,P.E.T.里也有详细的内容,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

最后,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生活中的情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所以,一开始可能孩子没有情绪,但是,听到我们表达对他们的不接纳,很可能就也会被勾起情绪,这时候,父母有一个未被满足的需求,孩子也有一个强烈的需求需要得到满足,也就是双方处在需求冲突里,我们就要注意和照顾到孩子的情绪,边听边说,既看见孩子的感受和需求,也坚定地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求。

昨天,怀众官方微信群一号群里有个妈妈提问,他的孩子近视了,希望去矫正视力的机构按摩,但基于之前去过两个疗程效果不佳,一停掉,眼睛近视度数马上就高起来,所以对于这个解决方案,妈妈是不能接受的。在这里,妈妈首先可以明确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不接纳,说出这样做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影响,比如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又不好,这样妈妈会心疼花出去的钱。很可能,当妈妈这样对孩子表达的时候,孩子也会被勾起情绪。据这位妈妈反馈,孩子对爸爸妈妈有一个埋怨的情绪,这时候,就需要妈妈在表达自己的不接纳之外,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感受,放下评判,带着好奇去看一看,为什么孩子对父母有这样的情绪,是否因为生活中其他事件累积的情绪所致,还是孩子对父母有一些误解,或者孩子仅仅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呼求父母的爱和关注?这个答案,只能由孩子的父母,自己去探询了。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是这样。谢谢大家的聆听!

前二十一期的微信群分享文字稿可点击以下链接:

重新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情绪帮助你看到真实的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一个人在战斗,但其实是三个人在斗争——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父母态、成人态、儿童态——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

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五)

我们都一样,我们都无罪,我们都在爱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六)

疗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七)

根轮和顶轮之间就是我们在人间修行的道场--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八)

答案就在问题中--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九)

当我们知道为何的时候,如何就不是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

一个人去骑行--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一)

生命那么短,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二)

借由认识你的性来认识你自己--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三)

性与家庭的客体关系--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四)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上)--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五)

在关系中看到自己(下)--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六)

孩子叛逆,父母应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七)

了解二孩相处之道,让同胞关系更融洽--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八)

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该怎么办?--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十九)

怎么避免孩子出现重大心理问题--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

警惕!别让标签毁了你的孩子--怀众官方微信群微课分享文字稿(二十一)

文字整理:苏苏

文字校对:情子

文字编辑:Bonnie

音频整理:静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