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

昨天,我推送了一篇名为《当归和黄芪,为什么要配在一起?》的推文,介绍有黄芪和当归组方而成的当归补血汤,具有益气生血的功效,治疗血虚阳浮发热证,亦为“甘温除热法”代表方之一。
文中在介绍当归、黄芪药对的古代文献记载部分时,提到吴昆在《医方考》记载:“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
有学员在后台留言,对“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不甚理解,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句话的含义,以便于更深刻理解“当归补血汤”这个经典方。
“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是《古今名医方论》中吴琨评“当归补血汤”的一句名言。当归补血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是“治男妇血虚似白虎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来洪大而虚,重按则微”(《医宗金鉴》)之证的方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它道出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而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所以,气和血亦是互根互用的。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故只有血实,气才能依附于血而存在于体内,属于阳的气就不至于无所附而成“独阳”。此时,阴平阳秘,气旺血实,则脉静身凉,若阴血虚,则属于阳的气失去依附,浮越于外而见“肌热面赤,烦渴引饮,脉大而虚”的白虎疑似证。此时之身热,非为实热,乃为阴血虚不能制阳载气而致阳亢气逸的虚热,治疗当以“阳病治阴”为原则,以“补养阴血”为法,而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血虚之身热”,李东垣以黄芪数倍于当归的“当归补血汤”治之,可谓独具匠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