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白头进士的流浪人生

说起经典的边塞诗,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千古名句,它表达出的无奈与悲伤似乎可以穿越历史,将读者带入那个刀光剑影的惨痛年代。然而,虽然这句诗家喻户晓,却鲜有人知道它的出处。也许在很多人心中,边塞诗大多来自长期担任相关官职的诗人,而偏偏这句诗的作者——曹松,在文学史上算不上鼎鼎有名,在一生中也只做了两年官。

曹松一直不得做官的原因很简单,他出身于底层,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便是科考,然而生于唐朝末年的他正赶上腐败盛行的时代,官场的不良风气直接影响到了科考,不少有才学子名落孙山,曹松一直也是其中一员。

他从年轻时便四处求学和流浪,同行相伴的只有一头毛驴和厚重的书籍,足迹主要遍布在今广东、福建一带,他走走停停,穿越过不知多少山峰和村庄,遇到过不知多少嘲笑与失意,就这样度过了几十年的人生。这几十年里,他每日都在为温饱和生计发愁,却从未忘记读书和学习,一如从未忘记渴望建功立业的初心理想。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终于还是考取了进士,然而那时的他,已经是71岁的高龄,这也是为何后人称他为“白发进士”。彼时的他,入仕报国的心愿虽未减少,但风烛残年的身体早已不具备实现理想的能力,因此只做了两年官就与世长辞,留下了百余首诗。

风吹岁月白了头,依旧记得梦中的家

曹松是今安徽人,因多年未中进士,不得不持续流浪求学,因而一直不得返回家乡,同所有漂泊在外的人一样,曹松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从未停下,表达思乡的感情也是他的主要创作方向之一。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曹松《南海旅次》

登高,大雁,书笺,明月,都是自古诗人描写思乡的主要寄托,曹松在这一首诗中集合了所有的元素,只渴望表达自己强烈的思绪。开头点明自己是在登上越王台后作此诗篇,虽然对故乡思念不已,但曹松深知再多的思念也不敢有返回家乡的奢望,便只好说“忆归休上越王台”,若是满心思念,还是根本不要踏上越王台的好,那一望无际的风景,那漫无目的视野,更让人只想得到远方的家乡,这样的风景,换来的只有更加沉重的心情。

对于曹松来说,流浪的地方和家乡的距离足够遥远,远得让他看不到家乡的鸿雁,收不到亲人的书信,他便是这样站在高处,一点一点看着晨霜在城头的角声中慢慢消失,再看着夜晚的退潮带出了新的明月,他知道一天便是如此过去,岁月就是在不知多少次的角声和潮水中流逝,而他离开家的日子,也是一天天地积累增加。

终于,曹松带着日复一日不断折磨的思乡情谊,迎来送往了一个又一个春天,他形容自己的怀乡之心仿佛含苞欲放的花蕾,每到春日都提醒着他梦里的家乡仍在远方。春天是大多数诗人描写欣欣向荣、万物复苏的季节,却成了曹松心中最难以释怀的思乡寄托,他认为,也许并不是每一朵花都想要开放,甚至总有花苞渴望沉寂的生活和机会,然而春风一过,所有花儿都必须竞相灿烂,看似五彩美丽,不知这背后又有多少情不得已。

这样的花朵和春日一如曹松的思乡之情,他也许希望自己的情感能是一朵不必被迫绽放的花,可以深埋心底,可以不去常常想起。毕竟,对于离家太久的人来说,岁月中不断增长的不止是白发,还有对梦中家乡的思念。

思乡是诗词中的常见题材,然而曹松这首《南海旅次》别出心裁,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中表现自己离家之久,又从花朵绽放这看起来本该美好的景色中看出不一样的情感,让读者更真切得感受得到他的这份乡愁,是多么身不由己。

看过世间的冷暖,不减内心忧民的热忱

曹松生活于唐朝晚期,从安史之乱后,四处就从未停止过局部战争,之后又接连发生农民起义,一时间狼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虽然曹松也是个出身底层的人,连生活安定都达不到,但他的心思并不只是沉浸在寻找下一顿饱饭,他还是个忧国忧民的人,他和大多出身士族的文人学子一样,担忧着这个国家,同情着饱受战火困扰的百姓们。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己亥岁·其一》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曹松《己亥岁·其二》

这两首“己亥岁”是典型的描写现实和政治题材的诗篇,其中的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也是出自于此。诗篇的开头,曹松将泽国和战图形成了对比,大唐曾经也是风光一时的鼎盛王朝,在周边国度中享有很高声望,然而曾经这些富庶的土地,现今已经一点一点被战争笼罩。

这样的局势下,最痛苦的莫过于百姓,过去那些出卖劳力勉强糊口的辛苦日子,在战争年代也成了奢望。有多少诗人批判过严苛的赋税,有多少文人感慨过百姓的辛劳,然而他们的情感,在曹松的这篇“己亥岁”中甚至显得不那么强烈,因为在这首诗中,读者明显感受到,苟且偷生,也远远好过死于战争。

乱世造英雄,可是英雄又如何能凭一己之力成为英雄,荣华与声望,均是踩在战场将士们的尸首上一步步获得。这便是这首诗的中心旨意,一名将领的成功下,有多少不知姓名的枯骨,枯骨背后,又有多少家庭的眼泪,命运的颠覆。

战争总是由人发起,它残酷到连万能的神灵都无法阻止,那些曾经海晏河清、歌舞升平的地方,渐渐地失去繁盛与光辉,取而代之的是厮杀和死亡。曹松流浪四方,自然见多了这样生离死别的场面,他悲从中来,写下这流传万年的“己亥岁”,作诗时的他,声泪俱下,写出的作品,字字锥心,哪怕过了千百年,他对战争的独特描写,依旧让每个时代的人触目惊心。

他不是什么战场上的勇士,也不是有机会为民请愿的忠臣,他一介布衣,贫困且有风骨,哪怕寒风凛冽,天地浑浊,他也要吟出这家国情怀的诗句。

生活充满苦难,理想中的世界不曾暗淡

除战争诗外,曹松忧国忧民的思想也体现在其他情感的诗中,尤其在描写节日时的诗句居多。中秋、除夕,这些中国人传统的团圆节日,也是自古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曹松在这些日子中,除了表达节日祝福和个人情感,也不乏对天下苍生的美好愿景。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曹松《中秋对月》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曹松《除夜》

同样是描写中秋的景色,曹松却在风景后表达了自己的崇高理想,他希望天下平等,如月光那般,“不曾私照一人家”,无论贫穷富贵,男女老幼,皆可平等地享受这份美丽。又如一年一度的除夕之夜,曹松描写着过年的景象,举杯遥祝着自己未见的朋友,遥祝着历史上带来太平盛世的明君们,也遥祝着同在一片时空的天下众生。

这便是曹松,他不是一个被命运眷顾的人,更不是一个轻松实现了理想的人,相反他的人生里充满着无休止的等待和几十年如一日的贫穷,但他并没有因为这些心胸狭窄,而是以更大的理想和情怀游走于山川大河,他对战争和民生的看法,对天下大同的认知程度,甚至都超越了很多当时做官的文人们,这也是为何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即使边塞诗、思乡诗数量多不胜数,即便曹松并没有太大名气,但他依旧可以写下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曹松最终是在遗憾中走完了此生,大约是遗憾中进士后未有报效国家的机会。相信若是一切可以重来,他大概会祈求漂泊的日子可以短一些,祈求无论是路途还是仕途,能所求皆如愿,所行皆坦途;更重要的是,他大概还是会希望自己如此生一般,无论什么年纪入仕,都怀有热血和风骨,一如刚踏上流浪时的少年与热情,永远未老。

作者:珮安歌,一个热爱文字和火锅的正经少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