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悦读丨散文】杨全富《村寨腊月》
文/杨全富
【作者简介】杨全富,又名阿都登巴,藏族,现年43岁,康巴作家群作家,四川省教育报刊社特约作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熬过了寒冷的冬季,一进入腊月,村寨的上空总是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青烟,阳光也显得格外的柔和,轻轻的抚摸着每一座藏房、每一寸土地。空气中也总是弥漫着淡淡的腊肉香味,惹得人垂涎欲滴。
行走在腊月里,我们已感知到新年的脚步正在向我们走来,故乡村寨的腊月犹如一幅国画,黑色的是土地,白色的是房子和积雪,精美绝伦的画意刹那间唤起了沉积心底许久的乡愁,从眼球侵入,逐渐左右了游子们的思绪。
腊月静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它是从遥远的故事中走来的么?是从冬日的严寒中走来的么?又或许是从孩子们期盼中走来的吧!脚步迟缓,然而又带着坚定的步伐走进城市里,走进村寨中,幻化成火红的日子,一切都欣欣然,催开了腊梅的怒放,催绿了河边的柳条,催熟了蒸煮的咂酒!
在村寨人的眼里,腊月,就像是初升的太阳,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希望;又像是一阵清凉的风,拂过故乡人的心田,拥抱日子,慰藉心灵。
当你走进乡村,才能真正的体会到村寨中腊月里蕴藏着年的味道,是那么纯净,那么甘醇,是那样的令人神往。
从我记事起,一进入腊月,村寨里的人们似乎更加的忙碌,打扫扬尘,清洗所有的衣物,祭祀祖上,每天都像陀螺似的不停转动,然而,仿佛永远都有做不完的活。刚到腊月,小县城那一条二百余米长的街道旁卖鲜花糖果的、卖烟花爆竹的、卖瓜子花生的、卖炊事用具的,一个个笑逐颜开,红红绿绿的钞票塞满了衣兜,购物者仿佛着了魔似的,只是象征性的讲讲价,阔绰的象个大款似的,抽出一沓钞票,换取心仪的物品。
在腊月里,是婚嫁的高峰期,仿佛一年之中所有的好日子都归结在腊月里似的,村寨里,几乎每一天里都在上演娶媳妇、嫁闺女的婚礼,在腊月的脸蛋上扑满浓浓的喜庆之色,高音喇叭里传出悠扬的歌声,在山谷间荡来荡去,在婚礼的现场,人们围坐在圆圆的桌子旁,喝着醇香的美酒,一任白酒酡红了脸,围成圈,跳起欢快的锅庄舞,成为乡村一道最热闹、最靓丽的风景线。
村寨的腊月,在飘飞的经幡里起伏,在孩童的欢笑声中歌唱,唱得人美山美,唱得山笑人笑!
腊月就像是一个袅袅娜娜的女人,在岁月里温情的笑着,柔情似水;腊月就像是一位有着古铜色肌肤的男子,在岁月里守护着村寨,雄奇伟岸;腊月就像是一位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岁月里热闹了村寨,催促着春的到来。
腊月里,村寨的上空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香味,关也关不住,那年味也就在这香味里升腾,完美的诠释着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希望,整个村寨在这香味里都微醉了,不信你瞧,村头的柏树都醉得弯下了腰。
在这时节里,正是宰杀年猪的时节,这是乡村里最为热闹、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一进入腊月,村寨里,到处都有村民们的吆喝声,不一会儿,猪的嚎叫声从村寨里传出,孩童们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吵醒,胡乱的穿上衣服,守候在年猪旁,等待取出形如气球的尿泡,往里面一边吹气,一边在石板上揉捏,不一会儿,一个充满气、篮球样的尿泡就大功告成,你争我夺,好不热闹。最后,尿泡被家里的老人们收去,挂在梁木上,据说,当鬼怪来到家里时,会一口咬住充满气的尿泡,这时候,尿泡会忽然炸裂,剩下一张皮,鬼怪被忽如其来的爆炸声所吓住,抱头鼠窜而去。
腊月里,漂泊异乡的游子们陆陆续续的回到村寨里,不管你是衣裳不整,还是衣锦还乡,村寨都会以热情的拥抱迎接他们的到来,于是,浓浓的亲情、思乡情交织在一起,将年味渲染。“讨口子都有一个年”,故乡人常说,从这句话里透露出的是故乡人对年的一种企盼,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村寨就像是一个翘首企盼的母亲,永远站在那里,让目光穿越千山万水,温柔的凝视着你,等待着你的归来。
腊月,村寨里到处都冒着白色的热气,集聚在村寨的上空,犹如飘飞的云朵。这热气里有腊肉的芳香,有炒菜的清香,有馒头的馨香。家里的大人、小孩们都忙碌着,或到山里捡拾柴火,或到田间地头修葺垮塌的石墙,或觅一处山坳,编制着五彩的丝带……夜幕降临时,全家人带着满身的疲惫,带着丰收的喜悦,围坐在锅庄房内,在火笼里燃起熊熊的篝火,煨上一壶青稞酒,咂一口酒,刹那间芳香四溢,再唱上一曲,就让歌声穿透石墙,在村寨里萦绕。酒酣中,一家人围成圈,且歌且舞,歌颂美好的生活,舞出富足兴旺的生活。
村寨里,那崎岖小径就像是人体的经络,遍布整座大山。有时掉落在山梁上,有时掉落在山谷里。曲折回旋,交错纵横。而那些白色的藏房,就在这些经络的连接点上,串联起来,就像是一个个中转站,将活力无限的传递,彰显出勃勃生机,呈现出村寨的繁荣。这条小径就这样默默的在村寨中延伸,给村寨带去了兴盛,给村寨带去了富足,将一串串喜怒哀乐连接在一起。
村寨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从沟谷底,顺着山脊,散落着白色的藏寨,因为有小径的连接,组合成了一个整体,就像是一个部落,依山为家,紧密的团结在一起。因为这条小径,让邻里不再有距离,不再陌生,只要站在楼顶大声的一吆喝,每一户人家都能知晓,于是,小径上热闹起来,一起涌向需要帮忙的人家。
也只有在腊月里,这一条小路才更有了生命,传递着温情,收获着幸福;虽然严寒的冬日剥蚀掉了山的外衣,瘦弱了山的肌肤,然而腊月又让村寨恢复了活力,溢满了生机。
腊月二十三到了,年就越发的临近,村寨里的人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砍取青杠树,因为青杠树的叶片上有锯齿状的尖刺,在扫除时,才能将梁木上的扬尘清扫下来,有人不禁要问,用扫帚扫不是更省事吗,然而故乡有“扫帚不上梁”的说法,因此决不允许用扫帚清除积尘。在这一天里,男人们举着青杠树枝,将一年的尘垢扫下来,而妇女们则把地上的积尘扫到一起,连同家中的破衣烂衫运送到山林里倒掉,小孩们在这些扬尘里仔细的寻找,一般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一支用秃了的铅笔,或者一辆缺胳膊少腿的玩具小车等,拿着这些战利品,玩得不亦乐乎!当孩童们还在空地中互相攀比的时候,每一户藏寨上空炊烟袅袅升起,微风将炊烟中的香味送到村寨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不停的用鼻头吸气,辨别着家中饭菜的类别“腊肉炒洋芋”“萝卜炖鸡”“排骨汤”……孩子们将身心的愉悦化作激动的话语,在村寨里传递,鼓荡了微风的传递,打破了黄昏时分的寂静,红彤彤的脸蛋上写满了幸福,写满了甜蜜。
过了腊月二十三,除夕的日子便一天天临近,这时候,村寨里,每时每刻都能听见爆竹声,那是王家人娶媳妇了,那是张家来送节了,那是孙家在上坟了……人们议论着,交谈着,仿佛那爆竹声都有着特定的音响似的,每一个人都有听音辨事的能力,一毫也不差,一丝也不差。那些爆竹声,让孕育着生命的村寨更加的祥和安宁,而悬挂在大门前的大红灯笼在黑黄相间的土地上显得更加的红火,格外的醒目。
“如今,只要进入腊月,村寨里的人们天天都在过着大年”村寨里的老人们念叨着。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过节的习惯也有了变化。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给村寨增添了不一样的内容。在我们村寨里,人们自发地用麻绳、竹子等扎起了狮子,在震天价地鼓乐声中,狮子扎煞起麻绳编织的毛发,腾挪间尽显王者风范。村寨中不乏体育爱好者,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篮球的痴迷者及追随者,他们自发的办起篮球赛,邀约附近村寨的篮球爱好者一同参加竞赛,篮球赛上,人们仿佛过节似的,揣上一瓶好酒,背上一兜煮熟的杂粮,在里面放上调味品,一起分享。不管球场上谁输谁赢,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一瞬间,吆喝声、欢呼声、哨子声,把村寨的空气都激荡起来,就连襁褓中的婴儿也裂开嘴笑了,精彩的赛事给乡村的腊月增添了无限的乐趣与生机。
在村寨里,腊月是远古时代延续下来一种文化的传递,古朴而典雅的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如一坛百年的老酒,隔坛都能闻到浓郁的酒香,启封之时,闻香已醉,让民俗文化深入骨髓里,让中华文化浸润了自己的心房;村寨的腊月,走来时,风水生起,去的时候,余音袅袅,让温馨的回忆充盈心间,鼓起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向往;村寨的腊月,到处都洋溢着幸福,弥漫着喜庆,满载着丰收,憧憬着来年的希望。有了腊月,村寨里的日子才过得滋润,才过得红红火火。
除夕日,清晨,天光还没有大亮,村寨的上空已是烟雾缭绕,每一户藏房顶,祭祀的青烟袅袅升起,男人们鼓足了劲儿,对着海螺口使劲的吹,海螺声声,伴随着祭祀老者雄浑有力、与天地对话的“呼罗”声,组成了除夕日的一首晨曲,红红的对联贴出来,夸张写意的门神贴出来,与门楣上悬挂的大红灯笼交相辉映,一片喜庆的色彩涌了上来,烘托出节日特有的波波氛围。在每一间房屋内,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贴满了墙,仿佛走进了大观园,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厨房里,水蒸汽弥漫着,大锅里的水急速的冒着气泡,欢腾着,蒸笼里,雪白的馒头即将出笼,灶门前,火光映红了孩子们的脸。火塘边,一坛坛咂酒插上了麦秆,任由你的品尝,那香甜的味道在你的舌尖游动,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仿佛阵阵清风细雨,散发出纯纯的亲情,温暖如春!
吃过早饭,家里的大人们便忙碌起来,再次点火上灶,预备丰盛的团年饭菜。而家中的小孩们也收拾起顽耍的心情,忙着剥蒜择菜、晾晒鞭炮。不一会儿,从厨房里传出锅碗瓢盆组合成的交响曲,浓浓的香味从房屋内溢出,想关也关不住,最后都汇集在村道上,惹得孩童们垂涎欲滴,也惹得树枝上的喜鹊打开靓丽的羽翅上下翻飞。鞭炮声此起彼伏,丰盛的菜肴摆得满满的,炒、凉、炖、卤样样皆有,酸、咸、甜、苦、辣五味俱全。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吃团年饭,在这时候,一年的奔波和劳累都烟消云散,所有的不快都化作一缕清风悠然不见,所有的欢乐都聚积在此时此刻,举杯畅饮,把酒话桑麻,既是对一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祝福。
夜幕降临,每户人家门楣上的两盏大红灯笼亮了起来,散落在山间,组成一串串高低起伏的灯光,就像是一条蜿蜒的巨龙盘卧在山腰。夜晚,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火塘里放着一块硕大的树根,寓意明年将是肥猪满圈,这一夜,大人们要求家里的小孩要守岁,传说年神在夜里扛着一把称人寿命的秤,巡视每一户人家,如果一个人睡着了,那寿命的重量就会减轻许多,因此,大人们要么给孩子讲故事,要么拿出糖果,然而,一切无济于事,除夕夜,由于白天的顽皮,孩子们总是早早的在父母的怀里酣然入睡,哪管年神之秤的称重。
除夕夜里,村寨中的老人在每一更天里都将敲响皮鼓,咚咚的声响犹如沉闷的惊雷,这时候,家中的长者都要披衣起床,在经堂里巡看酥油灯是否熄灭,是否需要添加酥油,双手合十,念诵六字真言。当最后一通鼓罢,村道中热闹起来,那是大人们背着水桶到水井里背取新年的第一桶水。
腊月,是唯美的生活,是幸福的摇篮,是过去的作别,是未来的拥抱!
(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