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沟通高手的必备技能

主播:大宝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19年2月13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本书由阿德勒与普罗科特合著而成,前者是美国沟通领域的专家,后者是北肯塔基大学教授。本书已畅销40载,再版15次,是超过200多万大学生使用的人际关系经典读本。

今天我们主要分享打造良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技能:自我坦露。很多时候,当我们向他人坦露的信息更多时,就能将普通关系扭转为亲密关系。“自我坦露”并不只是说真话这么简单,需遵循相应的原则才能事半功倍。

认识自我坦露

自我坦露是指有意透露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的过程,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都是重要的。它的两大特点分别是“有意的”与“重要的”。

回想一下,当我们自己或对方说了某个“小秘密”以后,双方的感情是不是就会迅速升温?社会心理学家欧文和泰勒描述了在沟通中坦露自我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只有当沟通者之间坦露的话题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时,才能建立亲密关系。

广度是指所讨论话题的范围,深度是指所讨论话题从公开到私人化信息的过程。那具体要怎么坦露才够深入呢?

陈述事实要比套用陈词滥调的程度深,比如,“我刚刚经过三个月试用期考核,现已转正。”给出观点要比陈述事实的程度深,比如,“我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很充实。”倾诉感受要比给出观点的程度深,比如,“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同事们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每一次完成项目就像登上山顶一样,特别爽。”

自我坦露的好处

了解自我坦露的模式以后,我们来看看它可以带来的三个好处。

001 宣泄与互惠

“跟你说了这些后,心里舒服多了……”

“谢谢你这么信任我,其实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

我们常说“一吐为快”,说明了宣泄式的自我坦露可以给我们提供心理和情感的双重慰藉。而且说真话还会换来对方的坦诚分享,有时候不一定能即时反馈,但真诚会让他人感觉安全,可能下一次对方就会向你倾诉“小秘密”。

002 澄清与认同

“和你聊了之后,我就找到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了,真是太好啦!”

“原来你也是这么想的,我们居然想到一块去了,这下我有谱了。”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当我们和别人坦诚沟通的时候,有些问题说着说着就理清了,心底的答案被认同,也就有了行动的力量。

003 关系的控制

开始一段关系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我坦露。比如第一次约会、第一次面试,你都需要告诉对方你的习惯、爱好或者经验和技能。

坦露个人信息也会增加我们对他人或者情境的控制。比如,当一个职员告诉上司另外一个公司跟他主动联系,有意挖墙脚时,他很可能是希望因此获得晋升或改善现有工作环境。

 ③

自我坦露的指导原则

自我坦露的好处这么多,为什么有时候我们又不敢说出心里话?因为可能会被拒绝、造成负面印象,甚至给对方造成伤害。这些都是自我坦露的风险。规避风险,自我坦露的功效才会大放光芒。下面四条原则,能够帮我们轻松化险为夷,尝到自我袒露的甜头。

001 重要性

在你打算自我坦露之前,先确定这个人对你而言是否重要,你是否想与他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分享关于自己的“特别事情”,也许会让双方的关系更加稳固。

002 合适性

自我坦露的信息必须符合当下的情境,不越界就是合适的坦露。在不合适的场合,过度坦露太多信息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听分享课,到限时讨论环节,有人一直不断地坦露心声向老师请教,就会给其他听课人员造成困扰。

003 合理性

站在双方立场上评估坦露之后的风险是否可承受,当低风险或零风险时,自我坦露最为安全。不触及别人的底线、不伤害,才是是正确的沟通艺术。

004 互惠性

双向的自我坦露会增加关系的亲密性,通常来说你坦露的信息数量一般会视对方坦露多少来决定。比如伴侣之间在沟通的时候一来一往,才能深度交流。

自我坦露虽是良药但也不是万能的沟通法则,在一些两难的境地我们可以使用替代沟通方式。比如沉默或者善意的谎言,但是在重要、重大的事情上,诚实是最好的策略。另外,真假话都不能说的时候模棱两可和暗示就可以派上用场。

总结一下,自我坦露虽是沟通良药但也有风险,掌握坦露原则,调配替代选择,就可以轻松自我袒露,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书籍:[美]罗纳德.B.阿德勒/拉塞尔.F.普罗科特著《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