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不能只靠朗读
点评朗读的标准,节奏、声调、情感,如果只是让学生评价展示,不予分析引导,就很容易标签化。比如有的同学就会说这个同学的“有节奏,没情感”,那个同学的“有情感,没节奏”。
可以考虑以学生朗读和点评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文本的关键词和句子,讲解各个维度应该怎么处理,为什么这么处理。没有细化的分析和方法引导,情感的表达必然是空泛无力的。
声音传达镜头?只是通过朗读的方式,很难让学生有画面感,还是应该采用文本细读和呈现图像、音乐、视频的方式去呈现黄河的壮阔及其英雄气魄。
学生概括英雄气魄三方面的时候,表现不好,说明学生在概括分析层面还没做好。前面的有感情朗读,首先缺乏认知基础。情感或者英雄气魄本身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关键是能够通过文本细读进行概括、体悟,然后用文字传达出来。
只是让学感悟情感和英雄气魄,附带的后果就是学习目标不具体,不知道学生学完后能够学到什么,怎么评价学生学到了没有。(目标陈述应有助于导教、导学和导测评)
可以考虑以学生朗读微课或者提前写的诗中反应的问题,推动本节课。比如学生朗读情感有问题,首先是知识技能层面出了问题,那就先解决这部分的问题。比如学生写的诗体现不出家国情怀,可能是学生缺乏体验,那就从抗疫故事入手,先体验,再结合黄河颂的文本分析相关情感,以及情感表达的技法。
三维目标不是简单的并列,是有层级的,尤其是感情这种东西,不是说有就能有的。
崔允漷(2013)建议从学生学习意义形成的过程关注三维目标的内在联系:知识与技能目标,即“什么是值得学习的”或关于“是什么”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即关于“怎样习得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意义与价值目标,即“通过此过程习得特定的知识与技能对学生有何意义”的目标。 钟洪蕊,公众号:智慧课堂面面观教学目标应该怎么陈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