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老师,大一的比硕士更专业

寒假课的时候,请了一些大学生兼职。一个大一的小姑娘很受欢迎,刚教了没几次,学生就要求续费。小姑娘的形象、亲和力、上进心都是加分项。但从这个个案当中,我也想引申出一个稍嫌激进的假设:刚经历过高考洗礼的老师,可能比接受了学术训练的硕士更专业。

说专业,不是指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是指学科知识。研究表明,学科知识提升之后,老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马上就会变化,学生的表现和学习也会提升。(Ward & Ayvazo, 2016, p. 201)

说大一新生的学科知识比研究生毕业的硕士更强,乍听会很扯。但细究起来,也不无道理。所谓学科知识(subject matter),是指需要教授的内容。硕士经过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是增加了很多知识。但这种知识,并不是教学意义上的学科知识。

以数学为例,就数学学科本身(C),硕士可能完整地学习过线性代数、数学分析和离散数学,大一的还只是刚刚开始。硕士的知识(B)肯定会强过大一新生。

但放在数学课(A),情况就要反转了。数学分析之类的知识,在应试层面有点屠龙术的意思。就好像初中学过的方程,不能拿来解三四年级的题目。硕士再倒回去应用低维的知识,自然手生。然而,大一新生仍然保持着应试的敏感度,TA对数学课本身更熟悉,因此也更专业。

硕士更多是从A向C的横向拓展以及部分知识的纵向深入。B的面积大于A,但有一部分,仍然落在B的范围之外。这就是硕士与大一新生之间的差距。大一新生由于学科知识的时效性,在这方面有优势,但没有达到自觉的程度,也就没有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A和B之间的缺口,主要体现在对课程标准的把握,以及各主题间的联系和演进。也就是横向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纵向能够区分不同学段的不同要求。系统意识和分级意识需要兼备。教学法层面的知识,比如对学生的理解,对教学的管理,更多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形成,或者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习得。而学科知识的训练,师范教育和学术训练则要担起重任。

师范教育自然要引导A(课)向C(学科)延伸。“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因为你不知道将来哪个场景就要用到了,或者哪个点就激发了TA。但延伸本身,并不能保证A的成效,因为A和B之间存在鸿沟。学了高精尖的知识,并不代表能够降维打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习的拼盘,更不可能解决A和B之间的鸿沟。教学理论,没有实际应用,就是废的;教学实习,没有概念引领,就是盲的。

我们需要将课程标准和K12的教材当做师范教育的教学材料,用于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训练。只有在对课标和教材进行解读应用的过程中,所谓的系统意识和分级意识才能够建立起来。高校不培养教师候选人的理论素养,等到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了,再去谴责他们,再去要求他们学习理论,真就有点推卸责任的意思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