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美丽与忧伤
王兆贵
假如有人说,到这个世纪末,威尼斯将会被大海淹没,成为一座沉睡于海底的都市,你可能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在去威尼斯之前,我也把个预言看作是杞人忧天,根本不相信这座有着1,900多年历史的世界名城,会由海上明珠变成海底明珠,会由文化遗产变成文化遗骸。直到我走近它时才感知,尽管它还不至于真的会消逝,但这个声名远播的水城确实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威胁。
到达威尼斯时已是深秋,灰蒙蒙的天空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湿漉漉的船只密密麻麻地挤在岸边。站在候船码头上极目了望,威尼斯主岛就像一座巨大的珊瑚礁,浸泡在浩浩荡荡的海水里,那种感觉只能用“风雨飘摇”来形容。进岛后,你再向大海望去,高涨的潮水似乎顷刻间就要溢过堤坝,漫向孤立无依的城池。这很容易就让我联想起《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面对海水张力的冲击,人的视觉很难再保持平衡,“岌岌可危”的念头便会油然而生。
威尼斯的美景得益于水,威尼斯的风情离不开水。在这座主岛上转悠一圈不过半天时间,但不管你走到哪里,映入眼帘的都是一幅幅充满诗意的水粉画:蒙蒙的天幕下,飘洒着细细的雨;细细的雨丝里,蜿蜒着窄窄的巷;窄窄的水巷上,拱跨着弯弯的桥;弯弯的小桥下,流淌着清清的水,清清的水面上,滑行着尖尖的船……大街上水光可鉴,到处都搭有供人行走的临时板桥。据介绍,在多雨的季节里,地面水流成河,游客们只好踏着这些临时桥板通行。我们在小雨中一路走来,看在眼里的是风光旖旎,踏在脚下的却是泥泞潮湿。
水为威尼斯营造出无限的欢乐,同时也给威尼斯造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据专家们预测,百年之内,即将从人类视线中消失的世界十大著名景点,其中就有威尼斯。由于大陆板块漂移、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地下水开采等诸多因素,威尼斯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下沉,在过去的百年内下沉了23厘米,再下沉23厘米只需要短短50年时间。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圣马可广场只高于警戒水位30厘米,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日子泡在水里。如此严峻的危局,仅靠筑堤固坝、修修补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威尼斯面临的厄难,已引起了世人的关注,科学家们也纷纷献策。此前有消息报道说,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曾聚集在英国剑桥召开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性会议。这次会议是由威尼斯一家慈善机构——威尼斯危机基金会组织,会议讨论如何挽救水城威尼斯。与会科学家指出,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圣马可广场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100次。与100年前相比,威尼斯的水平面如今上升了23厘米。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挽救威尼斯的话,到2100年,威尼斯将完全被水淹没,再也不适合人居住。
在2018~2019两年内,威尼斯先后遭遇“十年内最大洪水”和“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洪灾”。2019年末持续降雨,让威尼斯城内的最高水位在一周内超出平均海平面187厘米,85%的街道和陆地没入水中,著名景点无一幸免。威尼斯的境况在不断恶化,全球变暖使得威尼斯近期水灾频发,如果海平面再上升50厘米,整个城市将全部沉入水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向威尼斯发出警告,如果2021年之前仍不改善现状,威尼斯将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为保护这座华美古老的城市,威尼斯人已经和正在采取一切可能奏效的措施。拯救的办法无非是修堤、建闸和往地下注水。不论是“摩西”计划还是甘博拉蒂方案,成功的预期至少还要十年之久。资金预算不得而知,代价无疑是高昂的。
水多的地方,桥自然也多。威尼斯有五百多座桥,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叹息桥。圣马可广场旁运河上的这座叹息桥,是古代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囚犯在过桥途中,一般都会停下脚步,透过桥上的小窗看一眼美丽的街道,不由自主地叹一口气,因此称为叹息桥。这名字透露出来的意蕴,近似于我国民间传说中的奈何桥。据说,如果恋人在叹息桥下接吻,爱情就可以天长地久。站在叹息桥上,我仿佛听到圣马可大教堂传来一声凄冷的晚钟,面对浩瀚的潟湖,回望泪流满面的威尼斯,我的内心发出的却是另外一种叹息:奔流的海水滔滔不绝地与威尼斯接吻,为什么不能保佑它天长地久呢?美于水而殇于水,这也许就是维护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起作用的结果吧。
威尼斯确实很美,为它的美景所吸引,每年涌入主岛的人流络绎不绝。据数据显示,威尼斯的常住人口20年内下降了10万人,目前已减少至不到六万人,每年却要接待3000万游客。游客多了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游客少了又会影响威尼斯的经济收入。前些年,相关方面在采取拯救措施的同时,试图限制游客数量。不曾料想,当新冠疫情来袭时,威尼斯游客一度锐减,即便解除封城措施,估计也不会有太多游客前往,不知是应该庆幸呢还是应该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