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教学手记——文言文翻译失分就失在没有语境意识上
周末小测试中有两个翻译句子,有同学拿到了零分。这两个句子是:
中篇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选自《过秦论》中篇)
下篇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这两个句子难吗?
应该说不难,为什么会拿零公或得不到满分呢?
答案只有一个:没有语境意识,不能从语境里读出语义来。这是太多的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句子。
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从这个句子的内部语境来看,前面两个分句是相对而立,第三个分句是总结,从总结句可知,分句“夫兼并者高诈力”是“取”术,而“安危者贵顺权”是守术。这样就可基本判断,“高诈力”是一种取的手段,同样,“贵顺权”也是一种守的手段。
如何理解“高诈力”呢?“诈力”在前面句子里出现了,“先诈力而后仁义”,从这个句子来看,“诈力”与“仁义”相对,所谓仁义,就是施行仁义,同理,可推出“诈力”,则施行诈力,与“仁义”相对,“诈力”的语义则指向贬义的负面的内涵,因此,可以推断出“诈”有“诡诈”“狡诈”、“力”有“暴力”“武力”之义。
这个推断是否正确的呢?
我们还是要放到语境里来检验。首先看秦王的四个行为“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废王道”“焚文书”“酷刑法”这些行为都属于“先诈力”的行为,与下文的“暴虐”内涵情感一致。由此,可以断定这个“诈力”的理解是符合这个语境义的。
“安危者”与“兼并者”对应,一取一守,显然,“安危”也应该是个动词性词组,不是“安全和危险”,而是“使危安”,“危”与“安”相对,即不安,让不安的社会安定。
“贵顺权”,对应前面的“诈力”之并列关系,也可以推断,“顺权”也是一种相相似语义的并列,再联系,后文的“守”这个特殊的前提,可以推断为“顺时变化”。
这个推断有没有道理呢?
我们依然可以到下文来验证。
下文拿“王天下”与“孤独有之”作对比,说明秦之败在于“取”与“守”之不能变通;然后再假设秦能变通,则不会有倾危之患。总之,是扣住一个“变”字来揭示秦灭亡之因的,与“贵顺权”的语意一脉相承。
从上面简单的剖析可以看出,翻译并不是靠记忆要翻译语句中的字词意思,到时复背出来的,翻译是考核阅读的,不是考查记忆的。但大多数中学生根本没有阅读意识,面对陌生的语句,束手无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做遍天下考题,也未必能做到考试题,即使做到原题,由于不是基于理解而是基于记忆结果的翻译,也很难得到全分。因此,文言文翻译的根本点在于上下文语脉的疏通与逻辑关系的分析,也就是要透视其语言肌理。
累了,后面一句不说了。
但愿对您有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