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心虚则本性现,意净才能使心清
一、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世界的客观意识不以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改变,但是我们的心中存在的念头能够影响自己眼前的世界。
所以说世界的呈现也是我们内心念头呈现的结果,世界的模样不以我们的心去改变,但是我们的自己看见的世界,是由自己的“心”所决定的。
有一句更通俗一些的话,叫做: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迷与悟之间,看似只有一个念头的区别,但是他眼前所呈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一个世界,我们之所以需要正心修身,就是让自己能够带着相对清醒、理智一些的状态,去面对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去面对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所有的行为,不要让自己沉浸在一个主观愚昧的意识之中。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这句话,所说的就是我们内心存在的状态决定了世界在我们面前展现的模样。
这句话最初出自于《六祖坛经》之中,大概意思是说:
一个和尚名叫法达,他诵念《法华经》已经念了三千多部,就生了一种贡高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盲目自大。
当他到曹溪南华寺见六祖慧能大师的时候,本来一切僧人、住持、方丈,都应该恭恭敬敬的叩头行礼,但法达心中有一种障碍,他觉得自己念了三千多卷《法华经》,有很大的功德,所以见六祖大师只是弯一下腰,连头也没有磕到地上。
六祖大师就问他:“你现在心里有个什么东西,你平时休习什么?”
法达就坦白地说:“我念《法华经》三千多部。”
六祖大师说:“不管诵经多少部,但须明白经意”,接着又说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正是:“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解,与义作仇家。”
宋代的许月卿在一首诗中,也曾引用了这句话。
心迷的时候就被这个你眼中的东西所主导,心里明白的时候你就能知道眼前的东西,就像我们每一个人所生的迷惑一样,一个人因为这个世界的“五色、五味、五音”而受到蛊惑,产生了贪嗔痴慢疑之心。
我们总以为自己生活得很清醒,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清醒,我们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主观意识支配才产生的行为,自己只是自己心欲的傀儡。
二、
佛家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肚子饿了,一口吃了七块煎饼,当他吃完六块半的时候,就觉得已经吃饱了。
这个人就很后悔,甚至还抬手打自己,一边打一边心想:只吃半块就吃饱了,可惜了前面六块饼白白浪费了,要是早知道吃半块饼就饱了,应该先吃这半块才可以。
这个人所犯的愚蠢问题非常明显,他不知道自己吃饱的原因,是因为有六块饼做基础,后面半块饼才让他得到饱腹的感觉,于是就认为:早知道先吃这半块饼,也不用浪费前面的六块饼。
这就是一种痴迷颠倒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身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很多人对于一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清醒理智的认知,都是受自己的意识蛊惑产生的错误判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世上的人都以为有钱有势就很快乐,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看,物质的确能够满足一个人的基础生活,满足了基本生活,才谈得上幸福可言,所以物质对于人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白岩松老师也说过:“物质永远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明白,物质不是人生快乐的唯一支撑。
而且对于人生来说,我们都在期待着物质能够带给自己的快乐,并且毫不怀疑地认为物质就是产生快乐的根源,但是在生活中,有多少快乐真正的是物质带给我们的,其实很少很少,大多数人不仅没有因为物质而获得快乐,反而因为物质满足不了欲望而更加痛苦。
人的行为归根到底都是受本心的操纵,只有摒弃心中杂念,清净无物,才能洞察世事,完善自身,并且始终以纯真的快乐心态投入到生活之中。
《菜根谭》有一句话叫:心虚则性现,不息心而求见性,如拨波觅月;意净则心清,不了意而求明心,如索镜增尘。
意思就是说:内心清净无物,人的本性就会显露出来,不熄灭妄想纷飞的心却想寻找人的自然本性,就像拨开水中的波浪去捞月亮一样,只是一场空;意念宁静纯洁,心灵就会清明,不了解自心而求内心清明,就像是为落满灰尘的镜子又增加一层灰尘一样。
而让自己内心宁静纯洁,就是让自己从心迷的状态之中走出来,清醒一些,理智一些,人生才会更好一些。
作者|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