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兰亭序》,王羲之还是“书圣”吗?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公元353年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邀好友谢安等40余人相聚于会稽山阴,以文会友,饮酒赋诗。酒过三巡,王羲之现场提笔为写出来的诗集作序,这才有了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后世的名家爱好者,在谈到王羲之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这篇行书《兰亭序》。甚至连不怎么熟悉书法的朋友都经常说:《兰亭序》里的“之”字有20几种写法,你会写吗?

现在,问题来了:没有《兰亭序》,王羲之还是“书圣”吗?要想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是探讨《兰亭序》这一个点,还要对王羲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楷书王羲之最被大家熟知的自然是行草书,不过,他在楷书方面的成就放在书法史上同样是顶级的。《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王羲之的楷书厉害在哪?仅仅是笔法精到和结体讲究吗?不完全是。王羲之的楷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变法。在王羲之之前,以钟繇的楷书为例,那时的楷书还处在由隶到楷的演变的阶段,无论是用笔的波磔,还是结体的扁平,都还留有大量的隶书笔意。王羲之的楷书虽然取法钟繇,但贵在能把楷法进一步完善,更好的去除了隶书笔意的残留,一改原来的扁平结体为修长挺拔。在楷法完善方面,王羲之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行草书王羲之在行草书方面的成就可不是仅限于《兰亭序》这么简单。《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十七帖》、以及大量的精品尺牍,其中的任何一个,即使不是真迹,在书法史上都是顶尖的。

王羲之的行草书闻名书法史,凭借的仅仅是遒美和飘逸吗?当然也不是,和楷书一样,变法同样是其中的关键。王献之曾给王羲之提议:何不变法乎?在我看来,王献之的“变”只是风格上的,王羲之的“变”才是真正的开天辟地。

影响后世后世学书的名家或者爱好者,谁敢拍着胸脯说:我学书法完全没有借鉴过王羲之!我相信几乎没人敢这么说。就算你没直接取法学习,但你能保证你的老师没学吗?你能保证老师的老师没接触吗?绕来绕去,你还是离不开王羲之对你的影响。元代的赵子昂,仅仅是王羲之的学生之一,就影响了明清乃至今天的书坛这么多年,更不用说王羲之了。没有《兰亭序》,王羲之还是“书圣”吗?我相信,您自有答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