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不带马赛克的现实
印度前段时间,上映了一部电影《起跑线》,说的主角为自己的子女争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故事(以下带剧透)。
电影海报——来自网络
主角是一名富有的商人,与美丽优秀的妻子育有一女。女儿到了上学年龄,为了让女儿能在最优质的环境下成长,享受最顶级的教育资源,主角一家做出了诸多努力,搬家、求助于申请辅导机构、试图融入“上流学校”的小社圈,装完文化人装穷人,骗完学校骗邻居…最后结局是一个不完美的“大团圆”。
音乐、演员、编排、节奏感虽然没有很惊艳,但都不错,算得上是一部好电影。而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它的人性。号主向来觉得,无论电影、小说或是其他文学作品,其最重要也是最值得肯定的,一定是它的人性。把人性当中最细腻的情感刻画出来了,一部作品就成功了。《起跑线》就是一部很人性的作品。
当中彰显人性的细节数不胜数,比如说到视野。
主角是一名还算颇为成功的商人,却由于其见识和工作的局限,视野较窄。电影的一开始,主角无法理解“国际学校”良好教育环境的意义所在,不理解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性。而主角的妻子,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却对此有些过分重视,以至于为了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约定在家不讲方言。所幸的是,两人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努力地寻找着某个平衡,turn out to be还不错。
比如,说到阶级。
不知道印度是否也有“士农工商”之类的阶级划分。在申请学校的时候,主角多番吃了闭门羹。申请机构给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学校只是不想把学位给你这种人。包含的意思比较复杂,但大体上是对这个家庭所处行业的鄙视(暴发户?没文化?对社会没贡献?)。
暴发户——图片来自网络
同样的,在搬家到“高端社区”之后,邻里之间的“阶级”对立同样严重,孩子上了国际学校就不被允许与没有上国际学校的孩子一起玩耍,家庭之间也不会有往来,孩子交流得用英语,他们的意识里对母语和一些传统习俗略带点鄙视,等等。主角一家为了融入其中,不得不做出一些艰难的转变(比如在语言,文化活动,娱乐方式上自我约束),看起来也让人哭笑不得。
图片来自网络
而最最直击心灵的,有两个细节。
01
一个是主角“假装穷人”让自己的女儿拿到“扶贫”名额进入学校后,因为一些原因,主角抵不过良心的谴责向校长坦白。校长当年也是以贫困生的身份进入这所学校的,毕业多年后成为母校校长。她也曾在电视上现身说法,对“扶贫名额”的珍贵和伟大进行过恳切的宣传。
然而,面对主角的坦诚,她的态度却是“很好,你的孩子可以留下来。并且,应该鼓励大家都这么做。”(包括以下对话,都是凭印象,可能略有偏差。)
主角很不解:“为什么,我抢走了其他贫困学生的名额,而我并不贫穷。你不是之前说过这个扶贫名额改变了你的人生?我抢走了别人人生被改变的机会。”
“是的,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但我从没对外说过当时我在学校里受到的欺辱和排挤,我在学校里面怎样被孤立,我怎样不开心。”
是的,欺辱和排挤。是的,这个世界,还是我所熟悉的样子。
事实上在“扶贫名额”这个概念出现在银屏上时,号主就下意识地开始有这个担心——人心中给自己或别人定下来的阶级,并不是一句“机会平等”就能抹平的。阶级内部,总有维持地位的动力,而对外,则有排挤异类的本能。将穷人跟富人放在同一个时空,并不会让他们的精神人格靠得更近,而尤其对于喜恶溢于言表,意气真诚的孩子来说,这种不带马赛克的厌恶和鄙视之情,是多锋利的刀刃!而处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内心又有多坚强而能去抵御它呢?
难得的是,电影毫不掩饰,捅破现实光鲜的表面。这句话也同时是电影剧情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装穷——图片来自网络
02
第二个片段是到了结尾的“升华”部分,一般按照国内的套路,这时候应该是坏人被抓,正义被伸张,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然而《起跑线》的剧情却着实出乎我的意料。
在一个新生家长和校长都参加的汇报会上,主角请来一群希望小学的学生上台表演。这些学生都很有才,表演也很精彩。台下家长们估计因为自己孩子刚入学,对其同学不很熟悉,也就以为是学校安排的正常汇报演出,欣然欣赏了。表演结束后,家长们报以十分热烈的回应。
主角这时跑上台,说,这些学生来自希望小学。台下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与方才热烈的反应差之甚远。校长当即站起来指责主角扰乱秩序,但挡不住主角的滔滔大论:诸如,学校是为了培养一个人的灵魂,这些学生同样有着有趣、优秀的灵魂却没有机会接受优质的教育;诸如,曝光了自己其实并不是贫困的,校长却让自己留下来以挤掉可能入学的贫困学生;诸如,他的妻子不让孩子在家说母语;诸如,在家长面试的时候要回答的那些什么“sharing is caring”,“less is more”等等,通通是空话,面试的时候,学校爱听,操作的时候,学校却全然不顾了……这一切,在铺陈出来时,显得多么不合理。
涛涛大论——图片来自网络
主角说得很是感人,听众似乎有些动摇。这时候有人想要鼓掌,却被身边的爱人按住了手,轻轻抱怨了几句。不知道在抱怨什么,但我分明听见ta心里的声音,在场所有人心里的声音——难道你想放弃现在的一切吗,不公平也没有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你想支持他而毁了自己的孩子吗?你愿意为这个陌生人和听似有道理的辩诉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吗?
现场的家长很快就默默达成了共识,都静静看着真诚的主角和暴怒的校长,默不作声。可能有那么一瞬间的尴尬,校长可能也以为自己胜利了——主角宣称放弃学位,带着女儿以及希望小学的各位离开,当然,身后没有“幡然醒悟”的家长,没有开始忏悔的校长,就只有主角一行人,缓缓出了校门。
当时号主是在飞机上看完了整部电影,看到这里时,差点情不自禁鼓起掌来。这,不就是人性么?多么赤裸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没有什么凭真理和真诚就能扭转世界的不公的童话,有的只有冷冰冰的,不带任何仁慈的现实。当中意味,太值得细品。
这里就不过多解读了,去看!好电影!关于人性,关于现实,这部电影给出了很直白的阐释——用不完美,诠释现实的无奈,用好多人的叹息,道出了制度的悲哀。如果大家都提前知道了,这就是人生,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愿大家都能在风雨里坚持自我,现实既然不能改变,那么至少我们可以不吝于给出我们的同情。嗯,一起前行。
图片来自网络
谢谢阅读!
长按二维码关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