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游记】白杨桥《清西陵,写在山水间的谶》

【作者简介】白杨桥,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四季风文学艺术创作中心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济南日报》《山东商报》《济南时报》《东方散文》《当代散文》等多家杂志报刊。出版散文集《广袤原野十八棵树》(与人合著)、《开在指尖的花儿》。

————————————————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

那是一个夏日,跟随四季风文学创作中心,坐着大巴,行走几十公里,去参观清西陵。

大巴停好,人们陆续下车。锁兄说:“这是崇陵,光绪皇帝的。”一句话,勾起思绪万千,关于那个壮志难酬的皇帝,那个被投井的珍妃,那个挪用军费庆生的老而不死的皇太后。摆摆头,不想也罢。

趁导游买票的空隙,极目四望。陵区古松参天,郁郁葱葱。红墙黛瓦,大气庄严。一排一排的古建筑檐牙高啄,勾心斗角,气势磅礴。在夏日绿色的海洋里,不时浮现出金光灿烂的琉璃瓦。建筑的大气,彰显曾经的辉煌,四野的空旷,对照历史之沧桑。

门口檐下中英文对照的简介,进进出出的游人,大气却显寥落的行宫墓地,夏阳下浓荫的古树,门口卖资料的小摊贩,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时光流转,去日不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平常百姓家”。

走近景区,竟然有河流,导游说,此河流的作用,引雨水地下水改道,以保护皇帝陵寝不被水淹。用心良苦。倘若以此良苦用心为民,历史上会不会多一些祥和,多一些和谐,甚或多一些安居乐业,歌舞升平。人死如灯灭,为一具肉体如此劳师动众,究竟值得也不值得?随着导游,走过一座小桥,这桥竟有金水桥的影子,恍然,地宫么,不也是底下的宫殿?生生死死都这么不甘心放手哦。

导游介绍:清代的皇帝陵寝分东陵和西陵,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永宁山下,距北京125公里。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品种最齐全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之一,是中国两千年来陵寝建筑艺术最杰出的代表。  清西陵共有4座皇帝陵,3座皇后陵,4座王爷、公主、阿哥园寝,共14座陵寝和两座附属建筑(永寺福、行宫)。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光绪4位皇帝,9位皇后、以及妃嫔、王爷、阿哥等共计78人。四座帝陵、三座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分等级至死,死也不改。这是多么执着的霸道啊。

清西陵自1730年开始营建,于1915年全部竣工,可谓“一组清代皇陵,半部清史写照。”一个王朝,成为了写在山水间的历史。人命如蚁。一代代的王权更迭,夹杂着多少的明争暗斗,爱恨情仇。那么些的奸计诡计连环计,那么些的苦苦乐乐盛盛衰衰,终于都在这里尘埃落定。天朗地清。

举目四望,大自然把陵区周围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灵气,也许正如此,“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才引得清朝第三代皇帝雍正离开父祖,在易州境内首辟西陵,以图大清江山万代、岁远天长。1737年,乾隆皇帝奉安其父于泰陵地宫。后来,为使东陵和西陵香火永续,乾隆皇帝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以后的皇帝采取“昭穆次序、隔代埋葬”的方式分葬于清东陵和清西陵。因此,他首先在清东陵界内的胜水峪建了自己的裕陵与祖父康熙为伴,其子嘉庆在泰陵旁边建了昌陵与祖父雍正相守。然后是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

唯一开放的即是光绪的崇陵。地上是三十多度,走进地宫,阴森森的冷气立马催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与行云姐姐手拉着手,彼此壮着胆子,亦步亦趋的走在大队人马的中间。多少年前的盗墓遗迹仍在,这是一个很不客气的讽刺。在位时,对你山呼万岁,顶礼膜拜。一个不得势,不照样被山野小民挖开?只是想想光绪,站在人道的立场上,这孩子也委实可怜:即不幸生于富贵家,更不幸遇到"老佛爷",外忧内患的大环境下,自己深爱的妃子都保不住,甚至自己的自由都由不得自己。委屈到此种地步,这劳什子皇位不坐也罢!而且就这样壮志难酬死不瞑目的归天后,陵墓还被人挖开!贵为天子,生前不得志,死后不得安,尸身还裸露了半个多世纪。天道苍苍,此情何堪!

想想清王朝,267年的历史,皇帝一登位就忙着为自己建造陵墓,200多年的大清王朝不过就是为自己建造了200多年的陵墓!这样想着,周身寒冷。如果多为人民想,多为国家想计,难道清王朝也这么短命吗?历史不能假设。可是看到那一座座的陵墓,依然觉得感慨。偌大的宇宙,谁能征服的了?眼睛一闭,所用不过几尺地。活着已经贪尽富贵,甚至暴殄天珍,死后还想被永久放在神圣的灵位上?即使方圆百里千里都是陵墓,又能作用什么?威仪什么?

曾经的泥与沙,被前人按照文化的方式,勾勒出线条,涂抹上色彩,存放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沐浴天光地气,承受风雨雷电,顺应自然。也算是一段前人留给后人的财富,借鉴。以及,怅然。

我们在夏阳下走着,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然后是道光的慕陵。各有千秋。陵内展厅,一面墙壁西侧,陈列着皇帝的礼服和哀服。南边的墙上贴满皇家的家谱和历代皇帝的画像,丑俊胖瘦的站了一墙,都不说话。只拿眼睛看着我们。

是的,大清毕竟是有东西的,比如早期的御驾亲征,皇帝勤勉,上阵不怕死,百姓自然会更努力杀敌;边疆安宁,内陆也就富足,四国自然来朝。弯弓马背上的政治家们,黄罗伞盖下的傲视天下皇帝们,极盛时总面积达1300万平方千米。许多周边国家,安南(越南)、南掌(老挝)、暹罗(泰国)、缅甸、以及廓尔喀(尼泊尔)、哲孟雄(锡金)、不丹,爱乌罕(阿富汗)都是藩属国。可是,再好的东西也禁不起挥霍,再忠勇的精神也需要继承,再优良的传统一旦提笼架鸟,声色犬马起来,耀眼的八旗,也就成了笑谈。一种耻辱的符号。

中学时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那些句子,震耳发聩: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千年的历史,如一条绵长的河,各色人等在这河流里,沉浮、挣扎、翻滚、跌爬,顺流而下。千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也只能留下这些建筑的躯壳了。供后人们凭吊。正衣冠,明是非,知兴替。

清西陵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枚躯壳,镶嵌在山水间,如一段谶语,挂在历史的唇边。


《作家洪与》微信号:hongyup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