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墓有双虎铺首衔环?

就因为贾诩当初的一句话,李傕的凉州军团去攻打了东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最终李傕得手,肆虐了长安三年。贾诩的这句话不仅改变了东汉朝廷的命运,又导致了长安人民的生灵涂炭,贾诩的毒士称号是实至名归的。 贾诩来头也不少,据说祖上是西汉文豪贾谊——“董昭啊,论拼爹你有你的董仲舒,我有我的贾文豪”。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贾诩是贾谊的后裔,贾诩的曾祖父叫贾秀玉,是武威太守。祖父贾衍,是兖州刺史。父亲贾龚,是轻骑将军,原来贾家是一直当官的,从贾龚开始,贾家从洛阳徙居西边的武威。当然,到了唐朝才开始说贾诩是贾谊的后裔,也不排除是贾诩后裔攀附的结果。

和曹操一样,“西毒”贾诩自少就深谙权变之术,熟读《吴起兵法》。1958年贾诩墓发掘时,曾出土一个人骨,该人骨的骨骼比较高大,怀疑是贾诩本人的,推测贾诩本人的身材非常高大。有一次贾被氐人俘虏,他恐遭不测,就自称是名将段颎的外孙,让氐人释放他,氐人惧怕段颎的威名,就让贾回去了。名士阎忠听说了这个事,很看好贾诩,说他是张良、陈平一样的奇才。其实张良、陈平的风格是不同的,同样是大谋士,陈平有盗嫂受金之嫌,而贾诩更接近陈平那种不拘小节的风格。

董昭虽然比较全才,但军事水平的方面,却不如贾诩的“精专”。贾诩对于孙子兵法、吴起兵法,都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有非常强的实践精神,他在张绣阵营期间,曾经以孙吴兵法打败“用兵放佛孙、吴”的曹操,并对曹操造成了致命的险情。所以,贾诩比董昭早登三公大位,绝非侥幸。

曹操智囊团的人才有不同的风格,董昭、荀彧之才,是偏政治一些。贾诩、郭嘉、荀攸、程昱侧偏军事一些,也可以称为军师、谋主。初期军师的定义是比较严格的,军师必须要随军出征的,所以荀攸贾诩之流才能称为军师,而荀彧不能,荀彧是坐镇大后方的后勤。曹操的军师经常更换,在讨伐陶谦的时候,程昱是军师,讨伐张绣的时候,开始换荀攸为军师,讨伐吕布的时候,又开始重用郭嘉,到了官渡之战,才到毒士贾诩。贾诩算无遗策,陈寿将他和荀攸并列为一传,是有原因的,说明贾诩、荀攸的智力是一流的,郭嘉早死而自然战绩也少,这个先不算。按前后的表现来看,贾诩是高于程昱一筹的。

贾诩还被人称道的地方,还有晚期能够明哲保身,荀彧因为反对曹操当魏公,而失去了曹操的宠信,最后荀彧得了忧郁症。有鉴于“飞鸟尽良弓藏”的历史规律,贾诩采取了闭门自守的办法,以免惹祸。同样的,程昱、董昭都是仿效这一招,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也。 贾诩早期能在残酷的夹缝中生存下来,皆因他能根据形势而随机应变,多次逢凶化吉,后期又能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所以陈寿说,“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智计之士能做到贾诩这样,就是善之善者了。

贾诩活了77岁,比董昭少了一些,但贾诩在谋臣之中也算长寿的,郭嘉才38岁。贾诩死后,他的儿子贾穆把他葬在魏国的都城许昌,根据考证,贾诩墓具体位于今天的许昌市建安区北部的岗朱村。

贾穆遵守了魏国的规定,将他父亲进行薄葬。魏国薄葬有三个特点:一是短丧,缩短服丧期限,大概就是三天解决问题。二是不封不树,不能有大的封土。三是明器减少,意思就是很少放金银珠宝去陪葬。 贾诩墓出土过一个人骨,据说是贾诩的。而出土的文物则有汉砖、瓦器、瓦楼房、碗盆坛、护心镜、五铢钱等,众多的文物证明此墓是真的。目前仅存有双虎铺首衔环画像的墓门、墓楣,藏于许昌博物馆。

下图为铜制的双虎铺首衔环:

贾诩生前教育儿子贾穆,要循规蹈矩地生活。于是,贾穆不结交权贵,不卷入是非之地,最终只当了个小郡守。 到了唐朝,贾诩依然名声显赫,《唐会要》提出过魏晋有八个君子:“魏晋以贾诩之筹策、贾逵之忠壮、张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顾雍之密重、王浑之器量、刘惔之鉴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其中,贾诩被列为八君子之首。

在今天,贾诩的直系后裔在江苏常州,他们至今保存了一份毗陵贾氏宗谱,宗谱上面记载着他们的祖先是贾诩,还有一张太尉诩公遗像。

继续阅读(剩余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