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批评现在的年轻人眼里只有钱了,没穷过的人无资格嘲笑

有人住高楼,就有人在深沟。
19年韩国电影《寄生虫》狂扫奥斯卡多个奖项,引发了去大面积段的追捧与思考。在影片里,富人夫妇私下有过这么一段对话:
丈夫:他(穷人司机)看起来哪儿都好,就是身上总有一股奇怪的味道,就是坐地铁能闻到的味道......
妻子:我好久不坐地铁了。
富人对穷人的这种生理厌恶,本质上源自于不同阶层之间的不理解跟对立。
王思聪曾在个人微博上说过这么一句话:“9012年了还有没出过国的人?”
据年初的护照数据披露,中国最理想情况下,有1.4亿人出过国,最少则不多于6千5百万。
不仅如此,中国约有90%以上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50%以上的人没有喝过农夫山泉;还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这些数据很显然与王思聪的看法大相径庭,而这就是阶层。
之前一位男性来访者,在讲述自己的人生时整个人都瞧着很苦涩——
“我虽然27岁了,可是我只有2万的存款,我买不起车,更买不起房,没有对象,也没人愿意跟我处对象。身边所有人都笑话我,都27了,竟然才混成这样。可是我过得很好,把父母也照顾得很好,却没人看到。”
每一个普通穷人都在竭尽全力的去经营生活。没有经历过贫穷的人,也许根本无法体会这些心酸。
所以,不要讥讽生了三个孩子的残疾人;不要轻易嘲笑那个27岁了却只有2万块存款的年轻人;更不要给为了生存而拼命挣扎谋生的底层人民贴上又懒又贪的劣等标签。
此前,王石在一档采访中说的话突然在互联网上火了起来:
“现在的年轻人都太急躁了,整天只想着赚钱。年轻人应该把精力更多地放到公益,或者探险上去。”
这番言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大有“何不食肉糜”之意。所以此话一出,绝大部分网友的反应都出奇一致,都表示“不赞同”。没有穷过的人,没有被贫穷折磨过的人真的没有发言权。
生活的真相,远比有钱人想象的更残酷。
想要在人生关键时刻不那么无能为力,在保证性命和健康的前提下,普通人就该赚点钱存点钱。而不是在该努力的时候,选择安逸和享受。
如果在该努力的年纪放纵自己享受而不奋斗,那么总有一天会陷入困境而无法自救。
你没穷过,你不懂——说起来是一句轻飘飘的话,但其实,这背后的辛酸与苦楚不经历其中的人无法感同身受。当人们肆意谈论和轻贱他人的选择时,也许并不理解别人做出有辱自身尊严事情的原委。
而人一旦没有了同理心,则很难在细节上去感悟并从中得出正确的认知与结论。
红楼梦里,刘姥姥尝到茄鳖后问王熙凤做法,王熙凤详细陈述之后,刘姥姥咋舌到:“我的个天,这倒要十几只鸡来配它。”
当王熙凤告诉她约莫花费20多两银子后,刘姥姥更是高声念佛:20多两银子,够我们庄户人家过一年的。贾府一顿饭的钱粮花费,就是民间农村人一年的消耗。
这期间的经济差距和认知差别巨大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而正是类似的差距,使得生活在不同圈层人对圈层之外人的生活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和判断。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圈层已经发生了非常鲜明的变化。每一个人看似平等,其实早就拉开了差距。
体制内的家庭享有最快捷的信息与社会经济成果,孩子从小就被灌输了不同于其他人的理念和知识结构。而体制外的人群,又分为富有者与贫穷者两大类别。两者又从生活水准、知识结构、社会认知等层面上拉开实打实的差距。

阶层差距层层加码,生活理念与知识结构迥然不同。
这种社会现状,使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整齐划一地站在一起并做出统一的判断。
物质生活丰裕者,无法理解有人会为了几块钱而铤而走险,进而犯罪入狱的荒谬;而物质生活贫瘠者,也无法理解有人 会为了抖音上的主播刷几十万的礼物。
在生活的值与不值的辨别中,人们各自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偶尔会看见他人的选择,并发出惊讶与叹息。
在大数据信息化社会,人们很少关注一个人的人格和个性化,而更多的去关注一个人有了什么物质,通过影像透露出了什么……
这些琐碎而表象化的内容信息刺激着受众的神经,使人快速形成一种直觉型认知,并深以为然。
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产生的原因,却不再有人关心和思考。所以才会有人去嘲笑那个27岁只有2万存款的男生,才有人对他人为了改变贫穷而做的努力嗤之以鼻。
认知误差,从来都不缺乏。我们能做的最聪明的事,就是少直觉型判断,多换位思考。
否则,很容易就会成为谬误的源头。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1] 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2] Firestone, T. (2018). Daring to Love: Move Beyond Fear of Intimacy, Embrace Vulnerability, and Create Lasting Connection. 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