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山水篇
中国传统山水画“章法”的独特之处是源自于它的观察角度和观察方法的不同。宋?郭熙和郭思合著的《林泉高致》中就说到:“远望之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这说的是对自然的描写上远望以从整体了解和把握整体的气势,近看以细察而具体入微才能以取其质。又有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书画篇》中如此写道:“大都写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如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便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两人都在中国山水画的章法上认为应在广阔的空间中游移转换,自由驰骋,可包容万象之气,五岳之高,四海之广,将氤氲的大千气象尽收于眼底,纳之于胸中,现之于画面,与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做到这些那必须以“以大观小”,“以小观大”的观察方法来洞悉自然。这种方法以多视点的方法在画面中表现,它既指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的审美习惯,又点明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特的透视方法与思维方法。
由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所受中国古代哲学也与西方各国在这一方面的思想不同,故在中国古代绘画图式的表现方法与手法上也固不相同。图式即构图,是表现作品形式美的艺术规律、艺术法则和艺术技巧的一种思想和手段。中国画的构图又在传统绘画理论中称之为“章法”、“布局”,亦顾恺之所谓的“置陈布势”,在谢赫的“六法”中又叫做“经营位置”。构图一词则是西学东渐后的一外来词语,顾名思义,构图就是构置和安排画面。下面我们要谈论的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一大科类,即是画家感觉到的山川之美,加以描绘,从而产生了山水画。对于中国古代山水画家来讲,首先必须有自然之美的客观存在,其次在表现自然美时,特定时阶级意识都起着特定作用。中国传统山水画走的是以心接物,借景写心的道路,故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章法”也不同于西方传统风景画那样较多地依附于客观世界,以对客观对象准确的表现为目的,而是追求一种超自然的精神世界,通过意象进而融为“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写意的手法表现自然山水的神韵和物象的结构,有意识的省略了物象中的光感效果和真实体显,亦现实世界中表现物象真实的一面,而重新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深入感悟,以超越表象之貌去探究其精神内涵,从而构成一种至高的境界和追求。明代屠隆就曾说道:“人能以画寓意,明窗净几,描写景物或观看佳山水处,胸中生景象。或观名花折枝,想其态度倬约,枝梗转折,向日行笑,迎风歘斜,含烟弄雨,初开残落,布置笔端,不觉妙合天趣,自是一乐。若木以天生活泼为法,徒穷纸上形似,终为俗品。”(出自明?屠隆《画笺》)。北宋?韩拙在《山水论合集》中这样写道:“夫画者笔也。斯乃心运也,索之于未状之前得之于仪则之后,默契造化,与道同机,握管而潜万象,挥毫而扫千里。”。两者都强调了中国画超自然的抒情、写意以表达作者的思想精神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