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拾梦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红楼”拾梦

作者:廉 静

许久未写字,不是因为字写的龙飞凤舞、歪歪斜斜;许久未读书,总是认为机缘不巧合,没有独处的时间。许久没有看过《红楼梦》,总认为儿女呢哝细语的青春过于凄美,不适合中年妇女围观和叹惋。
恰逢这百年不遇的咄咄怪事,一场一点也不渴求的疫情,闭关在家的日子里我总是发呆,静坐,在手机信息浏览到没有更新百无聊赖的时候,终于下定决心读一读《红楼梦》。
她已经沉睡了30年,书皮被先前的翻阅已磨损得破烂不堪,书页在岁月的侵蚀下已陈旧得泛黄发淡,但我终究还是从第一页开始翻起,于是每天的午后、睡前,在慵懒中,在淡淡的灯光下,我开始了这场漫长的读书之旅。
突然有一种惊喜,沉淀在岁月里的情节被慢慢的引发,有了一种继续读下去欲罢不能的感觉;蓦然有一种发现,在古书中浸润了多年的语言功底,却把优美的文句断得支离破碎、混乱不堪,不禁汗颜;猛然有一种冲动,这精巧的构思、绝妙的文字值得抄写背诵,开学后和学生们共享这其中的绝美;静然中有一种沉思,似乎在四十不惑年近半百的时间,又顿悟了这人生苦味,喜忧参半。
我记住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送青云”,这样的诗句原来出自大气端庄的宝钗,原来温柔平和圆通的内心也有几许狂野,让人不免有些惊叹。
我看到了,原来这日日常见的柳条可以“才吐浅碧,丝若垂金”,我多想在十里春风中“挽翠披金”,放下焦虑不安,享受轻松和惬意。
我读到了,林黛玉的“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的独白,将这几许慵懒和闲散跨越时空,侬我同感。
我明白了,富荣四代的贾母苦心孤诣,终究抵不过这些世袭的不肖子孙内里的斗鸡走狗、寻花问柳的荒唐和纨绔。
我懂得了,王熙凤撑着生命讨求权势的煊赫和高峰,无法掩盖背后的栖栖遑遑,无法挽留这一场“忽喇喇大厦将倾”的收场。
我知道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探春的这一句冷语和眼泪预警了自相残杀后家族的步步毁灭,花样华年的鸳鸯、金钏儿和晴雯身由他人、命不由己,只为了一身清白苦苦抗争。
我想到了,元春“把我送到这见不得人的地方”的哭诉中蕴藏了多少黑暗中心底悄悄流泪的声音。繁华背后是荒凉,鼎盛背后是破败,这曾经的青春王国里,是一场人世如梦的祭奠和告别。
一声叹息,心底念念不忘的人、事、物,总以为天长地久、朝夕拥有,却到头来湮灭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流年似水,再读《红楼梦》,拾起的是一种驻根在心底的难以说清的情怀。我读过,可从未读完……

作者简介:

廉静,高中语文教师,喜欢用文字记下生活的点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