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碎笔:读书闲谈
读书闲谈
鲁人
生活之中,我最喜欢两件事:一是读书,一是旅游。旅游,因囊中羞涩,故涉足之地屈指可数;书,可买可借,是经济且终身受益的事,因此,至今读之不辍,竟至一日不读食而无味。
我读书,属杂食动物。带字的东西只要内容有益都喜欢读。不过文学作品中更喜欢读散文,对小说则心存芥蒂。总觉得小说有太多的预谋,仿佛是先张了网捕来鱼,再弃了五脏六腑,然后或烧或熬用尽手段,最后才将一盘面目全非的玩艺端到你面前。手艺高的到是美味,手艺差的便实在将那鲜活的材料糟踏了。散文则不同,随手捻来掷给你,完全是鲜活的,即使可能幼稚和蹩脚,也有儿童的天真和絮絮叨叨老太太的亲切。
读书可以悦目,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书中还有青山秀水。我曾去过五台山,匆匆两日,走马观花。五百里山川行了不过数十里,看得也多是精美的建筑,绝世的佛宝。后来购得一本《五台山的传说》,册子虽薄,细细读来,竟看出这佛教圣地似一位苍桑的老人。他睿智、慈悲、宽容,却也有一腹心酸。
未曾游过西湖。但读了《历代西湖游记小品选》,便被那“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的绝妙景致醉了。于是,深切感到书与旅游密不可分,去过的地方,可以靠书走入其灵魂;未去的地方,则可靠书神游。
书中说“雨后的青山,像忏悔过的良心。”其实,好书即如雨,可以滋润和净化心灵。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水喻德,何等的从容与平和,今日却有人指责老子处世圆滑而善诡辩,并多引老子《道德经》中“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为佐据。我却以为老子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思想是心灵净化到无我的感悟,是人生的大境界;他的“后其身”和“外其身”便是“若水”的德行使然。水哺育了万物,而不以救世主自居,在充满物欲的今日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微乎其微,一般人也只有曲解其意,将它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或阴谋了。
把读书当着一件苦差事,是将书作为营生的指南了。将书当作通向功名利禄的梯子,便总会嫌这梯子难攀且无尽头。以书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净化自己的心灵,书,便是雨,是如酒的温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