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的角度剖析明朝灭亡的原因

在谈及明朝灭亡的原因时,军事上的失败无疑是导致其灭亡的直接因素,明朝腐败不堪的军事体系已经难以维持一个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各类顽疾不断侵蚀着帝国的躯体,到最后明朝已经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最终引发了甲申之变,军事上的惨败直接导致一个王朝顷刻间被另一个王朝取代,明朝就此宣告覆灭。

而要谈及明朝的军事,就不得不介绍这个朝代的军事制度和存在的缺陷,以及后期的重大战争。

卫所制度的建立

明朝建国初年,为了养活数量庞大的军队,朱元璋不得不下令军士屯田,这一点也是古代军阀解决粮食问题的经常用的一招,而且此时的百姓刚刚脱离战火不久,自然也无力缴纳赋税供养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下令设立卫所,并且将其推广全国,他想要让国家的军队自己养活自己。

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

卫所的设立也逐步让军户这种世兵制度再次浮出水面,这些军户一入军籍,后代就都是军籍。而且此时天下因为战乱出现了大量的无主之地,因此这些田地也就被赏赐给军户耕种,同时也要缴纳一定的赋税。在《明会典》中记载:

洪武三十五年,纳正粮 12 石,余量 12 石。

除了12石粮食自己食用以外,还需缴纳12石粮食给国家,剩下的粮食也足够食用,也算是比较合理。

在《明宣宗实录》中记载:

洪武、永乐年间屯田之例,边境卫所旗军三分、四分守城,六分、七分下屯;腹里卫所一分、二分守城,八分、九分下屯,亦有中半屯守者。

这样看来军户的主要职责是屯田,以及拱卫疆土,屯田和守城的兵力划分如果不出现土地兼并,也可以基本达到目标。这样的制度在明朝初年那个特殊的时期也没什么问题,毕竟这个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到处都是无主之地,基本上不存在土地兼并问题,而且也没有什么重大的战争,军户只需要承担的守卫疆土的职责,以及为国家缴纳赋税。

之后朱元璋下令让犯罪之人充实军队,明朝初年, 法律严苛,犯了法的平民都被送往军营,而且还要强制改为军籍,其结果自然导致军队成了各类罪恶的收容所,当兵也成了一种服刑的手段。

卫所制度的危害

让军户屯田,用罪犯充实军营,虽然在明朝初年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稳定,但是这种制度随着国家的发展,演变的越来越不合理。到了明朝中期,土地兼并问题愈演愈烈,军户们手上的田产被豪门大户以各种手段夺走,而且日常的军事训练也被荒废,在籍军户大量逃离,致使军队出现了大量的空额。

今武备积驰,见籍止十四万余,而操练者不过五六万。支粮则有,调遣则无。比敌骑深入,战守俱称无军。

从这句记载中可以看出,此时的明朝军事已经荒废到了什么地步,京城的十四万在籍军户,得到操练的不过五六万,国家看似有守军,实际上根本无法依靠这些人打仗,军户制度早就已经荒废。尤其是到了明朝末年,整个京城的在籍军户,已经减少到了两万人,大多还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怎么可能依靠这些人去打仗。

其实在籍军户的不断流失也是一个必然的现象,这些军户在明朝初年曾经得到了国家赏赐的五十亩土地,在明朝初年自然过的比较滋润。但是经过几代人之后,其后代分到的土地不断减少,还要遭受皇亲国戚以及世家大族的土地兼并,生活自然也就越来越难过,因此不得不以各种手段逃离军籍,在《明史》上就有记载:

田归豪右,军尽虚籍。

军户们没了土地,但是还要承担着军人的义务,各类徭役也越加沉重,而且此时的军户地位很低,朝廷的官员,军队的将领都可以肆意使用军户为自己谋私利,这样的结果自然导致军户大量逃籍。在这种的情况下,想要依靠着军户自给自足,守卫国家,已经成了笑话。

募兵制的形成与缺陷

到了明英宗时期,国家已经意识到无法依靠军户作战,因此朝廷不得不采用募兵制,在《明史》中记载:

正统二年,始募所在军余、民壮愿自效者,陕西得四千二百人。

从此之后,募兵制逐渐发展,到了明朝中后期,募兵已经占据军队的大半数量。募兵相比于军户更为合理一些,这些人是全职军人,不用参与耕种,而且也不用入军籍,离开军队后还是良民,朝廷给与这些人的兵饷也更高,所有的条件都不是军户能相比的。

这样的结果自然也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募兵训练时间更长,军事素养也更高,这些人也就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主要战力。

不过募兵制的实施,虽然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但是也为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以戚继光练兵为例,在万历年间,戚继光给士卒开出的兵饷是一个月一两半,折算成粮饷大概超过卫所守军的一倍还要多。

再以辽东为例,嘉靖年间,每年给与辽东兵团的兵饷为六万元,之后还在不断增加。到了万历年间,已经增至四十多万两白银。募兵制度带来的财政压力让明朝有些喘不过气来,因此不得不转移到百姓身上,在史书上记载,明朝以练军为名,向百姓征收赋税:

南畿、浙江等州县增赋百二十万。

自万历年间,辽东战事频繁,不得不逐年增加赋税:

亩加三厘五毫,天下之赋增二百万有奇。明年复加三厘五毫。明年,以兵工二部请,复加二厘。通前后九厘,增赋五百二十万,遂为岁额。

这几乎是年年增税,结果自然也就导致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最后终于激起了民变。而朝廷为了镇压反抗势力,又要继续募兵去剿灭叛军。募兵就要用钱,这钱自然要从百姓身上获取,结果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国家彻底崩溃。

混乱的兵制与战场的失利

明朝早期规定,兵部只是传达军事政策,以及授予军队将领官职的敌方,这一点在史书上也有记载:

尚书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练之政令。

可是在崇祯年间,兵部权力尤为混乱,皇帝赐予兵部尚书尚方宝剑,可以对统兵大将先斩后奏,自然也可以随意指挥前方战事。以兵部尚书袁崇焕为例,他当时以不尊调令为由直接处决毛文龙,在史书中就有记载:

崇焕因诘文龙违令数事,文龙抗辩。崇焕厉色叱之,命去冠带絷缚,文龙犹倔强。乃顿首请旨曰:‘臣今诛文龙以肃军。诸将中有若文龙者,悉诛。臣不能成功,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

要知道在军职上,袁崇焕和毛文龙同属一个级别,而且在明朝初年处决大将需要先上报朝廷,还要经过皇帝同意。但是到了崇祯年间,兵部尚书的职责无限膨胀,已经成为了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袁崇焕至少还是懂军事的,如果是一些并不懂如何打仗的兵部文官,这些人也开始插手前方的作战指挥的话,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就以萨尔浒之战为例,当时的兵部右侍郎杨镐本身不懂军事,但是却亲自指挥军队作战,最后惨遭大败。这场大战导致明朝已经很难凑齐力量,再对后金(以后的满清)进行大规模的围剿。

《明史》记载:廷议镐熟谙辽事,起兵部右侍郎往经略。诏赐镐尚方剑,得斩总兵以下官,乃斩清河逃将陈大道、高炫徇军中。其冬,四方援兵大集,遂议进师。……文武将吏前后死者三百一十余人,军士四万五千八百余人,亡失马驼甲仗无算。

不但如此,明朝末年的兵部尚书陈新甲也给了前方战事的错误指导,崇祯十四年的松山大战,当时洪承畴率军出征满清,崇祯皇帝在出征前召来了兵部尚书陈新甲,希望他能够给与一些建议,结果陈新甲建议将兵力四分,然后围剿满清。

洪承畴认为这样太过于冒险,应该谨慎行事,于是决定合兵一处。但在开战后,崇祯皇帝不断催促洪承畴进攻,结果大军反被清军偷袭粮道,最后导致一场大败,明朝已经彻底失去了反击的力量。

帝召新甲问策,新甲请与阁臣及侍郎吴甡计之,因陈十可忧、十可议,而遣职方郎张若麒面商于承畴。若麒未返,新甲请分四道夹攻,承畴以兵分力弱,意主持重以待。帝以为然,而新甲坚执前议。若麒素狂躁,见诸军稍有斩获,谓围可立解,密奏上闻。新甲复贻书趣承畴,承畴激新甲言,又奉密敕,遂不敢主前议。若麒益趣诸将进兵。诸将以八月次松山,为我大清兵所破,大溃,士卒死亡数万人。

虽然这件事可能是后来清朝为了粉饰洪承畴而改写的,但是这其中也可以看出,明朝后期的军事指挥系统已经十分混乱。文官插手军事指挥,不懂军事的人干预军事,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而且此时还不止是满清崛起,国内李自成、张献忠率领流民起兵反抗中央政权,整个明朝到处都是开始起义的农民,这让原本已经病入膏肓的明朝加快了走向灭亡的速度。

此后的明王朝外无可用的军队,内部也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撑,而且接连遭遇天灾,百姓流离失所,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尽,明朝就此灭亡,史称甲申国难。

结语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就是军事上的接连失败,能战敢战的统兵大将不是被下狱,就是殉国。面对满清的崛起,明朝统治者没有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致使清朝的势力无限膨胀,让这些人有了可以和明朝直接抗衡的实力。

之后的几场大战中,明朝因为各种原因遭遇惨败,而且国内也是矛盾重重,各地流民起义不断,繁重的赋税都压在平民身上,这样的结果也就直接导致百姓纷纷起兵。

而明朝要镇压造反的流民,就不得不继续加重百姓的赋税,以此获得练兵的军饷。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让无力承担赋税的百姓加入到反抗的队伍当中,明朝越是镇压,起义的农民反而越来越多,最终酿成了一场滔天大祸。

不但如此,明朝的军事制度有着明显的重文轻武的迹象,用不懂军事的大臣指挥大军作战,派遣宦官去军队督军,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军队指挥系统十分混乱,作战时期缺乏灵活的调动,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要知道军事手段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基础,明朝的卫所制度漏洞百出,只是经过了几十年,这种制度就成为了制约军队战斗力的弊端之一。虽然后期主要采用募兵制,但是明朝的军队供应体系缺乏有效地管理,指挥系统也越加混乱,最终也导致了明朝军队体系的崩溃,进而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总而言之,如果明朝能够合理的解决军事制度上的矛盾,选用合适的将领去指挥作战,明朝不会这么快就灭亡。

参考资料:

《明史》、《明会典》、《明宣宗实录》、《万历三大征考》、《中国全史·中国明代军事史》

(0)

相关推荐

  • UC头条:唐朝节度使有多大的权力? 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时候,唐朝尚属于盛世,还没有像其它朝代所谓的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的情况.后来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统治阶级之间的一次权力的斗争,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了灭亡.而这一切的根源与唐朝实施的 ...

  • 明代募兵制发展中的卫所舍余

    明初以卫所为军队主体.卫所军人被纳入专门户籍--军户并世代承袭,人身束缚较强且丧失职业选择权.这种具有强制性的世袭为军的制度自洪武时起就开始面临日趋严重的军人逃亡问题.这种情形到明中叶更为恶化,构成卫 ...

  • 明季之思,从日本人的角度看明朝灭亡

    大明!这个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离开我们已经很遥远了,对于明亡的惨烈,我们只能从扬州,江阴,上海嘉定惨烈的反抗来获知,却不知在遥远的三韩与东瀛之人对明亡的看法: 1644年6-7月,贸易明船到达日本长崎, ...

  • 葡萄牙发现了2封信,揭开明朝灭亡的原因,史书中没有正面记载

    明朝是朱元璋打下的江山,底层出身的他,当上皇帝后,励精图治,当时的文学艺术达到繁荣的程度.朱元璋调动了不少人力和物力,对一些古典文化书籍进行大规模的整理,这其中包括了文集.丛书.字典等等.农业.商业. ...

  • 明朝灭亡的原因与马有关:明朝中后期为什么会缺少战马?

    我们在古代电视剧中,看到战争的场面时总是少不了骑兵,骑兵可以说是古代战场上最重要的兵种.即使是在生活中,马也是一种很好的交通工具,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 传统社会中非常注重养马.用马和驯马,政府更 ...

  • 帝国的崩溃——明朝灭亡的原因浅谈

    明末流民起事,天下大乱,满清趁机入主中原,虽有南明垂死挣扎,然,国祚已尽.深入研究,明朝亡国与晚期国家政治机器不能灵活运作.官员结党营私.皇室宗藩穷奢极侈.人民生活困苦.官员贪婪.军纪败坏.皇帝德荒政 ...

  • ​明朝灭亡的原因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李自成农民军是明朝灭亡的最直接原因,瘟疫盛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明末自然灾害和瘟疫是击垮明朝的重要原因. 明朝风雨飘摇之际,出现了一位传染病专家--吴又可. 当时,明朝外有清 ...

  • 五牛图里藏着明朝灭亡的原因…

    五牛图局部 今年的牛年春晚,让一副传世名画--<五牛图>火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幅<五牛图>藏着大明灭亡的秘密. 因为,大明王朝缺少的就是<五牛图>作者韩滉这 ...

  • 明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也说说明朝的那些事

    明朝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乞丐出身,能铲除胡元,平定群雄,确实具有雄才大略.开国之初,轻徭薄赋,使人民能够休养生息,制定了有关政治.军事.科举.赋役等方面的制度,被清朝沿用,的确具有进步的一面 ...

  • 张献忠沉银重现天日,解开明朝灭亡深层原因,2个字足以说明!

    2018年,张献忠江口沉银重现天日,一共出土四万两千件文物,除了"西王赏功钱"."金册".玉器.金器等之外,主要文物就是白银. 鲜为人知的是,天气说.腐败说.党 ...

  • 《南明史》:揭秘明朝灭亡的原因,寻求历史的真相与启迪

    《南明史》:揭秘明朝灭亡的原因,寻求历史的真相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