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名命名规律及文化内涵探析
本文绪论介绍了地名的文化属性以及河南在我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文则通过对河南地名的命名规律研究,进一步探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简要介绍国际、国内陆名文化研究、保护现状,阐述现阶段下研究河南地名文化内涵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南;地名;命名规律;文化内涵;
一、河南各地地名的命名规律
任何地名的产生都有其内在的规律,绝非凭空臆造。初期的地名命名一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步,地名的命名规律也更多呈现出社会性、时代性、地域性等特点。具体来看,河南地名的命名规律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反映地理环境特征
01
以山、水命名的地名
02
由自然地理特征等而形成的地名
03
由地理方位而形成的地名
04
由交通、距离等人文地理特征而形成的地名
01
由历史事件而形成的地名
02
由古国、旧邑、古镇而形成的地名
03
由历史人物的姓名而形成的地名
01
由军屯、军事关隘而形成的地名
02
由百姓聚居而形成的地名
03
由宗教而形成的地名
01
由避讳而形成的地名
02
由社会时代特征而形成的地名
01
由美好期望而成的地名
01
由音讹或音谐而形成的地名
02
由行政职务而形成的地名
03
由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地名
二、河南地名文化内涵试析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名数量更是浩如烟海,古老地名历史之久、存量之大、文化内涵之丰富都堪称世界之最。经历史学家、古地理学家的严格考察与论证以及中国地名研究所审查确认,仅仅现存千年以上的古县(这还不包括很多乡镇、村落)我国就现有800多个,其中河南有74个,和山东并列第一。从对河南的地名研究来看,其中蕴涵以下几种文化内涵:
(一)趋阳性
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山的南面是向阳坡,光照较为充足,山的北面则反之;而且由于我国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河流的流向趋向于东南,就形成了河岸北干南湿的情形。我们的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些规律,并总结出了“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的地名命名规则。河南市县级地名中带“阳”字的地名有10个(除去县级和市级重名的安阳和濮阳),而带“阴”字的仅有1个,这种情况在全国也较为普遍。
(二)趋水性
山和水都是人类获取资源的重要场所,但先民对水的依赖性比山更大。水不仅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生命的源泉,直到今天,水仍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息息相关。在古代社会,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因此是否有充足的水源是人们选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而且河南地处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境内密布着许多大小河流,这样也为先民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早期文明的在此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据统计,仅在河南市县级的地名中,与水有关的有29个,与山相关的则为9个。丰富的水源解决了先民的生存问题,成为了当地地名的主要来源之一。
(三)地域性
河南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豫西、豫北山川纵横,所以产生了以涧、峪、峡、岭、坪等地形特征的地名较多,如磁涧、涧口、合峪、罗岭、米坪、西坪等。豫东多为平原,且受黄河、淮河影响较多,故多洼、沟、岗、滩、丘等地形特征的地名,如任岗、李岗、丁洼、雍丘等。豫南有大别山,且河流众多,故冲、畈、湾、堰此类地名多些,如李家冲、林冲、姚冲、杨畈、八里畈、刘湾等。由于自然地理和文化差异的因素,一方面河南各地的地名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了地域文化上的差异性。如豫南受南方文化的影响,称山谷中的平地为冲,而豫北则称峪。
(四)宗族性
河南是华夏族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更是我国的“汉语姓氏追根溯源”的圣地,据统计,我国百家姓中有78个姓氏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由此可知姓氏地名在河南的村镇一级有着极其广泛的存在。高阁元先生曾对几个省的县地名志做过抽样调查,他的结论是:“汉语姓氏地名,在不同的地区占有不同的比例,最高的80%,最低的也有15%,一般约在30%~50%之间。”可见姓氏地名是我国地名文化中重要内涵,在世界上来说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出了先民们的某些心理、生活习惯等历史文化特征,这些都对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印迹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余论
对地名文化的发掘、研究与保护,早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8月,联合国第九届地名标准化会议更是确认地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当代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日益重视,社会各界地名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地名文化研究工作也更加的蓬勃开展,并已在全国实施了“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河南及其所代表的中原文化是我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的地名更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它们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的见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化石。对河南地名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对民族文化的弘扬无疑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