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
今天二七。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今天回去拜祭了她老人家。
我们三兄妹三个小家庭和爸爸。
很想念她老人家。
妈妈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在我心里,她永远是那么伟大!
原来多少次想过怎么给她过七十大寿,如今却阴阳两隔。
没有了词汇,谨以过去的一篇文章献给她,纪念我亲爱的妈妈!
母亲
2009-07-24 08:05:00
——谨以此篇献给明天过生日的母亲
在我的记忆中,好象从未正式写过自己的母亲,包括小学作文写家长时都写的是父亲,包括有几次机缘巧合情有所动时,写下母亲二字却最终未曾动笔。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原由,冥冥中感觉告诉我,对于母亲,太过于熟悉,太过于深爱,反而“近乡情怯”,难以下笔。
(一)
母亲从小就是个苦孩子,在她还不懂事时,外公就外出上班,而且一去几年杳无音讯。其间她和她的奶奶、妈妈带着嗷嗷待哺的大舅,在邻家的欺凌下艰难渡日。因为家里没有男人,她的奶奶和母亲要到生产队去干活,小小年纪的她学会了做饭、洗衣、带孩子,在学龄前,她每天都重复着这些一成不变的工作。
后来外公和家里联系上以后,她不再是没爸的孩子,幸福地上了小学。上学后,她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门门功课都是第一名。每次发作文本时她总是找不到自己的,原来被其他同学拿去传阅了。在别的同学课间玩时,她总把书看了一遍又遍,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爱读书、爱惜书的好习惯。
又过几年,小舅出生了,她的奶奶更老了,已不能再下地干活。她的母亲一个人去生产队挣工分养不活全家五口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家庭的窘迫已不允许她继续上学。一天夜里,母亲抱着书包痛哭一场,在她刚步入少年时,告别了她梦萦牵绕、充满美好梦想的学校。
(二)
从离开学校的那天起,她开始了和大人一样的劳作。
记得她告诉我,锄地时,她力气小锄得慢,别人一垄地锄完已经休息时她还在锄,当她刚锄完还没休息时,人家又开始第二垄。就这样,一个上午下来,她总算干够了工分,但是回家后躺在床上,连吃饭的劲都没有了。
记得有一回,外婆带着小舅去外公单位探亲去了,生产队给各家分红薯,别人家都欢天喜地的男女老少齐动员,背的背抬的抬,很快就搬回了家。母亲却背不动,只好一点一点用篮子往家提,眼看天黑了,她已经饿得没一点劲,放那吧,又怕丢,全家人就没东西吃。心中一急,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再也起不来,看着地上的红薯号淘大哭起来。不知哭了多久,一只温暖的大手拍着她的后背,原来是她的一个远方姑父(外公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后来姑父帮她把红薯背回家,从此后,那个姑父总是关照妈妈,给点力所能及的帮助,虽然帮助有限,妈妈还是感激不尽,长大出嫁后每年回外婆家时总要带上营养品去看她姑父,直到他老人家逝世。因每年都随妈妈去看他,我还记得他老年的样子,留个山羊胡子,一位很慈祥的老人。
后来吃食堂时,全家人每顿只能到食堂去端一钵稀得可以照见人影的粥。回家后,妈妈把米一点点捞出来给正长个子的大舅吃,再挖点野菜就着汤煮一锅野菜糊糊,就是妈妈他们的饭。时至今日,妈妈还是特别节约,不浪费一点粮食,我们每次吃完菜总是开妈妈的玩笑说:“妈,把盘子舔一下再洗吧,看那油,多可惜。”妈妈这时总是正色教训我们说:“你们以为那是电视上瞎编的,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没舔过碗?现在生活好了,一定要珍惜,看着你们浪费,我就心疼。”
(三)
妈妈长大后,和许多热血青年加入了新农村建设,去修公路,好象叫“公路改线”。由于她工作出色,在那里光荣地入了党。我家还有一张她入党后照的照片,那时照片是后来上的色,妈妈穿一件淡粉的衣服,辫子长长的垂到衣襟下面,妈妈脸上有着年轻人的憧憬和朝气,很漂亮。
妈妈一直感叹她今生有很多次好的工作机会,都给错过了。外公单位招工,她刚结了婚。结婚后当地的小学校长看妈妈识文断字,谈吐不凡,就上门来请她去当代课老师,妈妈一摇头说:“我小学都没毕业,怎能误人子弟,还是算了吧。”那校长来请过多次,均因妈妈的拒绝作罢。后来妈妈通过自学,当过会计、出纳,还在村卫生所里当过赤脚医生,从基层干起,一步步成为单位的普通干事。多年以后,我还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去开会发言,每当此时,同学们都羡慕地说:“唉呀,又从广播里听到你妈妈的声音了。”我在自豪的同时想到妈妈多不容易呀,在别的妇女串门聊天时,她总是在家里看书。有一次妹妹不懂事把她的书撕坏了,她还流过眼泪呢。在后来工作中填履历时,妈妈总是很老实的填写,同志们都笑她说,你说你是中专生、高中生都不会有人怀疑,就你这口才和文化水平,有的高中生都及不上。妈妈总是谦虚地嘿嘿一笑。
(四)
随着我们三个孩子的长大,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婚姻问题,妈妈总是操碎了心。她一天都没为自己想过,全心全意地为这个家做着无尽的奉献。
哥哥小时候很调皮,一放假他就和同学们疯跑。每到夏天放假,就是妈妈最担心的时候。她一下班只要看哥没在家,就拿根柳条去找,每次她都直奔水库,然后边假装打哥边把他往回家赶。后来也可能哥长大懂事了,不忍心妈妈每次那么辛苦伤心,再也不偷偷去游泳。有一次,哥打篮球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门牙的三分之一摔掉,脸肿得和鼻子一样高,妈妈一看,除了给哥清洗伤口外,和我一样一声不哼的掉眼泪,简直象摔在她心上一样疼。
记得我小时候,胆子有点小,心理素质很差,有时上课明明懂了老师一提问就不会答了。妈妈知道后很着急,她总是想很多办法锻炼我。她经常带我去她单位和不同人打交道,每当家里来客人时,不管认识不认识,她总要我去一一打招呼,给客人端茶倒水,慢慢地,我的自信心增强了,遇事再也不怯场。小时候我很爱作文,每每写完,妈妈总是要看一遍,然后提出修改意见,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我的启蒙老师,一点都不输于小学的语文老师。
妹小时候身体很差,有一次住了一个多月院,用医生的话说,是从死亡线上救回来的。在那期间,妈妈不知流了多少泪,衣不解带全天陪护。妹妹出院了,妈妈瘦了一大圈。
(五)
等到我们兄妹三人都工作了,妈妈该要歇歇了,可是更大的考验还在等着她,这不得不从我们的大家庭说起。
父亲是爷爷奶奶抱养的孩子,长大后又娶了妈妈,所以我们家四个大人按原来姓氏来说是四个姓。因为爷爷奶奶生性善良,对待妈妈象亲女儿一样,妈妈也非常孝顺他们。不象别的农村家庭,孩子一结婚就分家,我们家没有,不管妈妈在哪工作,她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帮奶奶干家务,生活十几年从未吵过架。因为四姓组合成一个家庭,而且家庭如此和睦,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家因此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当时那个木制的古香古色的奖牌被妈妈放在抽屉里,从未挂过,我也因此长大才知道这个荣誉的真正价值。
妈妈不仅对奶奶好,对我们街坊邻居的老太婆都好,但凡哪个老人眼睛里掉睫毛了,耳朵不舒服了都找她,她总是耐心地帮她们。每当我看见那些老人鼻子眼睛脏脏的,总是很想问问妈妈那是为了什么。如果谁家老人和儿媳妇吵架了,总来找妈妈哭诉,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听完把她们送回家,然后和人家的媳妇谈谈,左打比方右举例子,每次还总能把疙瘩解开。
等我长大点,从妈妈叙述中,才大概知道一二。原来母亲从小和她奶奶长大,因为家庭困难,孩子较多,忙碌的外婆很少照顾到母亲,更不要说和她心灵的交流。母亲从小和奶奶睡,晚上没文化的奶奶就教她一些《女儿经》、《孝女经》等诸如此类经文,从小给她心灵种下了孝顺的种子。在她奶奶的晚年,得了哮喘病,母亲每天半夜都要起来看几次,给奶奶盖被子,查看病情,怕她一不注意捂着就睡过去了。后来,在妈妈十八岁那年,她奶奶寿终正寝,死在了母亲的怀里。
知道了这些,母亲后来精心照料奶奶爷爷至去世就没有一点悬念了。奶奶去世前大概卧床一年多,那会父亲还没退休,妈妈一个人在老家照顾奶奶。有个星期天我回去看她们,发现母亲一下子老了很多。她看见我回来,一下子哭了,说:“你奶奶真可怜,一辈子那么聪明的一个老人,突然就糊涂了,她年轻时对我那么好,我现在想让她高兴,好好照顾她,她竟然都已经没多少感觉了。”我安慰妈妈说:“她知道的,奶奶心里明白,心里会很高兴的,虽然卧床,看你把她照顾得多干净。”奶奶也是在母亲怀里含笑去的,享年86岁。
爷爷去世前,父母又在老家把他照顾一年多才去世。在爷爷卧床的日子里,母亲还是总给做好吃的,有老人来串门说母亲:“他都卧床了,你给他吃那么好干吗?不是给自己找麻烦。”母亲总是回答:“他胃口还好,你总不能让他饿肚子吧。再说,他又能吃多少天了?”每说到此,善良的母亲总是哽咽。
也许当时母亲毕竟也上了年纪,爷爷在世时,每次洗脏的衣物她就胃里难受,从此一闻到异味就吐。等爷爷去世后,她也累出了一场病,月余才好。爷爷享年94岁。
安葬爷爷时,全村人都来送葬,他们很多人都是冲着父母的孝心来的。在农村有的孩子对父母非打即骂,村支书说父母给村里的一些人树了榜样。
(六)
如今,母亲到了安享晚年的时候,我们三个孩子却越走越远。虽然还是在一个市里,但与其他家庭相比,人家孩子们都在一个县城,随时回去看看其乐融融。
有时候不禁想,他们把我们养大,究竟图个啥?有了儿子以后才明白,父母是最不求回报的,只要儿女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母亲在照顾奶奶那年就得上了高血压,现在家里父亲身体好一点把大部分家务都干了,她只要每天按时吃药按时锻炼就可以了。可是她还是放心不下外公外婆,隔两天一个电话隔两星期就要去探望。我们有时工作一忙,忘了给她打电话,她就一个个打过来,听到好着就开心地挂机了。
这就是我的母亲,劳碌一生的母亲,祝愿她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开心快乐地安度晚年,这是女儿最大的心愿!
后记:写起母亲,好象很难,几次停下来,总觉得自己笨拙的笔不足以把母亲很好地表现出来,关于她的善良、孝顺、正直、宽容、慈爱,都一笔带过,写着写着又成流水帐了。但不管怎样,爱母亲的心不变,女儿的祝福不变,祝母亲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