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平真诠》论喜忌干支有别:动与静的辩证关系与官杀混杂之辩
动静是阴阳属性的差别之一,所谓阳主动,阴主静,动者因为动而容易被发现,表现突出,有明显快速的特点,静者因为静而不易察觉,应事缓慢。如果将阴阳配合干支,很显然,干者为阳,支者为阴。所以本章上来先谈干支特点:
命中喜忌,虽支干俱有,而干主天,动而有为;支主地,静以待用,且干主一而支藏多,为福为祸,安不得殊?
这段话对学习格局的人影响至大,类似的观点《子平真诠》前面也曾有过论述。比如开篇即言的:甲乙在天动而不居,寅卯在地止而不迁。所以有些人根据这些观点推演出一个貌似很合理的延伸:天干主动可以相互生克,地支之间不存在一般的生克,都必须通过刑冲合害破的关系才能进行。是不是这样我们先放一放,要理解或者是判断这个观点的对错,我们必须先搞明白动静的根本属性,以及他们的辩证关系才行。
如果用现代的思维去看待所谓的动静,我们很容易知道,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万事万物时时刻刻都在不停的运动和变化。如果是这样,那么静从合来呢?答案只能是:相对性。
我们通常描述的动静一般都是相对而言,阴动不动?一定动,只是相对阳而言,是为静。因此,根据不同的层级,不同的范围,不同的类属,动静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是相对的表现。
所以,我们在《子平真诠》的开篇就可以看到: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四象由此而生。木火阳,金水阴,这是从从整体五行的角度去理解阴阳动静。如果说阳动阴静,你能推出木火动,金水静的结论么?显然不能。同理推演干支的动静,你能说支就是绝对的不动么?显然也不能。
如果是这样,那种地支间的作用关系我们就不能武断的说,必须通过什么样的关系才作用,而不能产生一般的生克。当然,这里面还是要讲究先后的,有些关系会排在前面,比如冲合,有些会排在后面(详细的后面在谈)。
按着动静的逻辑我们如果往前推,把这个理论延申到命局,还会得出另一个结论:年月为静,日时为动。命局为静,大运为动,大运为静,流年为动。
以上是动静观点的再讨论,实际与本章想要说的喜忌干支还是多少有点区别的。前面文字的重点不在动静,动静是铺垫,重点是后面那句:且干主一而支藏多,为福为祸,安不得殊?
故曰甲用酉官,逢庚辛则官煞杂,而申酉不作此例。申亦辛之旺地,辛坐申酉,如府官而又掌道印也。逢二辛则官犯重,而二酉不作此例。辛坐二酉,如一府官而摄二郡也。
重点一来了,实际《子平真诠》要谈的是,官杀混杂的问题。谈格局必谈官杀混杂的问题,这个与其他流派有着本质的不同。说到这个恐怕又要产生争论了,其实这种争论已经持续几百年了。我前面的视频(相关的视频请看我批滴天髓的那个合集)和文章也有过多次的探讨。
这里不再做争论或者是理论推导,直接给出混杂的条件(比《子平真诠》的详细一点):
1、 地支混杂不叫混杂;
2、 天干混杂的条件是:官和杀在日干的左右,且不能去留一个;
3、 年月干官杀混也不叫混,可论杀;
官杀混杂不能去留,不管身旺弱都是贫贱的命局,这个在格局里面是定论,没有商量的余地。对于混杂问题描述最清晰的是《神锋通考》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阅相关文档。关于官杀去留的问题,受于篇幅原因我会在官杀格局里拿出一个大章节来详细谈。
我们接着看下文:
透丁则伤官,而逢午不作此例。丁动而午静,且丁己并藏,焉知其不财也?
这句话后人争议很大,争议的不是午静,而是他说丁己并藏,你怎么知道它(午)不是财的这句。午火本身具有特殊性,前面我们曾经谈过。
然亦有支而能作祸福者,何也?如甲用酉官,逢午本未能伤,而又遇寅遇戌,不隔二位,二者合而火动,亦能伤矣。
这里提一下个人观点,即便不会难道就不动了么?
原局不动,大运流年就不能引动么?
所以只要午火在那,就是个威胁,隐患,只等运年的引发而已,即便没有寅、戌,来一个午年可不可以,午月呢?
即此反观,如甲生申月,午不制煞,会寅会戌,二者清局而火动,亦能制煞矣。然必会而后动,是支与干有别也。
即此一端,余者可知。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还是可以拓展一下的:比如辰为土,但地支藏乙癸戊,他到底克不克水?这个不能看辰的本身,要看它的周围条件和环境,如果辰中戊动了,那就会克水,如果是水动了呢,自然不克。
动就是被激活,如何被激活呢?简单的说就是什么合冲刑,天干的透生合了,其他的地支可以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