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与胃虽为表里关系,为什么生病而异?
脾与胃在生理上,胃的主要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脾的功能是运化,输布精微,它们既各司失职,又互相协作,故胃的腐熟是为脾的运化作准备。脾的运化是适应胃的继续腐熟而运化,二者一纳一运,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水谷精微的受纳、消化、吸收、输布过程。《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脾属胃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然而胃主降,脾主升,是脾胃机能的集中概括。脾气升则精气四布,灌溉脏腑;胃气降则谷纳正常,谷道通畅。两者相辅相成,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过程。其次,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湿土,易为湿邪所困,而需要胃阳作用使其燥而不湿,胃为阳土,易燥化,全赖脾阴为其行津液滋阴而不燥。这样,燥湿相济,水谷乃化。故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可见两者功能同中有异,互相关联,可谓要之不繁矣。
脾与胃同居中焦属土,二者虽具有互为表里相互络属的关系,但因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阴阳属性不同,故“生病而异”。因此“阴阳异位”是脾胃生病而异的根本原因。脾与胃,一脏一腑,脾阴胃阳不同,经脉循行亦不同,故脾胃生理功能各异,“胃为五脏六腑之海” ,主受纳,腐熟水谷,“实而不能满”;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转输水谷精微,“满而不能实”;脾喜燥恶湿,其气以升为健;胃喜润恶燥,其气以降为和。由于太阴阳明属性不同,经行异位,功能各异,适应自然亦有逆从之别,故受邪途径不一,则造成不同病证。“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能”,“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外邪伤阳的实证。若“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造成“䐜满闭塞,下为飧泄,失为肠澼”内伤伤阴之虚证。
所以“生病而异”是由于脏腑经脉,阴阳异位,四时春夏秋冬虚,逆从不同,承受各异,所以病位、病证殊有差异。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说明四肢的功能活动有赖于脾的转输作用,才能达到四肢,使血脉通畅,肌肉丰满,筋骨劲强,轻健多力。
反之,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养四肢,四肢营养之气来源缺乏,日久精气衰微,则“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导致四肢不用。因而,在临床上对脾虚气弱或因湿土过盛而出现四肢倦息无力,从脾胃入手进行治疗,常能取得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