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巧妙的劝说艺术,王熙凤首屈一指

袭人被贾母委以重任后,一时间可谓是颇有志气,尽忠职守,每每都用心规劝贾宝玉,只是效果不理想,她因此也每每着实忧郁。

薛宝钗也是如此,她被王夫人看中后,也十分有志气,人前人后,也每每无孔不入,抓住机会就将教训规劝一番。谁知,贾宝玉也不给宝钗面子,面对宝钗的劝说,他要是恼了,抬起脚就走,让薛宝钗一个人喝西北风。

只是,面对如此挫折,在那一天之后,她俩是否会反思一下自己的言行与策略呢?因为,那一天的时间里,王熙凤真的为她俩做出了榜样。

话说王熙凤在上房刚算完输赢账,就听到宝玉房里有人在高声嚷叫,原来又是那李嬷嬷不服老,醋心大发,正在为自己寻找一点可怜的自尊心,对着袭人和宝玉耍威风呢。

李嬷嬷不懂事,这样吵着,要是惊动贾母该怎么好,王熙凤立马跑到了宝玉房间里,想平息此事。

王熙凤是像骂赵姨娘一样,直接把李嬷嬷臭骂一顿,并哄走了事吗?显然,王熙凤最善于曲折行事了。在她心目中,赵姨娘是不可理喻的,她才毫不顾忌她的颜面。先前她整治贾瑞,也是通过警戒的手段,给了贾瑞两次改过自新的机会,才决心下狠手。

如今面对既有功劳又有苦劳的李嬷嬷,王熙凤当然不能硬来。只见她刚一到宝玉房里就拉着李嬷嬷的手,笑逐颜开,十分亲热。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样李嬷嬷又怎好向着王熙凤抱怨。反观贾宝玉一走回来就跟李嬷嬷理论,没有笑容,李嬷嬷自然也要跟他理论。

但是,如果因此觉得王熙凤是温情派,那又大错特错了。她只不过是笑里藏刀,她开始就是“好妈妈,别生气,大节下,老太太才欢喜了一日”,言外之意是“大节下,你别惹贾母不高兴”。这可谓是直接的恫吓,让李嬷嬷知道她担待不起她犯下的错。惹贾母生气了,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

只是如此恫吓,也有狗急跳墙的时候。因此,王熙凤的话锋又一转,说:“你是个老人家,别人高声,你还要管着她们呢。”这样一来,王熙凤又瞬间提高了李嬷嬷的地位。而李嬷嬷又最爱教训人,她听了王熙凤此话,心底里又怎会不受用。

只不过,这也会让李嬷嬷汗颜吧。王熙凤为了强化李妈妈心中的这一感觉,又来了两个反问句,说:“难道你反不知道规矩?在这里嚷起来,叫老太太生气不成?”相信,这个时候,李嬷嬷有再大的声气,也该偃旗息鼓了吧。

这里王熙凤已经是第二次搬出贾母了。相信,那一刻的李嬷嬷也一定意识到了袭人是贾母的人,而且被贾母委以重任。她李嬷嬷如此吵闹,贾母只会帮袭人说话。这样李嬷嬷不止是偃旗息鼓,内里更会不寒而栗吧。

目的达到,王熙凤的劝说,立马又缓和起来,只见她又说:“你只说谁不好,我替你打她。”她这是让自己站在李嬷嬷一边,好让李嬷嬷继续对自己有亲近感,好进一步开展工作。这也是给李嬷嬷台阶下。

接着,王熙凤又让李嬷嬷跟着自己回家喝酒,吃滚热的野鸡,并拉着她的手当就往外走。这个时候的李嬷嬷真是巴不得一声儿,她立马就脚不沾地跟着王熙凤溜之大吉了。

想作者用字真是刻薄又精致,“脚不沾”三字既点出李嬷嬷之心虚之可笑,让人不禁莞尔,更是点出了王熙凤非凡的劝说才能。

古人有言“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王熙凤当就是那样的人吧。退一步讲,王熙凤之话语难以媲美于九鼎之宝,也当是一阵无坚不摧的飓风了。因此,见李嬷嬷脚不沾地走后,黛玉宝钗都不禁拍手笑道:“亏这一阵风来,把个老婆子撮了去。”这一句话,是不是也是作者对于王熙凤的最高赞赏呢?

最后,回想宝钗对宝玉的劝说,总是那么直接地指责讽刺,是不是就太没有智慧了呢?人们还说王熙凤不喜欢薛宝钗是忌惮她的才能,怕他日宝钗威胁到了她的理家地位,也就真的是天方夜谭了,王熙凤的智慧才能不知道比薛宝钗高明多少倍。薛宝钗该忌惮王熙凤才是。

后来袭人劝宝玉都知道委婉了,而薛宝钗却一如既往地直接,让宝玉难堪,惹宝玉生气。所以说,宝钗那一句肯定王熙凤才能的话,既是对王熙凤的最大赞赏,更是她一生的最大忌惮了。因为,她是那么地不知道变通。

因此,我们也不防大胆作一设想,贾宝玉的那些坏的秉性不是劝说不好,只是劝说她的人没有那份才华,要是王熙凤也能用心与宝玉身上,说不定宝玉还会痛改前非嗯。红楼梦里,贾宝玉不也是很喜欢王熙凤么?只是王熙凤有她自己的事业要忙,也只是把宝玉当孩子看,只知道呵护。

珍爱红楼梦

伴你轻松读红楼

(0)

相关推荐